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義
空虛心理指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一切空白,沒有信仰、沒有寄託、百無聊賴,或沉溺於牌九,或酗酒吸毒,或賣淫偷盜,或花天酒地、醉生夢死,如同行屍走肉。
特點
首先,精神空虛是一種社會病,它的存在極為普遍,當社會失去精神支柱或社會價值多元化導致某些人無所適從時,或者個人價值被抹殺時,就極易出現這種病態心理。
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者成為機器的附庸,人與人的關係異化為僱傭關係、金錢關係,人的價值被利潤、賣買所代替,人們之間存在的只是一種物質交易關係。許多人因此生活在一種壓抑、緊張的環境之中。每個人都面臨著失業的威脅,今日不知明日事,許多人只好得過且過,用吸毒、放縱等方式來麻痹自己。
如今商品經濟給市場經濟帶來了活力,但它所具備的功利性與競爭性,又使得某些人為名利、競爭所累,這些人便成了金錢的奴僕。"笑貧不笑娼",只要有錢,什麼都肯乾,什麼人格、國格、理想、貞操通通置於腦後。有些人片面追求物質享受,吃、穿、住、行都講究豪華氣派,但他們內心卻十分空虛。拿某個體戶的話來說:"我們窮得只剩下錢"。
其次,精神空虛的危害性非常大。毛澤東同志曾說,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也即是說,一個人要有理想、有抱負、有志氣,才能迎接一切挑戰,有為於世界。然而精神空虛者往往萎靡不振,缺乏社會責任豈不是一句空話?就連他們的家庭及個人生活都會無法正常維持下去。社會上遊手好閒之輩、酗酒嗜毒之徒充斥於大街小巷,給社會治安帶來極大問題。
精神空虛有礙於社會發展,也有害於人類發展,必須慎而待之。
產生的原因
可以從社會與自我兩個方面來討論。
由於"精神空虛"是一種社會病,當社會管理運行機制發生偏差時,常導致人產生空虛心理。具體說來,有以下這些情況:
1.社會精神支柱的消失。精神支柱是一種信仰,是大眾在社會生活中所公認的價值體系和人生榜樣。例如一些偉人及其思想論說;一種理想社會的模式;一些自幼在學校、家庭所接受的道德倫理,諸如"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有好報"等信念。精神支柱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能激發人不斷進取,但是社會常常並不按照人們心目中想像的軌跡發展,理想的社會模式常常為一些捉摸不定的、難以適應的形態所取代。多元化的價值觀往往取代了單一的、固定的價值體系。在這種情形下,原來的社會精神支柱可能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種無所適從的茫然感。
2.個人價值的抹殺。社會的存在與發展,有賴於群體意識和社會價值,但是社會價值和群體意識又是構建基礎之上的。沒有個人的自尊、自愛、自信,就不會有社會責任感和對社會作貢獻的能力。如果社會不考慮個人價值的存在,或者過多地抹殺個人存在的價值,人就會覺得活著沒什麼意思。青少年若受到過於嚴厲的管教、成人的成就長期得不到社會的承認、老人得不到子女的贍養,都會導致空虛心理的產生。
3.社會交往的畸變。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需要交流溝通與友誼,但交往有平等的原則,地位相等、志趣相同者才會有真正的友誼。在社會變遷中,有些人的政治與經濟地位一躍而起。地位的變化使得一些故友之間出現了鴻溝,原來無話不談的局面已不復存在,新的社交圈正在形成。"有錢的人常常是孤獨的",因為經濟地位高的人,商品意識往往特彆強,並極易將這種意識滲透到與別人的交往中去,因而難以與他人建立和維持這種種非功利性的比較平等真誠的友誼。他們常常懷疑別人與他們交往的動機不純,是為了錢而來交朋友。有一位25歲的男青年很有錢,但個人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雖然周圍不乏出色的女孩追求他,但他老是為她們是愛他的錢還是愛他這個人而思慮不已。此外,有錢人在外界常常是一副強者的形象,他們不願讓外人看到自己也有難處,因而羞於啟齒向人訴苦,只能把煩惱埋在心裡,從而加重了所固有的孤獨、空虛感。
從個人角度來說,空虛心理源於以下方面:
1.自我貶低、缺乏自信。個人的早期生活不幸、父母早逝或生活在離異家庭,從小得不到溫暖與關懷,猶如"瓦上霜,路邊草",自覺低賤,自暴自棄,看不到前途和光明。社會上的流浪兒,閒雜人員多半屬此類。
2.錯誤的認知。對社會現實和人生價值存在錯誤的認知,以偏概全將社會看得一無是處,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對立起來,只講個人利益,不盡社會義務。當社會責任與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時,過份講究個人得失,一旦個人要求不能得到滿足,就"萬念俱灰", 這種情形在青少年與一些成人中間較為普遍。
3.無法滿足的精神需求。人有許多需求,大致有生理需求、物質需求、社會需求與精神需求幾方面。一般而言,生理需求與物質需求滿足較易,後兩種滿足較難。在現代商品社會裡,人們都在努力創造與積攢財富,但是財富與財富帶來的快樂並非成正比例。當財富集聚到一定程度後,一些人對金錢則沒有了以前的那種新鮮感、快樂感和滿足感,甚至會對之產生麻木乃至厭倦。而當生活沒有了往日奮鬥追求的動力,人生也就失去了目的與意義的確定,於是他們中的一些人在百無聊賴中度日,或者設法尋求一些更新更強的刺激。一些豪賭、縱慾的個體戶就屬此類情況。
