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露:曾國藩的那套辦法》

《藏露:曾國藩的那套辦法》

《藏露:曾國藩的那套辦法》主要講述了曾國藩,崛起於落後的農村,出身於白面書生,成名於拯救大清。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學曾國藩,一本《藏·露》足矣。——成君憶從貧賤底層到富足高層的發達之道。他的創業精神,比李嘉誠的更值得汲取;他的成功故事,比比爾·蓋茨更值得參考;他的處世哲學,比《菜根譚》的更值得琢磨;他的管理之道,比傑克·韋爾奇的更值得效仿!《藏·露》里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這種精神讓有追求的人心潮澎湃,充滿力量。

內容簡介

他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的東南之主、湘軍之父、洋務之父,大清王朝的中興名臣,有清一代的儒學藩鎮,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理學大師。他手無縛雞之力,卻打造出了戰鬥力強勁的湘軍;他長著一副奸臣短命之相。卻成了萬人景仰的蓋世功臣;他功高震主,令皇帝寢食難安,卻能全身而退。毛澤東佩服他,蔣介石學習他,梁啓超推崇他,李鴻章繼承他……在他身上,虛名與實利都得到了集中體現。他享盡了功名利祿,占盡了令人羨慕的一切好處:吃喝玩樂占了,叱吒風雲占了,行權用勢占了,建功立業占了。舞文弄墨占了,壽終正寢占了。他這一輩子實在沒有白過。是什麼讓他如此幸運如此完美如此輝煌?是天資?是努力?是機緣?還是另有秘訣?

媒體評論

《藏·露》里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這種精神讓有追求的人心潮澎湃,充滿力量。曾國藩作為晚清和民國千千萬萬知識分子學習甚至崇拜的榜樣.其身上必定有獨到和可貴之處。我想,也許不光是狹義的“知識分子”,公務員、商人、經理人、學生等等,讀讀這本書,也必定很有收穫。——何滌清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藏.露》無疑是一本上佳的創業指導手冊。它啟示了你,應該如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最終獲得創業的巨大成就。——曹毅 北京建龍國基投資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當西方管理理論已成為全球企管界的主流之際,近幾年來,華人社會卻逐漸掀起了一股股學習中國老祖宗的經典史籍的熱潮,大家都希望能從中萃取出適合東方文化的管理哲學。向古人學管理,正成為一種新流行。在眾多的中國歷史人物中.曾國藩是被研究得最多的人。——曾仕強 “中國式管理”專家《藏.露》通過入木三分的洞察、重點深入的剖析,充分闡述了曾國藩這位中國本土勵志鼻祖的過人的理念和智識。這本書是在講曾國藩的創業成功史.在講曾國藩的智慧,更是在講一種人性。任何一位讀者,都能從這本書里獲益匪淺。——安迪·樊(AndyFan)美國環太洋商貿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

目錄

序言這個男人了不得!第一篇大清出了個曾國藩第一章大清出了個曾國藩一、大清出了個曾國藩二、如果領導們是庸才,你的機會就來了三、機遇是很燙手的,要抓住得有足夠能耐四、危機總能催生出卓越的領導者第二章別把曾國藩當“人”一、曾國藩是一頭“獅子”:領導力卓越二、曾國藩是一條“狗”:忠心耿耿三、曾國藩是一匹“狼”:深諳“狼道”四、曾國藩是一尊偶像:“冬粉”無數第三章二十幾歲,決定男人的一生一、大業靠志:想法決定活法,定位決定地位!