編輯推薦
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給心靈“洗個澡”輕輕鬆鬆過一生。快樂總與寬容的人相伴!
財富總與誠信的人相伴!健康總與豁達的人相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
富甲天下的人並不一定比窮人更快樂;
抬轎子的人未必是不幸的:
身居高位的人並不一定比平民百姓更充實。
不因區區小事紅臉,不為蠅頭小利較真;
不因春風得意自傲,不為逆境失意傷情。
欲望的追求少點
攀比的心態少點
抱怨的情緒少點
知足常樂的心理多點
心態平衡點
給自己的心情放個假
活著不累的快樂秘密
內容簡介
有一首歌謠說得好:走過了山山水水,腳下是高高低低,經歷了風風雨雨,還是要尋尋覓覓,生活是忙忙碌碌,獲得了多多少少,失去了點點滴滴,重要的是開心快樂。一個人在有意無意間,既有追求,又淡泊名利,自會有清風明月常在懷的心境。目錄
第一章心情好,一切才會好1.讓好心情每天駐留心間
2.白玉也有微瑕
3.打開心房,儲藏快樂
4.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5.丟掉不快樂就會快樂
6.分享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快樂
7.放鬆心情,輕裝上陣
8.享受生活,知足常樂
9.停止抱怨,肯定自己才會快樂
10.養成幸福快樂的習慣
11.讓幽默把事情變得簡單快樂
12.享受陽光燦爛般的微笑
第二章控制自己,做情緒的主人
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須先讓他瘋狂,因此必須學會控制自己,做自己情緒的主人。讓情緒為自己服務。
1.遠離偏激的心理
2.不要讓仇恨心理扼殺了自己
3.控制自己,把握人生
4.重視情商的力量
5.生氣有害健康
6.讓自己遠離憤怒
7.擺脫抑鬱,改變命運
8.不要讓自己的情緒紊亂
9.用理智應對各種刁難
10.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第三章自信點,不要讓自卑毀掉自己
成功永遠屬於自信者。自信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動力。
1.自信,成功的階梯
2.有自信心才能成就大事
3.自己先相信自己,別人才會相信自己
4.不要讓自卑害了自己
5.擁有自信就獲得了一半成功
6.自信是成功的力量
7.激發自己的潛能
8.用自信和毅力拯救落魄中的自己
9.帶著信念走向成功
10.相信自己一定會爬起來
11.讓志向成就夢想
12.不要放棄自己的信念
13.大膽做想做的事
14.播下自信的種子
第四章笑看人生,用樂觀戰勝悲觀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無論生活帶來怎樣的挫折與磨難.都應該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因為,樂觀的心態是保持生命充滿活力的最佳良藥,樂觀的心態是戰勝一切挫折與磨難最有力的武器。
1.快樂是一種選擇
2.心態改變命運
3.心態不同,前途不同
4.心態健康,身體才健康
5.用積極心態對待事業和生活
6.控制心態,做個成熟的人
7.心態就是一切
8.笑對人生,對厄運說“無所謂”
9.以樂觀的心態看待周邊的世界
第五章寬容豁達,不斤斤計較
寬容並不是對他人的過錯給予無原則的寬恕,而是一種理解,一種將心比心。人要有度量,凡事看得淡一點,不那么斤斤計較,就會減少許多煩惱。
1.學會善待他人
2.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3.君子不計小人過
4.寬恕是一種美德
5.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6.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
7.豁達、坦蕩地享受生活
8.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9.禮讓一步又何妨
10.讓寬容成為一種習慣
11.對生活要學會感恩和寬容
第六章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1.勇氣+行動=成功
2.培養自己堅強的意志
3.恆心讓一個人笑到最後
