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推薦
“沒有一本關於第三帝國的書像塞巴斯蒂安-哈夫訥的《解讀希特勒》那樣給我帶來如此多的收益。”——第三帝國元帥隆美爾之子,前斯圖加特市長曼弗雷德·隆美爾
“……耐人尋味、思想豐富、而且文筆精彩,簡言之一部歷史散文領域的傑作”;“一本將許多篇幅龐大的著作毫不費力地撂在後面的小書。”
——德國著名歷史學家,《希特勒傳》作者約阿西姆·費斯特
“如果我們不願繼續成為希特勒的人質,我們就必須~而再、再而三地直面希特勒這一德意志心靈創傷。如果我們對它進行壓抑,它就會讓我們心神不寧。如果我們接近它,它就會遠離我們。到現在為止,沒有一本比本書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希特勒及其災難的書。”
作者簡介
塞巴斯蒂安·哈夫訥(1907—1999)德國著名政治評論家與歷史學家。1907年出生於柏林,1938年流亡英國,任英國《觀察家報》記者。1954年以《觀察家報》記者的身份返回聯邦德國。1961年任聯邦德國《世界報》記者,後又改任《明星》周刊評論家,成為德國著名政治評論家,並出版多部歷史著作。《解讀希特勒》是其最有名的著作,也是其得意之作。1978年出版後在德國引起轟動,連續數月位居暢銷書榜首,作者獲當年杜塞多夫市海涅獎。譯者推薦
本書力求客觀、公正地解剖並評價希特勒,但基於其意識形態的立場,哈夫訥或多或少是站在西方資本主義的立場來解讀希特勒的,因此書中某些論述也表現了明顯的局限性。比如他的霸權觀、他的戰爭觀、他對“紐倫堡”國際法庭以“戰爭罪”起訴納粹德國提出的質疑等等。文章耐人尋味、思想豐富、而且文筆精彩,簡言之一部歷史散文領域的傑作。圖書背景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德國著名政治評論家與歷史學家塞巴斯蒂安·哈夫訥(1907~1999)的著作《解讀希特勒》。“二戰”後各國出版的希特勒傳記與研究著作甚多,哈夫訥這本篇幅不長的作品之所以在德國1978年出版以來,至今已連續再版20多次,同時它還在世界各地被譯成23種文字出版,可見此書的價值在世界各國研究“二戰”史的專家們心中的地位。
本書力求客觀、公正地解剖並評價希特勒,這是值得肯定的,這也是中國青年出版社決定翻譯出版這本書的初衷。但基於其意識形態的立場,哈夫訥或多或少是站在西方資本主義的立場來解讀希特勒的,因此書中某些論述也表現了明顯的局限性。比如他的霸權觀、他的戰爭觀、他對“紐倫堡”國際法庭以“戰爭罪”起訴納粹德國提出的質疑等等。這些論述存在某些主觀的假設與推論,它有悖於國際社會早巳認同的主流看法,我們也是不贊同的。但為了保持其學術探索與研究的完整性,使讀者能夠全面地了解,更加準確地把握與鑑別作者的觀點,我們未做刪節。一為了保證書稿政治內容的準確性,我們還特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室專門研究德國歷史問題的李華同志對書稿予以審讀把關。譯者景德祥先生在德國留學與研究多年,對德國歷史、文化有深入研究,為翻譯、介紹本書付出了辛勞。他為本書所寫的精彩的《譯者序》,起到了很好的導讀作用,在此一併致謝!
精彩片段
阿道夫·希特勒的父親一生走的是上坡路。這位一個女傭人的私生子當上了一個地位較高的官員,死時他很受人尊敬。阿道夫·希特勒一開始就走下坡路。他沒有完成實驗中學的學習,未能通過藝術學院的錄取考試,從18歲到25歲,先在維也納,然後在慕尼黑,他過著一個早期退休者與藝術家的生活,既沒有職業也沒有職業目標。他依靠孤兒撫恤金與偶爾的賣畫維持生計。1914年戰爭爆發時,他自願到巴伐利亞軍隊報名參戰。隨後是四年的前線兵役,在這四年中,他作戰勇敢,獲得了一、二級的鐵十字勳章,但因缺乏指揮才能未能獲得二等兵以上的軍銜。戰爭結束時,他因遭毒氣彈襲擊正在後方的一個軍事醫院養傷。戰爭結束後,他當了一年的“兵營居民”。既沒有職業計畫,也沒職業前景。現在他已經三十歲了。
在這個年齡,他參加了一個極右小黨,很快就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隨之開始了最終使他成為一個歷史人物的政治生涯。
希特勒生於1889年4月20日,卒於1945年4月30日,活了幾乎正好五十六年,比一般人的壽命要短一些。在前三十年與後二十六年之間,似乎存在著一條無法解釋的鴻溝。在前三十年里,他是一個古怪的失敗者;然後幾乎立刻成為一個地方政治名人,到最後,似乎整個世界政治都圍著他轉。如何解釋與彌合這條鴻溝呢?
