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人生突圍》

《蘇東坡:人生突圍》

《蘇東坡:人生突圍》:出世入世,積極心態看世界,蘇東坡的精神是“入世”的,而心態是。“出世”的,有別於大多數人“得意時學儒家、失意時學道家”,他以出世的心態平衡入世的精神,使得他處高位不身處逆境而不丟掉希望的人,肯定會找到一條活路,在內心裡也體會到真正人生的意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東坡思維活躍,對待問題不局限於一個角度,因而獲得了智慧和人生的快樂。什麼是順境?什麼是逆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態度。由於角度的變換,生活變得充滿趣味。有時看上去他好像是遊戲的心態,但實際上他是通過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並且體悟出不同環境下自我角色的欣賞,不至於被環境所壓制。蘇東坡說:“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我們如果用喜樂的心看世界,那世界也會回報給我們嫵媚的微笑。

媒體評論

中國歷史上,許多人覺悟在過於蒼老的暮年,換言之,成熟在過了季節的年歲,剛要享用成熟所帶來的恩惠,腳步卻已踉蹌蹣跚;與他們相比,蘇東坡真是好命。
——余秋雨

目錄

上篇平庸中突圍
中國歷史上文人眾多,儘管40,40以自己的努力謀取了功名,然而,在封建集權政治環境下,多半淪為附庸,磨掉稜角,失去個性,沒有多少生動可愛之處。蘇東坡卻是個例外,他不僅從社會底層走出,成為精英,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智慧與人格,真正地實現了對平庸的突圍,獲得了心靈的充實和自由。
第一章春江水暖鴨先知——激勵自己努力成為傑出人士
1.自我期許將來大有作為
2.踏出拒絕平庸的第一步
3.突破自卑的心理障礙
4.投入精力做好自己的事
5.敢於突破框框條條
6.放在任何位置都有價值
第二章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用精神的厚度增加生命的長度
1.做一個剛強正直的人
2.擔當起知識分子的責任
3.用人品道德構築名譽
4.不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5.不僅只是為個人活著
第三章一肚皮不合時宜——按照心中的價值取向堅持走自己的路
1.不要一味地迎合他人
2.以自己的眼光看問題
3.用真性情拒絕平庸
4.做無愧於心的善事
5.尋找避免平庸的方法
6.寫出內心真實的聲音
第四章浮雲世事改,孤月此心明——在特殊的環境中保持自己的本色
1.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2.不因地位改變而變色
3.利用有利位置多辦實事
4.不因失去光鮮的位置而消極
5.處境再糟也要憑良知做事
第五章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智慧的積累促成精彩亮麗的凸顯
1.富於哲理,有知有趣的詩
2.豪邁奔放,有聲有色的詞
3.收放自如,有靈有韻的書法
4.氣韻生動,有情有思的繪畫
5.意在筆先,絢爛之極的散文
中篇困境中突圍
蘇東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張,並敢於批評,以至於多次受人排擠和迫害,先後被貶黃州、嶺南、瓊島等地,無論環境怎樣酷劣,他的精神支柱都沒有被折斷。他曾對自己的弟弟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連他的政敵對此都感到驚異,而不得不佩服他這個打不倒的人。
第六章一蓑煙雨任平生——人生的奮鬥必然歷經風風雨雨
1.走過人生的急流險灘
2.勇於接受巨大的不幸
3.將重大得失看輕淡一些
4.一邊迎戰一邊突圍
5.不放棄突圍困境的信念
6.不將自己邊緣化
7.曠達中的“自強不息”
第七章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換個角度看待不幸與痛苦
1.轉化“失敗”的感覺
2.君子至道不凝,通達自在
3.不拘不滯方有悟性
4.常習慣於變位思考
5.改道而行才會有出路
6.不做成心偏執的人
第八章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坦然地面對挫折與失敗
1.失去未必是一件壞事
2.忘記煩惱,心中坦蕩
3.失敗不是一種包袱
4.將苦境變為樂境
5.沉浮才會有沁人的清香
6.苦海一定有盡頭
第九章此道固應爾,不當怨尤人——苛責別人不如多加強個人的修養
1.斥責別人之前反躬自問
2.敢於認錯和道歉》
3.以真誠的情意待人
4.與自己的對手和解
5.有德之人常恕人
6.以大度的情懷容人
7.何必處處占人上風
第十章造物亦戲劇,願君付一笑——幽默風趣使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1.幽默開啟一種角度
2.幽默凸現特有智慧
3.幽默增添了親和力
4.給別人和自己帶來歡樂
5.自我解嘲於筆端
6.幽默可當作武器
7.不平之氣,詼諧發泄
……
下篇孤獨中突圍
第十一章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以平常心面對不平常的事情
第十二章此心安息是吾鄉——擴大清靜的心量接受現實的安排
第十三章天涯休息無芳草
第十四章袖手何妨閒處看
第十五章竹外一枝斜更好