二、大智靠學:學習積蓄智慧,有智才有未來三、大譽靠德:良好的品格是成功的前提四、大成靠嚴:吃苦當吃補,嚴師出高徒第二篇政治是這樣玩的第四章成大事要有“黃金搭檔”一切政治都是鄉土的二成大事要有“黃金搭檔”第五章好領導可不是誰都能當的一、好領導貴在有戰略頭腦二、好領導貴在立人達人三、好領導貴在以誠換誠四、好領導貴在嚴繩人才五、好領導貴在頭腦清醒第六章善用人,你將無所不能一、如何讓人才樂意為你所用?二、成功選人的三大原則三、成功用人的關鍵四、優秀領導必備的三大素質第七章腳踏實地:天下是乾出來的一天下是乾出來的第三篇晚清官場的圈子圈套第八章藏露:曾國藩升職記一、少年得志的傳奇人物二、十年京官,連升十級三、位極人臣,憂多喜少四、流血的仕途第九章沉浮:晚清官場的圈子圈套一、為官者都有一段心酸史二、官場就是戰場三、當官很精彩,當官也很無奈第十章輸贏:鹹豐老闆與曾員工的博弈一、能不能當官,全是形勢說了算二、皇帝的命令,也有不遵從的辦法三、有實無名的“東南之主”四、怎樣闖過“狡兔死,走狗烹”這一關第四篇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第十一章待時期:韜光養晦,深藏不露一低姿態處世是自我保護之道二要想高成,不妨低就三保留傲骨,放軟身段第十二章謀進期:強在弱中取,進在退中求一、鋒芒畢露者前途無“亮”二、勢不使盡,進退有度三、學會在妥協中保全自己第十三章得勢期:貴而不顯,華而不炫一、春風得意,藏鋒而居二、富而不奢,貴而不驕三、凡事低調三分,家世不易衰落第十四章問鼎期:居高堂之位,懷凡人之心一、別太迷戀名利場二、小心駛得萬年船三、讓別人踩著自己的肩膀前進
前言
雖然《藏·露》還沒有出版,但我已經在一些場合推薦施宏哲先生寫的這本書了。我認真地通讀了書稿,啟發良多,獲益匪淺。在《藏·露》這部書中,作者施宏哲先生用一種全新的筆觸和角度,通過四個部分的內容,給我們深刻地解答了下面四個問題:1.如何在機遇出來的時候,把握住機遇,成就你的功業。2.如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優秀到卓越地創建一支團隊或創立一個組織。3.如何能夠在關係錯綜複雜、處處危機四伏的官場中遊刃有餘,迅速青雲直上。4.如何為人處世,才能在未發達前積蓄力量,在發達之後不招來禍患。而我在讀完《藏·露》後,最大的心得體會是:如果希望個人與團隊一起走向成功,贏得卓越的成就,那么,向曾國藩學習,絕對是一個上佳的選擇!每當提及曾國藩,很多人會馬上想到這句名言:“為官當學曾國藩,經商當學胡雪岩。”可見,曾國藩的為官之道與處世智慧是深入民心的。不過,《藏·露》這本書建議我們,除了公務員應該多學一學曾國藩外,想成功創業的人、企業的領導者們和團隊的管理者們更應該多學習學習曾國藩。施先生在書中就說到:“曾國藩在不被老闆(滿清皇帝)信任的窘境下,銜命組建湘軍,處處受到朝廷的鉗制,卻能夠打敗太平天國,並創造了同治中興大局。在如此逆境中都能夠創建出極具戰鬥力的團隊,從而成就大業,這種創業精神和訓練團隊的方法,值得任何團隊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學習和實踐。”確實如此。通過創立一個成功的團隊,贏得自己的成功,同時也幫助了團隊的各個成員取得各自的成功。這是最穩妥的成功之路。這也是最好的成功模式。在這一點上,曾國藩做得很棒。他自己成功了,他的下屬將領以及幕僚都取得了或大或小的成就。其中,像李鴻章、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燾、李元度、彭玉麟、李善蘭、徐壽、華蘅芳、容閎這些名字,即使到今天,依然為很多人所熟知。我認為,《藏·露》這部書最令人讚賞之處,是它提出了一種如何去有效地實現個人與團隊共贏的模式。團隊的成長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領導團隊去取得勝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要知道,組成團隊的每一分子都是人,而管人似乎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曾國藩讓世人最佩服的能耐,就是他的識人用人管人的功夫。要成功,靠團隊。要成功,就要懂得如何讓團隊成員為你提供力量。