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數器少年》

《計數器少年》作者成功藉由宛如真實世界版的“幫派械鬥”、“援助交際”、“青少年負面的人生”的情節,和小說文字里瀰漫的頹靡、華麗氛圍與點綴其中的灰色思想,表達出青少年的人生觀,並刻畫出我們這個時代這個城市裡屬於青少年特有的次文化的樣板。有別於一般青少年小說以溫馨感人的說教方式,它深入現今青少年的真實世界,具體呈現一群年輕氣盛,帶有理想化性格的青少年,追逐和平理想並成真的故事。《計數器少年》同樣是一個關於壯烈青春和鮮明成長的故事。身處社會邊緣的他們,同樣擁有著自己迷惘的生活和躊躇的感情。故事內容高潮迭起,扣人心弦,頗具張力,兼具前衛特徵,涉及黑社會、暴力及青少年犯罪等社會邊緣及敏感問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計數器少年》計數器少年

你曾經數過斑馬線的白線嗎?以馬路的對面為目標,一邊數著有點厚度、被冬日太陽曬到發亮的白線,一邊穿越它。極其慎重地移動腳步,深怕自己跌落黑色柏油的谷底似的。白線有十七條。絕妙的質數。除了自己和一以外,再無法被其他數字整除。他說,這是沒有朋友的,代表孤獨的好數字。

藉由將世界替換成數字,那小子才能安心。為了確認自己是誰,整日數著自己的心跳和呼吸次數。那小子說,自己不是人類。自己只是計數器,不是人。

——“計數器少年”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我覺得真島誠就是我。

——石田衣良

有別於一般青少年小說以溫馨感人的說教方式,它深入現今青少年的真實世界,具體呈現一群年輕氣盛,帶有理想化性格的青少年,追逐和平理想並成真的故事。這同時是一個關於壯烈青春和鮮明成長的故事。身處社會邊緣的他們,同樣擁有著自己迷惘的生活和躊躇的感情。故事內容高潮迭起,扣人心弦,頗具張力,兼具前衛特徵,涉及黑社會暴力青少年犯罪等社會邊緣及敏感問題。

作者介紹

石田衣良石田衣良

石田衣良(Ishida Ira),本名石平莊一。1960年出生於東京,成蹊大學經濟系畢業。七歲時就想當作家,卻因為成功之路不容易,且對人有輕微的恐懼症,先在別的行業轉了幾圈,做過地下鐵工人、保全、倉庫管理,也曾任職日本廣告公司,最後以自由文案工作者身份活躍於業界。寫作時喜歡聆聽古典音樂,所以作品非常具有音樂性,流暢起伏,高潮迭起。石田衣良初試啼聲的第一部作品立刻就得到了“ALL讀物推理小說新人獎”的副賞,接下來更以第二部作品得到了日本最具權威的大眾小說獎“直木賞”,開始了他的作家生涯。2001年的作品《娼年》和2002年的《骨音》分別為第126回及第128回直木賞候補作,2003年以《4TEEN》獲得第129回直木賞。作品題材廣泛,包括青少年犯罪小說、經濟犯罪懸疑小說、情慾小說、愛情小說,都是他的創作領域。在石田衣良得到直木賞後,日本文學評論家給他一個響亮的稱號——“現代感覺的妙手”,並以此稱號為他做了一個特輯,作家曾志成則稱呼他為“作家貴公子”,日本讀者更把他當成日本文壇的“裴勇俊”。

目錄

1、妖精之庭
2、計數器少年
3、銀十字
4、水中之眼

文摘

二、“計數器少年”
你曾經數過斑馬線的白線嗎?
以馬路的對面為目標,一邊數著有點厚度、被冬日太陽曬到發亮的白線,一邊穿越它。極其慎重地移動腳步,深怕自己跌落黑色柏油的谷底似的。白線有十七條。絕妙的質數。除了自己和一以外,再無法被其他數字整除。他說,這是沒有朋友的,代表孤獨的好數字。
藉由將世界替換成數字,那小子才能安心。為了確認自己是誰,整日數著自己的心跳和呼吸次數。那小子說,自己不是人類。自己只是計數器,不是人。
我和他相識於西口公園,據說我是他在那個月遇見的第22個人,那天也是他來到這個神奇世界的第3869天。
就在冬天第一次寒流襲來的時候,那小子出現在西口公園的圓形廣場上。11月末的天氣,冷風撞擊著已經嘗到凍之滋味的身體,石板間的縫道里堆積著飄落下來的白霜,在“嗒嗒嗒”計數器聲音的伴隨下,走來了那個小鬼。那是用來計算行人流量的銀色計數器的聲音。
一米四零的個頭,矮矮的,瘦瘦的,看上去估計也就60斤上下。按說這會兒他應該坐在某家國小的課堂才對,可是他中午就來了,一個人坐在粗粗的不鏽鋼管長椅上。錯,確切地說那小子不是“坐”著,因為他總是挪來動去,要么倚靠,要么橫跨,要么從底下鑽進鑽出,要么攀爬,要么躺臥,反正不老老實實地待著。一邊手按計數器嘀嘀答答數著眼前看到的一切。嗒嗒嗒,嗒嗒嗒。
T恤衫和帶有羽毛的風衣牛仔褲配一雙高幫籃球鞋,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腦袋上罩著一頂運動式的安全帽,手肘和膝蓋處還戴著護具,但這卻是那小子長久不變的裝扮。
一天下午,我來到他旁邊的椅子上坐了下來。面對眼前那些無視於他,疾步走過寒冷池袋街頭的行人們,他手拿計數器默默將他們分成男女兩組,左手這邊為女,右手那邊為男,猛烈地按動,計算著。我不禁悄悄望向那認真的側面臉頰,安全帽的帶子鬆懈地耷拉在下巴旁邊悠來盪去。
丹鳳眼,大大的;圓鼻子,小小的;宛如花瓣的豐滿嘴唇。看他那堅決的笑容,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這笑不為任何人綻開,也不會為任何人任何事而毀滅。像是一道宣言。那笑臉猶如在杳無人煙的森林深處,映襯出的湛藍色清澈湖水。
我的心被觸動了,十歲的小傢伙就有如此的笑臉,我怎能放任這樣的他不管呢!就這樣,我心甘情願地邁進了小鬼頭的煩亂生活里。