前言

在中國歷史上,蘇東坡是心態最好的人之一。他從四川眉州這一小地方走出來,在京城和其他地方工作、生活,一直自信、快樂、坦蕩、充實。他的人生道路頗為曲折,命運大起大落,一會兒位置顯赫,一會兒跌落低谷。他最後幾十年不斷遭遇迫害打擊,被貶謫到非常艱苦的環境,但他總是能夠及時地調整心態,以積極的心態處世,成就了自己的事業。他不僅為後人留下了那么多優秀的作品,更是歷史上特別難見的一座標誌性的精神豐碑,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東坡思維活躍,對待問題不固定於一個角度,因而獲得智慧和人性的快樂。在他看來,什麼是順境?什麼是逆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態度。由於角度的變換,生活變得充滿逸趣。有時看上去好像是遊戲的心態,但實際上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且體悟出不同環境下自我角色的欣賞,不會被環境所左右。
換個角度,會有不同的感受;改變位置,會有新的發現。事物有不同的面,關鍵是怎么去看它:有的人容易鑽死胡同、撞牆壁;有的人卻能左右逢源,巧解死疙瘩;有的人經不住失敗的打擊,一蹶不振;有的人卻視失敗為成功之母。由衷地感謝她。
蘇東坡的精神是“入世”的,而心態是“出世”的。他有別於大多數人的“得意時學儒家、失意時學道家”,他以出世的心態平衡入世的精神,使得他處高位從不得意,處困境從不失意。