通俗地說,就是如何讓別人很樂意幫你。在這個方面,曾國藩又是一位高手。曾國藩能夠成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心甘情願地去幫助他。千萬不要忽視這一點,因為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也是一種能力,而且常常是一種能夠決定勝負的能力。在拙作《孫悟空是個好員工》中,我曾經提到過,《西遊記》刻畫了四種不同的性格特徵,取經團隊中的唐僧師徒,分別象徵著完美型、力量型、活潑型、和平型四種性格特徵。而施宏哲先生對曾國藩的解讀,讓我們能輕易地發現,曾國藩和唐僧一樣,是一位完美型的人物。為什麼曾國藩能夠帶領湘軍這個團隊去贏得成功呢?因為曾國藩是一個完美型性格的人。在所有的性格類型中,完美型的人比任何人都想得多、想得透,目光也更為長遠。他們喜歡做戰略上的規劃,並且會用高標準、嚴要求去執行這個規劃。完美型的人的座右銘是“在自己所在的領域中出類拔萃”,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對別人的要求也近於苛刻,他們的標準不僅僅是“勝任”,而更要求“傑出”。因此,他們往往能成為政府部門的領導者、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或者行業的領袖人物。他們願意接受挑戰,他們不怕艱難險阻,他們屢敗屢戰,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策劃組織中的變革,因此,他們往往能成為社會和組織進步的箭頭人物。毫無疑問,曾國藩和唐僧一樣,都是完美型性格的典型與傑出代表。唐僧或曾國藩式的人物之所以能成為組織的核心、成為大家的領導者,關鍵不在於他天賦有多高、能力有多強、腦子有多活,而在於他們有著極為強烈的達成目標的意願,並具備極為強大的執行力。在人力資源開發工作中,培訓師常常使用這樣一道測試題:“假設成功是由意願和方法組成的,你認為兩者各占多少比例?”答案有11種之多。有意思的是,在現實的工作中,強調方法的學員往往比較消極,總是因為缺少有效的方法而裹足不前。與之相反,強調意願的學員則通常會表現出百折不撓的鬥志,因而也總是能夠神奇地突破難關。曾國藩無疑是後一種學員。他指揮湘軍,在與太平天國大軍交戰過程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儘管遭遇到了無數的艱難困苦,但每一個坎都被他蹚過去了。最終,他打敗了強勁的太平軍,終結了太平天國運動,到達了個人事業的巔峰。仔細品讀《藏·露》這本書,你會發現它不僅給我們提供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創業行動方案,更提出了全方位的職業生涯指導方案。其實,早在2500年前,中國古代的聖賢們就給了世人一個非常科學的職業生涯的規劃與管理。這個成功的模式,就是《大學》中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事實上,從個人的心靈到組織的興衰,無一不是管理的對象。而無論是對個人的自我管理,還是對組織的管理,曾國藩無疑都是極為成功的。因此,學習《藏·露》,最大的意義是,我們從中不但可以學到為官之道、管理之智,處世之智、識人之學,還能獲得一種很適合中國人甚至是東方人的全面的職業生涯規劃模式,一種已經被時間證明過是非常有效的成長成材成功的模式。

精彩書摘