評論

有時候,一本書可以讓一個地方變成一種文化象徵,《池袋西口公園》就是如此。新井一二三寫道:“在東京人的印象中,池袋一貫是很土氣的三流繁華區;沒有銀座的高貴、六本木的洋氣、澀谷的時髦、新宿的次文化。連地標六十層高的陽光城大樓也蓋在巢鴨監獄舊址上。”《池袋西口公園》的出版,立刻把池袋變成了一個紅遍日本的文化符號。小說鏇即登上日販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的寶座,此後一路攻占連續劇、漫畫領域,以“IWGP”(IKEBUKURO WEST GATE PARK的縮寫)在青少年間引起一股熱潮。書中描寫的一群邊緣少年讓池袋獲得了冷灰色的金屬質感,這群少年被大量無用的時間拋到了大街上,但無論如何,這都是青春,很殘忍,很純潔,並且無可匹敵。
《池袋西口公園》系列的每一本小說都包括四個短篇故事,通過主角真島誠和他的朋友串聯在一起。這群少年在池袋街頭找到社會認同,因此對池袋懷有一種真誠的愛。對於生活於池袋的各色人等,無論是對賣春少女,還是被搶的老人,他們都一樣抱有深切的同情。
1990年後日本經濟的不景氣造就了一大批真島誠這樣的少年。他們很早輟學,沒有工作,與父輩的隔閡又使他們不願待在家裡,於是,街頭就成了他們的歸屬地。在東京,池袋這樣的灰色地帶聚集著各色人等,從上班白領到黑道人物都在這裡出沒。灰色正是黑與白的混合,沒有犯罪,但決不乾淨;沒有邪惡,也絕不善良。街頭少年正是這種混合生物,也是調和黑與白的主要力量。雖然這當中沒有宗教,池袋的少年們卻有自己信仰的法則。在青春之血的盟誓面前,成人的條款綿軟無力。
池袋故事中每一個角色,形色各異不能同一而論,可他們卻擁有一個異乎尋常的共同特徵——沒有一個人擁有健康的身心和幸福的人生。暴力、黑道、無賴援助交際賣淫亂倫嗑藥、非法外勞……充斥在整個故事背景之中。而《池袋西口公園》最大的魅力,是作者以寬容、溫暖的文筆描寫著這批年輕人。邊緣弱勢群體的軟弱、眼淚,對比著街頭少年不願放棄的掙扎與勇敢。每一個角色都是來自大社會底層的微弱呼聲,也是小人物在生命洪流里閃動的點點星光。
在石田衣良的故事裡,成人對待世界用的是利害之秤,而池袋的少年們用的卻是一腔熱血。這是青春的專利,也是青春的死穴,永遠藏在深處,不為人知。表面上看似譁眾取寵的黑暗系青春小說的素材,構建了一張讓觀眾感受極大社會溫情的人情網。這兩個截然相反的事物矛盾結合在一起的奇妙現象,大概就是讓《池袋西口公園》從小說、一路朝向連續劇、漫畫甚至深入一代人成長中精神層面的原因吧。

我很喜歡石田所描寫的主角沒有一個完美,卻如此真實刺激。在灰色的缺陷與充滿誘惑的世界裡,可以經歷真實的現實掙扎後弄清楚自己想走的路。在黑暗的世界與負面思考邏輯里,擊出無懈可擊經得起生命考驗的勇氣。比起村上春樹平淡典雅抑鬱不透光的情結,我實在激賞石田衣良的正義世界。 ——獨立雜誌《破報》

《池袋西口公園》是您閱讀當代小說的不二之選。遇刺少年、失蹤少女、激鬥的少年幫派……寫實而生動地描寫出亡命街頭急馳的新新人類。融合了青春小說的清新與犯罪小說的危險,改編成日劇並引起巨大迴響。日本小說的傑作! ——日本著名文藝小說評論家 池上冬樹

對一代日本年輕人來說,“IWGP”無疑已經成為他們永不會忘記的青春標記了。看完了這本書,我相信你也一定會同意。 ——新井一二三

乾淨冷調,是許多人讀完石田衣良小說後的讚嘆。即使是處理社會邊緣題材,文字一點也不猥褻,反而異常透明美麗。——日本文學評論家 曾志成

背景知識

池袋】 東京西北方;新宿涉谷的後繼者。著名商業區和交通樞紐;青春熱力旺盛的區域,遍布百貨公司、電器店、時裝店、電影院,以及數不盡的遊藝中心。
【池袋西口】 擁有東京藝術中心、大都市飯店、立教大學等文化設施,並時常兼作戲劇、小說和電視的背景舞台。由於凝聚年輕人注意力的特性,這裡吸引著眾多少年幫派,頻繁成為械鬥新聞的發生地。
【《池袋西口公園》】一書於1997年出版後,鏇即登上日販暢銷書籍排行榜第一名的寶座,此後一路攻占連續劇、漫畫領域,甚至影響日本新一代的精神層面,以“IWGP”的旗幟在青少年間引起一股熱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