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在我們的身上,好習慣與壞習慣並存著,唯一能夠有效改變我們生活的手段便是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改變我們的不良習慣。改變不良習慣,養成好習慣,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們用毅力、恆心和不斷地自我提醒才能達成。幸運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具備這些能力,只要你肯用心!《讓好習慣成全你》為那些渴望成功的讀者提供了具體而實用的習慣養成方法與實用技巧。並指導讀者怎樣培養好習慣,摒棄壞習慣,使讀者對習慣的認識能從自發上升到自覺的高度,從而獲得一條重塑自己,改變人生命運的途徑。媒體評論
習慣的養成有如紡紗,開始只是一條細細的縫線,隨著我們不斷地重複相同的行為,就好像在原來那條絲線上不斷纏上一條條絲線,最後它便成了一條粗繩,把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給纏得死死的。——嶼甸
一個人的成功,從良好的習慣開始。成功的人做習慣的主人,失敗的人做習慣的俘虜。習慣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過後天培養的,許多習慣是因為經常做一件事自然形成的,還有一些習慣是人為的、刻意養成的。
習慣若不是最好的僕人,它便是最壞的主人。
——莎士比亞
目錄
前言/001第一章重儀表懂禮儀,塑造自身形象
1.注意儀表,得體大方/003
2.保持端莊的行為舉止/008
3.稱呼恰當,講究分寸/012
4.多用謙辭敬語/014
5.注意說話方式,把話語說漂亮/016
6.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020
7.真情付出,笑臉迎人/02l
8.相敬如賓,才能夫妻長久/023
9.禮貌待人,謙讓出真情/025
第二章經常學習,自抬身價
1.開卷有益,讀書使人知識淵博/031
2.勤於學習,讓自己更加優秀/034
3.向他人學習,與能人交流/040
4.善於了解,精於觀察/042
5.活到老,學到老/044
6.用知識指導實踐/046
7.養成看報紙、看電視新聞的習慣/048
8.掌握一門外語/052
第三章經常規劃時問,別讓時問浪費
1.如實赴約,增強時間觀念/057
2.科學合理安排時間/059
3.分清主次,提高時間利用率/062
4.聚零為整,拼湊時間邊角料/064
5.今天事,今天做/069
6.珍惜時間,不輕易放過一分一秒/073
7.每日都要抽點時間讀書/075
第四章自信自立,用自己的拳頭打江山
1.培養獨立意識,掌握自己命運/08l
2.獨立才能自立/083
3.自信才能自強/086
4.反省才能進步/090
5.拋開“拐杖”,消除依賴心理/093
6.少存懷疑,充滿自信/096
7.明確方向,找準位置/098
8.謙虛謹慎,消除自負心理/102
9.不能破罐子破摔/104
第五章檢點自己,人生目標才不會出軌
1.控制情緒,不要隨便發怒/1ll
2.不要輕易說放棄/117
3.與其抱怨,不如接受/120
4.改掉自私自利的心理/124
5.知錯就改,善莫大焉/126
6.要求別人之前,先要自己做好/130
7.不要計較,凡事包容/133
8.該放的事,一定要放/135
9.避免嘮叨,從容豁達/137
第六章勤儉節約,積累財富的秘方
1.該花則花,該省則省/14l
2.精打細算,開源節流/145
第七章做好本職工作,成為老闆“紅人”
第八章注重社交小節,做人左右逢源
第九章維護健康,身體要緊
前言
好習慣能夠造就人,壞習慣可以摧毀人。有的人習慣“黎明即起,灑掃庭院”,有的人則習慣早上美美地睡個懶覺;有的人滴酒不沾,有的人則每天都好喝幾杯;有的人喜歡衣著整潔,有的人則大大咧咧,不修邊幅;有的人說話謙恭有禮,有的人則唯我獨尊;有的人寬容有度,有的人卻小肚雞腸;有的人做事有條不紊,有的人則雜亂無章;有的人承諾了別人,就絕不食言,有的人剛剛答允得極好,可一轉身就拋置腦後;有的人勤於儲蓄,有的人卻喜歡揮霍無度……。其實,養成好習慣或壞習慣的,都與人們從小所受的家庭和社會的影響有關。葉聖陶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習慣並非與生俱來,而是經過後天培養的,許多習慣是因為經常做一件事而自然形成的,還有一些習慣是人為的、刻意養成的。
莎士比亞說得好:“習慣若不是最好的僕人,它便是最壞的主人。”這句話很有意思,如果真的讓壞習慣主宰了自己的生活,那么,它就是你“最壞的主人”。
明人呂坤把壞習慣稱之為“慣病”。他說:“戒除慣病是很難的。必須下一番苦功夫。”事實的確是如此,若不以堅強的意志來強迫自己予以改正,壞習慣是很難自行去掉的。
精彩書摘
生活中,許多人都可以養成善於學習的好習慣,但是,卻不能將這一習慣一直延續下去,認為只要是成功了,自己的夢想實現了,學習的習慣就可以被放棄了。殊不知,這種想法有多么的無知,學習的習慣可以令人受用終生。人活著應該有個目標,有個方向,否則就會迷茫。這個方向,也正是人們經常說的志向,而志向的建立,又需要與學識聯繫在一起。每一個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均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並用這個習慣督促自己不斷前進,從而實現目標。
漢代的王充,是通過敏而好學,刻苦努力而成功的。王充,東漢時會稽上虞人,出身於“庶門孤族”,沒有什麼家底儲備,一家人過著清貧的日子,在((論衡.自紀篇》中,王充這樣敘述自己的青少年時代:童年時與其他兒童遊戲,不隨便打鬧,“儕倫(指小夥伴)好掩雀、捕蟬、戲錢”,“充獨不表”。他6歲開始識字,8歲進書館學習。老師講授《論語》、《尚書》,他一天能背1000多字。約15歲時王充到京9幣洛陽進太學深造,開闊了眼界。但太學裡的學習並不能使王充感到滿足。《後漢書·王充傳))說他“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即學習時不拘於經典詞句,而是廣讀群書。由於家境貧寒,買不起書,他經常到洛陽的書市中去看書。在熱鬧的街市里,他也能全神貫注,甚至暗暗背誦下特別好的詞句。王充學成之後,回到家鄉,一面授徒講學,一面自己著述。曾希望能當官出仕的王充有過相當大的政治抱負,一心能有所作為。但是當時門閥豪族控制仕途,英俊皆為下僚,王充出身寒庶,其思想見解又不為當時的統治者所賞識,所以他只做過幾次幕僚一類的小官兒不常常因意見不合而被迫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