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細說北洋》

《袁世凱:細說北洋》

北洋軍閥開山鼻祖袁世凱為了維護祖國統一在朝鮮與日本帝國主義的鬥爭,沒有袁世凱的內部瓦解,光靠革命黨很難推翻滿清。《袁世凱:細說北洋》以細緻的歷史人物傳記和史評筆法,敘說了從清末到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從發生髮展到執掌政權和最終結束這一段時間的歷史。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北洋軍閥開山鼻祖袁世凱(1859~1916),字慰廷,又作慰亭、慰庭,別號容庵。河南省陳州府項城縣人。按當時官場習俗,人們稱呼達官顯貴往往以其原籍地名代稱其名以示尊崇,所以袁世凱又往往被稱為“項城”或“袁項城”。他早年科舉落第,於是棄文從軍,投靠淮軍吳長慶部,後隨吳長慶入兵朝鮮,協助處理對朝事務。1885年,袁世凱因戰功被李鴻章保薦為三品道員,1895年以道員銜被派往天津小站督練“新建陸軍”。1897年晉升為直隸按察使。1898年戊戌變法期間,欺騙出賣維新派,得到慈禧太后寵信。1899年外派山東巡撫,勾結外國侵略者,鎮壓義和團。1900年八國聯軍侵犯北京時,參與“東南互保”運動。1901年李鴻章死後,繼任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1902年清末新政期間,先後建立南北洋巡警學堂、探訪局,恢復和創立北洋巡警學堂、天津武備學堂、北洋一學堂等。1907年調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1908年被攝政王載灃藉口“足疾”罷免,蟄居河南彰德。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憑藉北洋勢力和帝國主義的支持,出任內閣總理大臣。1912年3月竊取了中華民國大總統一職,辛亥革命的果實落入其手,之後使用一系列手段鎮壓打擊各種反對勢力,建立起獨裁統治。1915年恢復帝制,遭到全國上下各階層的反對,於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同年6月6日在全國人民的唾棄中鬱鬱而終,時年57歲。袁世凱善於用人,善於拉攏人,也善於消滅政敵,作為獨裁者,個形式很鮮明的。《袁世凱》敘述了袁世凱的一生,力圖塑造一個非臉譜化的袁世凱,特別著重突出了袁世凱一生中的幾個亮點:為了維護祖國統一在朝鮮與日本帝國主義的鬥爭,沒有袁世凱的內部瓦解,光靠革命黨很難推翻滿清。簽訂二十一條也並非袁世凱的本意。

內容簡介

袁世凱:細說北洋袁世凱:細說北洋

全書以細緻的歷史人物傳記和史評筆法,敘說了從清末到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從發生髮展到執掌政權和最終結束這一段時間的歷史。全書徵引了大量難以見到的史料,並附有大量的歷史照片,也有許多當代有關民國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作者的獨到見解,加之以作者娓娓道來的敘述,使得全書具有相當高的可讀性。作者在《袁世凱》創作中,注意到了趣味性、嚴肅性、通俗性的結合,著力於吸引讀者,既有正史的敘述,又有雜官稗史的考證,妙趣橫生,其味無窮。適合各年齡段願意了解這一段歷史和人物的讀者閱讀。

目錄

第一章放蕩少年
第二章投筆從戎
第三章隨軍入朝鋒芒畢露
第四章再赴朝鮮執掌帷幄
第五章小站練兵北洋奠基
第六章出賣維新志士染紅自己的頂子
第七章外派巡撫剿滅義和團
第八章晉升總督實施新政
第九章患“足疾”回鄉養疴
第十章東山再起攫取大權
第十一章和談逼宮竊取果實
第十二章拒絕南下就職北京
第十三章搞垮內閣大權在握
第十四章殺害革命元勛禮迎孫黃
第十五章暗殺宋教仁暴露獨裁本性
第十六章善後借款鎮壓二次革命
第十七章逼選總統實施獨裁
第十八章抵制“二十一條”
第十九章準備帝制倒行逆施
第二十章洪憲登極倒行逆施
第二十一章蔡鍔護國軍起
第二十二章袁氏煙消雲散
第二十三章一妻九妾賦性風流

精彩書摘

第一章放蕩少年
袁世凱,字慰庭,號容庵,河南項城人,1859年9月16日(清鹹豐九年八月二十日)出生於項城(即今日河南省項城市王明口鎮袁寨)一個封建官僚地主家庭。袁氏家族的上幾代雖然都是知識分子,卻沒有一人藉助科舉而發跡。袁世凱有史可查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他的曾祖父袁耀東這一代,也就是在這一代袁家方才逐漸顯赫起來,此後的袁家擁有土地四五十頃,還開著典當鋪,放高利貸,成為大官僚地主、豫北巨族。
袁世凱的曾祖父袁耀東是庠生一當時縣學的學生。袁耀東不到40歲就死掉了,據說是讀書累死的,而他的妻子郭氏卻活到了90多歲。郭氏出身於本郡“望族”。在她教育下,四個兒子:樹三、甲三、鳳三、重三都比較有出息。其長子袁樹三也就是袁世凱的祖父,是廩貢生,曾經署理陳留縣訓導兼教諭。次子袁世凱的叔祖父袁甲三系進士出身,在京做官,後到安徽幫辦地主武裝團練。由於在安徽、河南和蘇北一帶殘酷鎮壓捻軍和太平軍,軍功卓著,先後任過欽差大臣、漕運總督,一度督辦河南、安徽、江蘇三省的軍務,皇帝多次頒發“嘉獎”,賞戴花翎,穿黃馬褂。三子袁鳳三出任禹州訓導。四子袁重三沒有入仕為官,在家看守家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