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第1版(2010年6月1日)叢書名:當代學術稜鏡譯叢·經典補遺系列
平裝:288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305069420,7305069426
條形碼:9787305069420
商品尺寸:22.8x15x1.8cm
商品重量:399g
ASIN:B003YMW8LA
內容簡介
讀者會發現,《論現象學流派》匯集了作者在學生時代所著的一些文章。其中,大多數文章專門研究當時屈指可數的幾位思想導師中的一位:胡塞爾。這些文章充分論證了這本文集的標題:《論現象學流派》,現象學的稱號在這裡已經與繼黑格爾之後的第二位奠基者化為同一了。儘管《指導性觀念導論(第一卷)》以及對1950的譯本所作的闡釋沒有列入這本文集,但是《指導性觀念(第二卷)》,尤其是《笛卡爾式的沉思》和《危機》在這本文集中得到充分的評論。在這本文集中也加入了兩三篇更具有作者個人研究特點的論文。但是,所有這些文章都是胡塞爾現象學流派的構成部分。保羅·利科曾在斯特拉斯堡大學、巴黎索邦大學、南戴爾大學(巴黎十大)和芝加哥大學教授哲學。他曾擔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現象學與詮釋學研究所所長,翻譯和詮釋了胡塞爾的《觀念》。利科既繼承了胡塞爾的現象學哲學,又和存在哲學的思想緊密聯繫。
編輯推薦
《論現象學流派》編輯推薦:現象學的稱號在這裡已經,與繼黑格爾之後的第二位奠纂者胡塞爾化為同一了,保羅利科既繼承了胡塞爾的現象學哲學,又和存在哲學的思想緊密聯繫。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保羅·利科(Ricoeur.P.)譯者:蔣海燕叢書主編:張一兵目錄
胡塞爾(1859-1938)胡塞爾及現象學運動
符號行為現象學
描述主題
從描述現象學到先驗現象學
從先驗唯心主義到遺傳現象學
胡塞爾及歷史觀念
先驗現象學對歷史評論的反感
歷史目的論的觀點及原因
從歐洲人的危機到先驗現象學
批評意見
意志現象學的方法和任務
描述性分析的層面
先驗構成的層面
第三層面:本體論開端
胡塞爾《觀念Ⅱ》的分析和問題
第一部分物質自然的構成
一般意義上的自然的“觀念”
“事物”的通常“含義”
與感知者身體相連的感知物
事物的“主體間性的”層以及“客觀自然”的構成
第二部分活生生的自然的構成
自我的“實現”:從“純粹自我”到“作為人的我”
純粹意識和經驗意識
心理的實在
心理和事物
身體與心理
唯我論經驗的層面
唯我論層面的心理模糊性
主體間性的層面
第三部分精神世界的構成
精神和自然之間的對立
作為“精神世界”的根本法則的動機
自然和精神的關係
關於現象學
現象學與現象學流派
胡塞爾現象學的意向統一
現象學和辯證唯物主義
對胡塞爾現象學的良好使用
胡塞爾關於《笛卡爾式的沉思》的探討
胡塞爾與笛卡爾
根本“出發點”的困難“第一沉思”
先驗經驗和自我論“第二沉思”
“我思”的調查研究:意向性“第二沉思”,續篇
作為意識基本形式的綜合:時間“第二沉思”,結尾
現象學唯心主義中自明性的處境“第三沉思”
我思之自我或者作為自我論的現象學“第四沉思”
單子
本質自我
埃德蒙德·胡塞爾:“第五沉思”
從唯我論異議出發提出問題(第42-43段)
把整個先驗還原為歸屬的自身範圍(第44-47段)
對他者的類比掌握(第48-54段)
主體間性的性質(第55段)
單子間的共同體(第56-58段)
康德與胡塞爾
作為含意現象學的《批判》
作為審查界限的《批判》
“他者的構成”和“尊重”
情感
情感的一般角色:意向性和內在性
認知的二元性和感覺的二元性
情感的脆弱
同情和尊重
現象學和第二人的倫理
令人失望的現象學
從同情到尊重
從尊重到同情以及到鬥爭
方法論的總結
胡塞爾《危機》的起源和回問
《危機》中的“回問”方法
原初的標準
生活世界的認識論功能
返回生活世界的認識論功能和本體論功能
索引
序言
自晚清曾文正創製造局,開譯介西學著作風氣以來,西學翻譯蔚為大觀。百多年前,梁啓超奮力呼籲:“國家欲自強,以多譯西書為本;學子欲自立,以多讀西書為功。”時至今日,此種激進籲求已不再迫切,但他所言西學著述“今之所譯,直九牛之一毛耳”,卻仍是事實。世紀之交,面對現代化的宏業,有選擇地譯介國外學術著作,更是學界和出版界不可推諉的任務。基於這一認識,我們隆重推出《當代學術稜鏡譯叢》,在林林總總的國外學術書中遴選有價值篇什翻譯出版。王國維直言:“中西二學,盛則俱盛,衰則俱衰,風氣既開,互相推助。”所言極是!今日之中國已迥異於一個世紀以前,文化間交往日趨頻繁,“風氣既開”無須贅言,中外學術“互相推助”更是不爭的事實。當今世界,知識更新愈加迅猛,文化交往愈加深廣。全球化和本土化兩極互動,構成了這個時代的文化動脈。一方面,經濟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動;另一方面,文化的民族自覺日益高漲。於是,學術的本土化迫在眉睫。
文摘
先驗“還原”既作為對在現象描述中所使用的方法所作的闡釋出現,又作為一種包含對現象的本體身份作出真正形上學判斷的先驗哲學的制定而出現。它在懷疑論的危機——在意向性發現之後,針對意向性的可能性本身,也就是說最終參照先驗的可能性——中誕生;意識的本質也是其難解之謎。這個危機不是因為像笛卡爾思想那樣通過對反思意識和空間的事物進行區分而解決的,而是通過對其聲稱的本我和其純粹的出現之間的分裂而解決的。《觀念》認為,對大量滋生的出現物的不穩定性和時間性進行研究而醞釀產生這種分裂,而客體也準備好還原成其相繼的出現。世界能夠為空的假設,也就是說各種外形能夠在某種事物中不再一致,完成了在出現中解決存在的問題。這樣被介紹,還原好像就是對存在的逃逸;在《觀念》中,意識被稱為一種現象學的“剩餘部分”、“剩餘物”;從純粹方法學的活動意義上說,這就意味著避免表明出現的最終本體身份,而只關心純粹的出現。但是,胡塞爾越來越傾向於認為,無心向學的信念本身被新的出現物所征服就是對存在本身含義的一種決定。
《笛卡爾式的沉思》是對這種新唯心主義的最激進的表達,這種新唯心主義認為,世界不僅“為我”,而且從“自我”中吸取其所有的本體有效性。世界變成“在反思生活中被感知的世界”;構成就成為一種沒有本體剩餘物的世界符號行為的漸進構成的巨大工程。
另外,胡塞爾在“第四沉思”中開始著手從“轉向客體”的現象學向“轉向自我”的現象學的轉變,在後者,“自我作為存在者不斷地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