具體表現及其危害
1.喪志綜合症。即缺乏作出決定或根據自己作出的決定去行動的能力。這種病態行為的根源在於精神空虛、情緒緊張、意志薄弱,不能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易受暗示及環境的擺布,並有酗酒、嗜煙、聚賭等不良行為。例如一些犯罪團伙及迷信團伙的成員,之所以受團伙頭目的操縱、擺布,就是因為空虛喪志,不能自控。
2.否定一切。這在青年中較為常見。心理學家湯姆利爾茨認為,兒童向青年期轉化,便帶來了青年人對過去對外界關心的逐漸減弱,而將注意力逐漸轉向自己的內部世界。這時向內部世界的轉移是由青年內在的性本能萌動所致,青年在這個時期一下子落入了暴力性的不安之中,因而有所謂青年的反抗、蠻橫、怠慢、見異思遷、冷淡等心理表現,他們不但否定了外在世界,也否定了自己。湯氏將青春期稱為"否定期"。這一時期的青年人,懷疑一切,否定一切,被稱為"孤獨的、騷動的青春一族",行為上自然是"虛無主義"。
3.富貴病。多見於社會的"款爺"和"富豪"。由於他們的身份與地位較為顯赫,也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煩惱。例如對生活的厭倦,對孤獨的感慨,對財富與生命安全的憂慮等等。為了解除這些煩惱,有些人不是將財產投入再生產,而是在享樂中尋找刺激,在刺激中尋找歡樂,這也是一種空虛行為。
4."混日子"。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病態行為,所謂"混"就是隨大流,得過且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實際上就是無遠大理想,把社會責任推倭給別人,自己則老等"天上掉下餡餅"坐享其成,"混混兒"心理自然也是空虛的。
由於精神空虛,一損國家;二害集體;三害自己。必須見其危害,通過社會努力與自我調適加以克服。
自我調適方法
根據空虛心理產生的原因,只要個人主觀努力,進行積極的自我心理調適,精神空虛是可以克服的。
1.對社會存在抱有一種較為現實的認識。社會是由許多組織、群體、個體組成的,社會的跨地域性、跨時空性,決定了它存在著許多亞文化。主體文化與亞文化構成了社會形態的多元化、複雜化。換言之,社會既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方面。這就要看主流、看社會發展的方向,絕不能以偏概全,只看到社會的消極面,從而不求上進、萎靡不振,而應通過學習,提高思想覺悟,接受現實,正視現實,改造現實。
2.意志,提高戰勝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把握自己命運和行為的能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事要有恆心,做人要有理想與抱負,正確對待失誤與挫折,在逆境中鍛鍊成長。順境中的人們也要有更高的追求,不能只停留在經濟追求與享樂上。
3.多讀名人傳記。以名人的奮鬥史作為人生的楷模,正確認識自我,不時反思自我,記錄自我的人生軌跡與心理變化軌跡。從中感悟人生的奧秘,了解困惑與決擇的得失,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從而確立一種"積極有為"的人生哲學,除去無精神追求的心態。
4.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或者學習琴棋書畫。實踐長才幹,實踐出成績。成績能強化個人價值,滿足個人的自尊、自愛、自信的需要。有成就動機與自我實現的高層次需求,從而為個體行為不斷增添新的動力。同時,全社會都要關心和保護兒童與老人的合法權益。
5.運用音樂來調節個體的情緒和行為。節奏鮮明的音樂能振奮人的情緒,軍樂曲、進行曲能使人的鬥志昂揚、情緒高漲,而鏇律悠揚的樂曲能使人情緒安靜而輕鬆、愉快。如輕音樂能使人增加生活的樂趣和 了解生活的意義,從而增進人對生活的能動性和自信心。
6.正確的自我認識。自我認識是自我意識的認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識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調節控制的心理基礎。深入認識了自己,才能發現自己的愛好,興趣和目標。從而在各方面去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樣真確認識自我才能從自身方面去擺脫空虛心理。
對較嚴重的精神空虛症可以採用音樂式的自我心理療法。
職場中不好的15個心理
籠統地講,不良心理包括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所謂不良心理是相對於健康而言的,大學生的不良心理往往表現為心理障礙現象。健康心理是指個人能以積極的、穩定的心理狀態適應生活、學習、工作中各種內外因素、環境、政策的變化,從而保持應有的心理平衡。而不良心理或心理障礙是指這種心理平衡被打破,出現了異常的心理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