第一章大清出了個曾國藩一、大清出了個曾國藩有些時代,記錄著偉大的歷史。有些人物,創造了偉大的歷史。歷史總有驚人的巧合!有時候,歷史就像一位超級策劃大師,把足以決定各個大國前途命運的大事件,都安排在了同一個時代。19世紀60年代,對於西方列強歐美大國來說,絕對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十年。因為,這是一個為大國崛起起了奠基作用的十年,一個大國開始興旺發達的十年,一個值得大國史學家們大書特書的偉大的十年!這個十年,美國崛起。1861年,林肯當選美國總統。在隨後爆發的歷時四年的美國南北戰爭中,林肯領導的北方聯邦軍取得了最終勝利。南北戰爭之後,美國成為了單一的、聯合的、強大的國家,奠定了美國崛起的基礎。這次內戰後,美國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政治進行了較大改革,文化教育有了較大進步,美國的綜合國力日益強大。至19世紀末,作為後起之秀的美國,超過了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大的工業國。這個十年,德國崛起。1862年9月,俾斯麥出任普魯士首相,隨後就發表了著名的“鐵血演說”。在他的領導下,德意志發動了三場王朝戰爭,開始了統一的歷程。1868年,在普法戰爭中,德軍俘虜了10萬法軍,其中包括法皇拿破崙三世本人。隨後,俾斯麥揮戈巴黎,並在拿破崙帝國傾覆後的廢墟上,正式宣告了新的德意志帝國的成立。從此,在“科教興國”的指導下,德國逐漸成為歐洲實力超強的經濟軍事大國。這個十年,日本崛起。1868年4月6日,日本睦仁天皇發表了《五條誓文》,作為新政府的開國宣言,為日本走上資本主義強國之路指明了基本方向。同年9月8日,日本新政府改年號為“明治”,日本從此開始了“明治維新”的歷史,迅速走上了國富兵強的道路。這個十年,俄國崛起。從克里米亞戰爭失敗的陣痛和日益嚴重的國內危機中意識到加快發展國內經濟的重要性的沙皇政府,決定在1861年進行改革,迅速加大了對工業建設的扶持和投入,從此使俄國真正走上了近代工業化發展的道路,使俄國工業發展在19世紀出現了持續高漲的局面。這個十年,英國崛起。這個十年,英國鼎盛。1837年,18歲的女王維多利亞登基,開始了她漫長的64年的在位時間。她在位的時期被稱作“維多利亞時代”。維多利亞時代中期,也就是19世紀60年代,英國達到了強盛的頂峰。當時,它的工業生產能力比全世界的總和還要大,它的對外貿易額超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英國的富庶,令新老世界均為之側目。這個十年,法國崛起。這個十年,法國的海外殖民擴張極為瘋狂,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統治者們有不少得意的業績:1860年和英國一道洗掠了中國圓明園,獲得了滿清政府提供的大量賠款和特權。1863年高棉成為法國保護國,1867年越南大部分地區變成了法國殖民地。此外,第二帝國在北非、西非、東非、地中海東岸地區以及大洋洲也大肆拓殖,結果使法國成為僅次於英國的世界上第二大殖民帝國。19世紀60年代,美德日俄英法這些大國或崛起或改革或繁榮或富強或擴張,同為大國的中國,這個時候又在幹著什麼呢?在這個十年,中國都發生了什麼大事件?誰成為了這個十年的絕對主角,誰主宰了這個時代,誰又影響了未來的半個世紀?一、“重症病人”與“再世華佗”當歷史的車輪轉動到19世紀時,身體早已羸弱不堪的大清王朝,開始生病不斷,苟延殘喘,誰也沒有幫它根治的本事。屋漏偏遭連夜雨。幾萬里之外的兩個越來越強壯的強盜——英國和法國,開始一次又次地欺負體弱多病的中國。先是英國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搶走了香港;後是和法國聯手發動起第二次鴉片戰爭,毀了圓明園,逼清政府簽了兩個不平等條約,獲得了大量賠款。不過,這種被搶劫的不幸事,對大清統治者來說,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早在多年前,荷蘭就侵占過台灣,葡萄牙搶走了澳門!落後就會挨打,體弱易被欺負。誰讓你成了弱勢群體呢?打不過我就花錢買個平安吧,於是就有了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的和約與一次又一次的割地賠款。也許,對於大清這個有氣無力的病人來說,被身強體壯的強盜搶劫和收保護費,都還是一件可以忍受的事情。畢竟,老命還在。但如果在本就虛弱的軀體上,突然長出了幾個腫瘤,且已開始癌變,這可就是必須認真對待的頭等大事。