精彩書摘

第二,權威枷鎖。專家說:“吃魚有助於長壽。”我們就多吃魚。專家說:“人是由猿進化而來的。”我們相信了。我們對權威的話全盤接受,並不去考慮得出結論的理由。久而久之,權威枷鎖形成了。
第三,經驗型枷鎖。一位心理學家同時問了100名高中生和100名幼稚園小朋友同一道題:某位舉重運動員有了弟弟,但是這位弟弟卻沒有哥哥,這是怎么回事?測試結果令人吃驚,高中學生考慮時間和錯誤率都高於幼稚園小朋友。“經驗”讓高中生認為舉重運動員是男性,而小朋友們沒有這種“經驗”,因此不受它的束縛。
第四,書本型枷鎖。科普學家阿西莫夫從小就很聰明,智商測試得分總在160分左右,屬於“天賦極高”之列。有一次,他遇到一位熟悉的汽車修理工。“嘿,博士!我給你出一道題,看你能不能答出來。”修理工對阿西莫夫說。阿西莫夫點頭同意,修理工便開始說他的問題:“一位聾啞人想買幾根釘子,就對售貨員做了這樣一個手勢:左手食指立在櫃檯上,右手握拳做出敲擊的樣子。售貨員見狀,拿來一把錘子,聾啞人搖搖頭,於是售貨員明白了他想買釘子。聾啞人走後又來了一位盲人,他想買一把剪刀,請問,他會怎么做呢?”
阿西莫夫立即回答:“他肯定會這樣——”他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狀。汽車修理工聽了阿西莫夫的回答開心地笑起來:“哈哈,答錯了吧!盲人想買剪刀,只要開口說我要剪刀就行了,幹嗎做手勢呀?”修理工接著說:“其實在問你之前我就知道你肯定答不對,因為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聰明。”
第五,自我中心枷鎖。人們總是習慣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自己的觀點、立場和眼光去思考別人乃至整個世界,從而為自己套上了自我中心的枷鎖。
第六,求穩枷鎖。人們在內心深處不敢冒險,希望一切都按部就班,井然有序,於是“創新”之類的事就被拋諸九霄雲外。
第七,唯一答案型枷鎖。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不止有一個答案,但我們很多人找到了一個,就終止尋找,創新自然無從說起。有一個醉漢晚上被一堵牆擋住了去路,他摸著牆走了一夜也沒走出去。天亮時醉漢醒了,發現昨天摸著走了一夜的原來是一個圓形的郵筒。
蘇東坡由儒入仕,《宋吏》本傳上說他“忠規讜論,挺挺大節”,這表明他堅持儒家大義,力行兼濟的品格;對於名利,他又接受道家莊子的思想,信奉“萬物與我為一”,不願多貪占一分;他還對佛教與禪宗思想表示認同,“天下一家,大悲同體”。
蘇東坡當官領到俸祿,尤其是身居要職薪水漲了之後,衣食無憂,心滿意足,可同時仁愛在心中萌發。即使被貶到黃州後,生計靠開墾種菜來改善,心中仍裝著老百姓。當他得知當地存在溺死初生嬰兒的野蠻風俗,特別痛心。他給武昌太守寫過一封信:
“昨日武昌寄居王殿直天磷見過。偶說一事,聞之辛酸,為食不下。念非吾康叔之賢,莫足告語,故專遣此人。俗人區區,了眼前事,救過不暇,豈有餘力及此度外事乎?天麟言岳鄂間田野小人,例只養二男一女,過此輒殺之。尤諱養女,以故民間少女多鰥夫。初生輒以冷水浸殺,其父母亦不忍,率常閉目背向,以手按之水盆中,咿嚶良久乃死。有神山鄉百姓名石拱者,連殺兩子。去歲夏中,其妻一產四子。楚毒不可堪忍,母子皆斃。報應如此,而愚人不知創艾
“天麟每聞其側近者有此,輒往救之,量與衣服飲食,全活者非一。既旬日,有無子息人慾乞其子者,輒亦不肯。以此知其父子之愛,天性故在,特牽於習俗耳。聞鄂人有秦光亨者,今已及第,為安州司法。方其在母也,其舅陳遵夢一小兒挽其衣,若有所訴。比兩夕輒見之,其狀甚急。遵獨念其姊有娠將產,而意不樂多子,豈其應是乎?馳往省之,則兒已在水盆中矣,救之輒免。鄂人戶知之。準律故殺子孫,徒二年,此長吏所得按舉。願公明以告諸邑令佐,使召諸保正,告以法律,諭以禍福,約以必行,使歸轉以相語。仍錄條粉壁曉示,且立賞召人告官賞錢,以犯人及鄰保家財充。若客戶則及其地主。婦人懷孕,經涉歲月,鄰保地主無不知者。其後殺之,其勢足相舉覺,容而不告,使出賞固宜。若依律行遣數人,此風便革。
“公更使令佐各以至意,誘諭地主豪戶。若實貧甚不能舉子者,薄有以碉之。人非木石,亦必樂從。但得初生數日不殺,後雖勸之使殺,亦不肯矣。自今以往,緣公而得活者,豈可勝計哉!佛言殺生之罪,以殺胎卵為重。六畜猶爾,而況於人。俗謂小兒病為無辜,此真可謂無辜矣。悼是殺人猶不死,況無罪而殺之乎?公能生之於萬死中,其陰德十倍於雪活壯夫也……
“款向在密州遇飢年,民多棄子。因盤量勸誘米,得出剩數百石別儲之,專以收養棄兒,月給六斗。比期年,養者與兒,皆有父母之愛,遂不失守。所活者亦數十人。此等事在公如反手耳。恃深契故不自外,不罪不罪。此外惟為民自重。不宣。”
蘇東坡為此特地成立了一個救兒會,請心腸慈悲為人正直的鄰居讀書人古某擔任會長。救兒會向富人募捐,請每年捐助十緡,多捐隨意,用此錢買米,買布,買棉被。古某掌管此錢,安國寺一個和尚當會計,主管賬目。這些人到各鄉村調查貧苦的孕婦,她們若應允養育嬰兒,則贈予金錢、食物、衣裳。蘇東坡說,如果一年能救一百個嬰兒,該是心頭一大喜事。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緡錢。他行的才是最上乘的佛教教義。
愛是一種活動的情感,不是靜止的物體。愛是我們生活中一種很特殊的經驗,要想擁有它,最佳辦法是把它施捨給別人。一個人不懂得愛人,又如何能被人所愛?有人之所以對生命做不到深刻透徹的認識,總認為做人難,是由於還沒有意識到愛人的快樂。人與人都是以心交心,以心換心的;愛人,自然會被人所愛。
蘇東坡在任杭州通判期間,其仁愛精神,或者慈悲情懷,處處體現,他除去向朝廷請求撥款、發米,預防災荒外,還給朝廷上了一道長表章,請求寬免老百姓欠朝廷的債務。當時由於地方上執行“青苗貸款法”,使得商業蕭條,富戶早已不復存在。而朝廷下達命令,要求必須以現款交稅,以致貨幣在市面上已不易見到。國家的錢現在都集中在國庫里,朝廷正用這些錢進行西北的戰事。與20年前相比,杭州的人口已減到以
前的百分之四五十。朝廷也在遭受困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