4.改掉退縮的壞習慣
5.自己要看得起自己
6.不要讓挫折成為絆腳石
7.大膽嘗試,切莫優柔寡斷
8.讓自己勇敢堅強起來
9.不要讓自己阻礙自己
10.在失敗中尋求勝利
11.堅持是成功的動力
12.逆境是最好的朋友
第七章學會選擇,懂得放棄
1.放下欲望的包袱
2.放棄是一種智慧
3.幸福是一種選擇
4.學會“捨得”
5.愛已遠去,不必強留
6.只有放棄才能前行
7.不要留戀眼前,前方的花開得更鮮艷
8.用“放”的態度看待人生
9.付出也是一種快樂
10.不要讓包袱壓垮自己
11.懂得放棄的藝術
12.有所得必有所失
第八章保持一種可貴的“平常心”
1.不要讓名利沖昏了頭
2.學會做金錢的主人
3.勝敗乃兵家常事
4.錢不是唯一的追求
5.不要被名利束縛住
6.保持平常心最重要
7.學會糊塗,一切順其自然
8.讓功名利祿隨風而去
9.學會生活,學會享受
第九章給心靈“洗個澡”,輕輕鬆鬆過一生
1.把心裡的垃圾全部拉走
2.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一切
3.掙開心靈的枷鎖
4.消除空虛心理
5.用樂觀代替悲觀
6.逆境中不能自暴自棄
7.讓自己主宰自己
8.對自己好一點
9.看得開,想得開
前言
如何才能得到快樂?拋棄仇恨、遠離煩惱、生活簡單、淡泊名利、常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笑口常開、心中有愛。——逸文在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人,他們總是不停地抱怨,抱怨自己的領導對自己不公平,抱怨自己的工作待遇差,抱怨自己的愛人不體諒自己,抱怨生活壓力總是那么大,甚至抱怨某日下雨影響了自己的心情,抱怨某日堵車延誤了自己的出行。但是,他們從來也沒有想過,這種抱怨並不能改變什麼,他們自己能為社會進步做些什麼有益的事情,他們只是在尋找一個藉口,有了這個藉口,就可以無休止地進行抱怨。如此惡性循環,最終破壞了自己的快樂和應該有的幸福生活。
其實,他們所要做的,只是停下腳步、停止抱怨,認真地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看看生活是否真的像他們想像的那么糟,他們是否對快樂的因素熟視無睹,如果是這樣,他們也許就會豁然開朗,開始一種全新的心靈旅程。
快樂好比一隻蝴蝶,如果伸手捉它,它會展翅高飛;如果靜靜地坐下來,它反而會在身邊停留。
快樂在自己的心中,富甲天下的人並不一定比窮人更快樂,健康的人並不一定比身體有毛病的人更幸福,身居高位的人並不一定比平民百姓更充實……如果一個人的心中總被一些紛紛擾擾的煩惱所困惑,他是無法體會到真正快樂的,生活也遠沒有想像中的幸福。
禪宗解釋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這就是說人生之初是純潔無瑕的初識世界,一切都是新鮮的,眼睛看見什麼就是什麼,人家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
隨著年齡漸長,經歷的世事漸多,就發現這個世界有陰暗面了。比如黑白顛倒,是非混淆,好人無好報,惡人活千年。看到這些陰暗面,人是激憤的、不平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複雜的。人不再輕易相信許諾。這個時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嘆息,借古喻今,指桑罵槐。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不再是單純的水。然而人的生命如此短暫,不可能用永叵與無限加以計量。
許多人到了第二重境界就到了認識的終點。追求一生,勞碌一生,心高氣傲一生,最後發現自己並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於是鬱鬱寡歡,抱恨餘生。但是還有一些人通過自己的修煉,終於把自己的人生認識提升到第三重境界。於是茅塞頓開,回歸自然。人在這個時候便會專心致志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與旁人斤斤計較。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這個時候就是所謂的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