否則,腫瘤一旦惡化,癌症進入晚期,就性命難保矣!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上看,19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這20年間,最可怕的腫瘤,毫無疑問是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這個腫瘤轉化成癌症之後,迅速地惡化,導致大清這個病人被立刻送進了重症加護病房,然後全天下的名醫都被找來,對其進行診治營救,最終還是發現,沒有一個人的藥方子和醫療器械管用。正當大清病人陷入絕望之際,突然冒出了一個“再世華佗”。這個“華佗”在對付惡性腫瘤來說,之前完全是個外行,因為他一直是搞行政工作的。但在臨危受命之下,他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的敬業精神,終於研製出了一款名叫“湘軍”的特效藥,最後居然把“太平軍”這群極為生猛的癌細胞給消滅掉了。腫瘤除掉了,大清病人康復了,“再世華佗”於是大名聞於天下了,功績彪炳史冊了。雖然大清這個被“再世華佗”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的重症病人,在腫瘤被除掉之後,依然沒有改掉之前的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日後還是被新的“癌細胞”革了命,但這已經不關“再世華佗”的事了。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這個“再世華佗”,就是曾國藩。2.曾國藩的時代19世紀60年代,是屬於曾國藩的。1868年,德意志實現了統一,野心勃勃的德國開始走向強大;1868年,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大和民族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1868年,中國依然內外交困,中華民族仍舊水深火熱!但對於曾國藩來說,1868年,卻是最“春風得意”的一年。據說在這一年,奉旨進京面聖的大功臣曾國藩,在進入北京城時,竟然引得北京萬人攢動。原來,皇城根下的老百姓們都想親眼目睹一下這位蓋世功臣的風采。前往紫禁城面聖並接受加官晉爵賞賜的曾國藩,一路上面對萬民或膜拜或羨慕或忌妒或好奇的目光,也許內心裡會感慨萬千,也許腦海中早已回想起了十多年前自己離開京城前後發生的事情,以及這十多年來經歷過的風風雨雨、生死成敗、酸甜苦辣,自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1851年,眼看著大清朝政治腐敗、官場黑暗,以“為國藩籬”為己任的曾國藩,向鹹豐皇帝上了一個鋒芒直指鹹豐本人的摺子,結果差點兒讓自己的腦袋搬了家!幸虧有同事們向皇帝求情,才留住了性命。正在曾國藩因犯顏直諫而差點被鹹豐砍了腦袋的時候,遠在南方的太平天國運動已經由星星之火迅速發展成了燎原之勢。自1851年在廣西金田起義的太平軍,在洪秀全楊秀清等人的領導下,在短短的數年間,就橫掃了大清的半壁江山,滿清那些一直作威作福的八旗兵被打得屁滾尿流,那些整天只會魚肉百姓的綠營兵被打得魂飛魄散。由大清統治者指派的各位欽差大臣、總督、巡撫、將軍們,在那支由土包子、泥腿子、燒炭佬等卑微老百姓組成的太平軍面前,被打得狼奔豕突、哭爹叫娘,毫無還手之力,幾乎找不著北。太平軍定都天京,建立了太平天國,同時開始北伐和西征。一路上勢如破竹,如摧枯拉朽。眼看著大清朝這座大廈已經搖搖欲墜,倒塌之期指日可待,忽然,曾國藩帶領著他那支訓練有素、戰鬥力強的湘軍出山了。曾國藩領著湘軍,與太平軍苦戰了12年。期間,他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三次想自殺,數度被猜疑。然而,他咬牙堅持住了。堅持就是勝利,堅持才有勝利。