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 無名氏
詩詞正文
轉紫芝。指東都帝畿。愁霧裡、簫聲宛轉,輦路逶迤。那堪見、郊原芳菲。日遲遲。對列鳳翣龍旗。輕陰黯四垂。樓台綠瓦沍琉璃。仙仗歸。壽原清夜,寒月掩褕褘。翠幰雕輪,空反靈螭。憩長岐。嵩峰遠,伊川渺彌。此時還帝里。旌旛上下,葆羽葳蕤。天街回、垂楊依依。過端闈。閶闔正辟金扉。觚稜射暖暉。虞神寶篆散輕絲。空涕涕。望陵宮女,嗟物是人非。萬古千秋,煙慘風悲。
《虞主歌》是宋代詩人無名氏的作品之一。
宋 無名氏
轉紫芝。指東都帝畿。愁霧裡、簫聲宛轉,輦路逶迤。那堪見、郊原芳菲。日遲遲。對列鳳翣龍旗。輕陰黯四垂。樓台綠瓦沍琉璃。仙仗歸。壽原清夜,寒月掩褕褘。翠幰雕輪,空反靈螭。憩長岐。嵩峰遠,伊川渺彌。此時還帝里。旌旛上下,葆羽葳蕤。天街回、垂楊依依。過端闈。閶闔正辟金扉。觚稜射暖暉。虞神寶篆散輕絲。空涕涕。望陵宮女,嗟物是人非。萬古千秋,煙慘風悲。
憩長岐。 過端闈。 空涕涕。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虞為形聲字。從虍(hū)吳聲。騶虞也,仁獸,食自死之肉。舜,五帝之一,名重華。以受堯的“禪讓”而稱帝於天下,其國號為“有虞”,故號為“有虞氏帝舜”。
解釋 文字起源 成語虞姓,是一個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四位,人口約三十八萬一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24%左右。
歷史發展 姓氏文化 姓氏名望虞詡(?—137年),字升卿,小字定安。陳國武平縣(今鹿邑武平)人 。東漢時期名將。最初被太尉張禹召為郎中,歷任朝歌縣長、懷縣令,平定朝歌叛亂。任武都太...
人物生平 歷史評價 軼事典故 後世地位 史籍記載不能不說,虞翊乃是後漢時代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也是最富謀略的人物。 羌軍人數眾多,一旦交戰,對虞翊十分不利,虞翊便想出一條妙策。 不僅的羌軍,虞翊的部下也...
簡介 詳細事跡虞詡是漢朝名將,曾任朝歌長,在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一帶以平定匪患名震朝野,成語盤根錯節就出自此文。以下是《後漢書·列傳第四十八·虞詡列傳》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號道園,世稱邵庵先生。祖籍成都仁壽(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元代著名學者、詩人,南宋左丞相虞...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個人作品 人物評價 史料記載摯虞,字仲洽(根據《晉書·摯虞傳》,唯知卒於晉懷帝永嘉五年(西元三一一年)。
人物簡介 代表作品 研究概況 成就地位"虞哥 解釋: 1.見""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