無論世界如何變遷,山總是山,水總是水。無論遇到什麼困擾,只要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世界終歸是美好的。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你看到山,山也在注視著你;你聽到水聲,水也在回報你。
20世紀初最具影響力的英國思想家羅素,1924年來到中國四川。那個時候的中國,正逢軍閥割據的時代,戰亂頻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羅素剛寫完他的巨著《幸福論》,他希望以自己的思想引導中國人擺脫苦難。
精彩書摘
一個人所以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最多,而是因為他計較最少。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更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如果非要在生活中苛求完美,那么等待自己的將是無法擺脫的煩惱與遺憾。因為,苛求完美的人總愛用挑剔的目光看待別人,在他們的眼裡容不下任何微瑕與不足,卻往往忽略別人的優點,所以,時常為達不到自己的願望而感到煩惱無窮。
一位記者去採訪兩位頗有名氣的畫家,請他們談談如何發現美和創造美。其中一位畫家說:“追求和發現美,是每個畫家夢寐以求的事,將它們訴諸筆端,現於畫紙,更是每個畫家的神聖職責所在,當屬義不容辭!”他說到這裡,無不惋惜地搖了搖頭,十分失望地說:“恕我直言,我表示非常遺憾。雖然我跋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到過世界很多地方,不管是旅遊也好,觀光也罷,我從來沒有找到那股激情,也就是說,從來沒有找到令我下決心畫下來的完美面孔。”
畫家說到這裡,為記者舉例道:“在每張面孔上,我都或多或少地發現了這樣或那樣的瑕疵,可以說我的追尋不過是一場夢而已,徒勞而無功。你想,這樣充滿缺陷的面孔,怎能構成我完美絕倫的畫卷?”
而與他齊名的另一位畫家,卻平淡地對記者說:“我從不把自己當成一位藝術家,也沒有到國外去追尋什麼靈感,我只是置身其中,與大眾融為一體,與他們同哭同笑,結果我發現任何一張面孔都不是微不足道或者一無是處,我總能在最普通、最平凡的面孔中,發現其更美、更與眾不同的面孔。”這位畫家深情地說:“他們的每張面孔,都是一件藝術珍品,都是一尊維納斯像。”說到這,畫家的臉上充滿聖潔的光輝,他說:“這些對我來說,已深感快樂,即使我不是一位藝術家,我生活在他們當中,也心滿意足了!”
同樣是談論如何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苛求完美的畫家看到的是人們臉上這樣或那樣的瑕疵;承認差異、善於發現美的畫家卻從生活中找到了一件件藝術珍品,發現了一尊尊維納斯像。可見,不同的心態和不同的審美觀所產生的結果,有多么大的差異。
阿偉就職於國內一家著名的IT企業,他對自己的工作兢兢業業,對公司也是忠心耿耿,業務上可謂是出類拔萃,不到3年,就被提升為公司的技術部主任。對於阿偉的工作能力,公司上上下下都給予了充分肯定,都認為他這個名牌大學畢業的MBA確實不一般。
然而,阿偉是個理想主義者,對事事都追求完美,對工作更是如此,他不允許任何人在工作上出現一點點差錯。下屬在佩服阿偉工作能力和敬業態度的同時,也對他過於嚴格的工作標準叫苦不迭。不管員工怎么努力,他們都無法達到阿偉的要求。因此,在每個月員工考核表上,最好的考核成績也僅僅是B+,從來沒有人得過A。
由於阿偉過於嚴格的工作標準,下屬感到壓力重重,工作起來縮手縮腳。最後,他的下屬總結出了一個結論:多乾不如少乾,能不乾的儘量不乾。所以,自從阿偉到技術部以後,這個部門的員工工作熱情明顯下降,出現了消極怠工現象,大家對阿偉也是敬而遠之。可想而知,在公司進行的年終部門考核中,阿偉的技術部績效考核一定會排在公司的最後幾名。
阿偉的錯誤在於他對工作的過分完美追求。餐飲業有這樣一個洗盤子的說法,在工作中不要總是看到一個人打碎了多少盤子,而要看這個人洗了多少盤子,因為從機率上講,洗的盤子越多,打碎盤子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如果從來不洗盤子,自然也就談不上打碎盤子。阿偉的下屬就屬於為了不打碎盤子,再也不去洗盤子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