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者用白話取代一般《論語》讀本的注釋,與原文——對應,文字簡明暢達,易於理解。解讀部分,是在詳細研讀各家資料的基礎上,從中揀擇分辨,作出準確合理的解法,並多有契合當代人心靈需求的創見。作者簡介
傅佩榮,1950年生,祖籍上海。曾師從哲學大師方東美先生。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台大哲學系教授。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荷蘭萊頓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向歐洲人講授《論語》兩年。台灣《民生報》評選為大學最熱門教授。獲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頒發教學持優獎。作品曾獲台灣地區中正文化獎、最高文藝獎獎項。其“哲學與人生”課在台大開設17年來座無虛席,受教者上萬人,被大學生社團推選為最佳通識課。傅教授還是一位傑出的演講家,自1990年以來,他每年開展200多場哲學講座,還多次應邀前往馬來西亞、韓國、美國、新加坡等華人社團作傳統文化講座。他的著作目前逾百部,中國大陸已出版的有:《哲學與人生》、《智者的生活哲學》、《智慧與人生》、《贏的人生哲學》、《心靈導師》、《自我的覺醒》、《傅佩榮論語心得》、《人生中不可不想的問題》、《傅佩榮細說老子》、《傅佩榮莊子心得》、《傅佩榮細說孔子》、《傅佩榮四書心得》、《儒家與現代人生》、《西方哲學與人生(三卷)》以及有聲書系列:《老子講座》、《論語講座》、《莊子講座》、《孟子講座》、《易經講座》、《哲學與人生》等。
寫作背景
走到世紀交會的今天,人類免不了要想一想“何去何從?”鼓起勇氣瞻望未來,好像看不到光明的遠景;比較穩當的辦法,還是回朔歷史,向豐富的傳統資源借取靈感,融入現代人生活的處境,由此激發創新的智慧型與堅定的信念。主意打定之後,要從何處入手?換個方式來問,有沒有一本書可以作為上上之選,其內容足以回響最大多數人的根本願望?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論語》。不過,中國人的這種選擇,能夠得到外國人的支持嗎?1982年,諾貝爾獎得主們在巴黎的例行聚會中,談到21世紀人類需要什麼思想時,幾經斟酌之後的答案不是別的,正是孔子思想。孔子思想能夠跨越時空局限,突破語文、種族與宗教的藩籬,受到有識之士的一致推崇,主要是因為其中包含了幾項因素,如溫和的理性主義,肯定人類可以藉由教育與學習而施展潛能,如深刻的人道情懷,強調人我互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樂觀的人生理想,相信德行修養是人人可以達成的目標,並且因而可以活得快樂而有意義。以孔子思想為立足點,人類既不會毫無抵抗地隨順俗化與物化的浪潮,也不會因為宗教信仰的差異而形成尖銳的對立與衝突。《論語》所蘊藏的普世價值正在發出耀眼的光芒。不僅如此,在當前大家迫切需要又束手無策的“生命教育”的課題上,《論語》也提供了簡明扼要而完整生動的架構。孔子以身教的方式,見證了生命的主體性與主動性。任何人只要真誠,就將覺察內在的力量在敦促自己朝向完美人格的目標前進。由於這個高貴的目標,人可以化解現實的困境與壓力,常保心中的喜悅。人生由平面的生老病死,轉化為立體的日進於德,在價值的層級上攀升,並且可以銜接於信仰的終極關懷。學了《論語》之後,人不但會珍惜生命,還會燃起奮鬥的意志。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如何閱讀一本兩千五百年前的言行記錄呢?原文是文言文,典雅有餘而清晰不足;即使背誦了孔子的言論,也未必知道他的真正用意,更談不上付諸實踐了。我們需要的《論語》版本,除了原文之外,必須附有可以清楚閱讀的白話文,如果還能對重要觀念加以解說,使零散的章句顯示一貫的系統,那就更為可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