這一鴻溝使得人們作出了許多觀察與解釋。但它更多的是表面的,不完全真實。不僅僅因為希特勒政治生涯的第一個十年也是支離破碎的,也不僅僅因為希特勒作為政治家最終還是被證實為(當然是最大級別的)是失敗者,而且首先是因為希特勒的個人生活在其下半生,即在其公共生活階段也仍然是內容貧乏,可憐巴巴;而與此相反,他內心的政治生活在其表面上毫無意義的前半生,仔細看來,已經有許多為後來所有一切做準備的不同尋常之處。
評價
對希特勒的一次深刻剖析――《解讀希特勒》希特勒是個世所周知的人物,自希魔自戕以來,各國已經出版了不少有關他和第三帝國的專著,其中一部分已經譯成了中文。然而,德國學者哈夫納於1978年首次出版的《解讀希特勒》一書,卻具有鮮明的特色,這本書不怕、也不會與其它書重複,相反,它以其它傳記書籍作為自己的基礎,省卻了很多敘述無關細節的篇幅。該書出版後,很快在聯邦德國引起轟動,連續幾個月穩居暢銷書榜首,而且經久不衰,至今已經連續再版20多次,並被翻譯成23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傳播。有幸的是,中國青年出版社日前出版了它的中譯本,使中國讀者也能讀到這本世界性的著作,並使這本書的外語本增加到24種。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突破編年體的局限,根據重點研究的七個問題,從生涯、成就、成功、錯誤、失策、罪行、背叛等方面,對希特勒作了深刻剖析。這種敘述方法,對作者提出很高的要求,他不僅需要掌握大量的相關史料,更需要具備研讀和分析這些史料的能力,形成看法,向讀者論證。哈夫納交出了一份令人驚異的答卷。他的論述視角獨特,立論有據,鉤深致遠,條分縷析,前後呼應,不少地方令人拍案稱絕。在我國翻譯的外國史學著作中,不少以史料取勝,在敘述風格上難免枯燥生澀,久而久之,國人便以為這就是“外國特色”。如果真是這樣,請一讀《解讀希特勒》,它會令你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哈夫納承認希特勒執政期間取得了不少成就,尤其在經濟領域,“讓其它一切都黯然失色”。然而在德國歷史的三大社會進程方面,即社會的民主化與平等化、性道德的變化、婦女解放等,納粹政權的成就卻比較小。希特勒對德國社會的個人貢獻,在於推動了“人的社會化”進程。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之一,是造成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異化,尤其是造成大都市居民之間的隔閡。曾一度,民主德國人來到聯邦德國,他們同樣抱怨無人關心自己。而在希特勒統治下,絕大多數人必須在共同體或集體中生活,他們在其中遠足、行軍、野營、唱歌與慶祝、製作、體操與射擊,培育起關懷、友情與幸福等感情。這是對個人自由的否定,然而同時又否定了資本主義的人際關係。
哈夫納把希特勒的“成功”與“成就”分開敘述,他認為,成就屬於個人,而成功取決於交鋒雙方的強弱對比。希特勒的成功曲線很為奇特,1930年前是失敗的10年,然後是長達12年的不間斷的、令人目眩的成功,1941年後則是4年失敗,最後以滅頂之災告終,其中沒有政治家們常見的因成功而居功自傲、貪圖舒適等,希特勒的精力和意志力始終是驚人的。哈夫納用史實證明,不論是內政還是外政,1930-1941年期間,希特勒遇到的對手太軟弱了,“他推倒的都已行將倒塌,他殺死的都已奄奄一息”。一旦反法西斯國家醒悟過來,團結起來,希特勒立即走上了下降曲線。
人們大多認為希特勒是個極端民族主義者,以致“極端”得走火入魔,把德意志民族領向了災難的深淵。然而哈夫納認為,民族與國家,在希特勒手裡只是工具,他將德國的命運完全服從於自己經常想自殺的生命。且不談由於他自詡喜愛藝術,經常以一個自由自在的藝術家的態度對待總理職務,處理公文隨心情而定,有時一連幾個星期無所動靜,而當靈感到來時,又突然急急忙忙地投入行動。最主要的是,希特勒從政期間,故意把一切都建立在其個人的不可替代性上,“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在他一手操作下,納粹德國沒有憲法,沒有王朝,沒有一個真正擔負國家重任的政黨(納粹黨只是希特勒個人奪權的工具),也沒有安排接班人。尤其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哈夫納認為,1941年底希特勒不可理喻地對美國宣戰,已經包含有背叛德意志民族的因素,從這時起,他的所有作戰行動都不為追求戰爭勝利,只是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以便完成屠殺猶太人的計畫。到了戰爭末期,希特勒更是把多年來發泄在猶太人、波蘭人與蘇聯人身上的屠殺欲,公開轉向德國人:1944年8月實施“雷雨行動”,逮捕約五千名政治精英,意欲消滅德國的政治後備力量;同年12月在西線發動自殺式反攻,為此掏空了東線的防禦力量,要把指望向西方投降的德國人交給蘇聯;1945年3月發布《尼羅命令》, 要摧毀德國人賴以生存的全部物質基礎。希特勒同德國人的關係,猶如賽馬場主同他看好的馬匹之間的關係,失望之餘便要打死它。
作者:鄭寅達,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世界史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