知人善任的曾國藩、團隊建設科學的曾國藩、領導和管理團隊水平一流的曾國藩、打落牙齒和血吞的曾國藩,成為了兩軍“持久戰”的最後贏家,成為了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最大的功臣!大清朝的一次滅頂之災,就這樣被曾國藩消彌了!曾國藩保住了大清朝的老命,也成就了自己!12年前,他還只是一個業績平庸的文吏;12年後,他已經成為朝野舉足輕重的“中興名臣”,榮寵一時。曾國藩,成為了19世紀60年代的絕對主角,他主宰了這個時代!3.曾國藩:謎一樣的男人曾國藩扶大清朝這座大廈於將傾的故事是精彩的,曾國藩的湘軍與太平軍12年的較量過程是悲壯的,曾國藩對太平天國運動的扼殺是爭議極大的,曾國藩的是非功過是永遠說不完的。事實上,除了這段在19世紀五、六十年代影響最大的事件外,在曾國藩身上,還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們去讀,還有太多的智慧值得我們去學,還有太多的做法值得我們去參考。曾國藩自28歲中了進士後,十年內加官七次,連升了十級,到37歲時已經成為了二品大員。如此年輕就成為了朝廷高官,這在整個大清朝都是獨一無二的。那么,他是如何在關係錯綜複雜、派系勾心鬥角、朝堂危險四伏的大清官場遊刃有餘、少年得志、平步青雲、官運亨通的呢?太平軍勢力浩大,清軍無力對抗,清政府下令地方官舉辦團練,組織地方武裝對抗太平軍。在此背景下,為什麼會有多股力量把曾國藩推往前台?是誰要把他置身於風口浪尖之上?他是如何創建和訓練湘軍的?為什麼別的清軍都被太平軍打得丟盔棄甲,他的湘軍卻擁有那么強大的戰鬥力,居然能夠與如日中天的太平軍大扳手腕,並最終戰而勝之?有人稱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理學大師”,是有清一代“儒學藩鎮”。那么,他是如何修煉自己,從而使自己成為中國近代史上“內聖”“外王”的最傑出代表的?為什麼他的子孫後代能人才輩出?他是如何治家和教育兒女的?作為大清朝的“打工皇帝”,他是如何與老闆鹹豐以及滿清董事會博奕的?為什麼梁啓超會認為曾國藩是中國有史以來,乃至世界有史以來,數一數二的“大人物”?為什麼毛澤東同志會“獨服曾文正”?為什麼他創建隊伍、管理隊伍以及帶兵打仗的智慧與曾國藩創建、管理和指揮湘軍的思想那么相似?曾國藩對毛澤東的影響都有哪些?其實,我們還能在曾國藩身上問出無數個“為什麼”。在後面的章節里,本書將為讀者諸君提供上述問題的若干參考答案。中國出了個曾國藩,欲在仕途上建功立業者,可以從他身上學到為官之道;欲創辦企業笑傲商界者,可以從他身上學到創業之道;欲打造擁有強大執行力的團隊的領導者,可以從他身上學習到治軍之道;欲修煉內心增進智慧者,可以從他身上學習到明理之道;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者,可以從他身上學到治家之道。越是深入了解曾國藩,筆者就越有一種激動:欲告訴大家一個真實而全方位的曾國藩。越是感悟曾國藩智慧,筆者就越有一種衝動:讓他的智慧給更多的人以啟迪和幫助。有形的東西,越分越少;無形的東西,越分越多。曾國藩的智慧,儘管無形,卻是無價。那么,讓我們開始分享吧!第三節機遇是很燙手的,要抓住得有足夠能耐成就大事需要機遇。抓住了機遇,就能鯉魚躍龍門,名利雙收。機遇從哪裡來?產生機遇的原因很多,而混蛋領導的混賬式管理很可能就是給你創造機遇的主要原因。機遇青睞有準備的人。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機遇是很燙手的,準備不足、本事不強、能耐不夠者是抓不住的。鯉魚如果能力不及,很容易撞到龍門的橫樑上,輕則被橫樑撞回,重則被撞傷,甚至被撞死!躍過龍門的鯉魚總是少數。人也一樣。不斷提升個人實力與時刻準備著的人往往是少數,故而,功成名就的人總是少數。大清朝中晚期的不少混蛋領導,把大清王國搞得烏煙瘴氣,導致老百姓們實在受不了了,於是各地起義不斷,最終爆發了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這絕對是大清朝的一個致命危機。這些混蛋領導們搞出來的爛攤子是如此的爛,以致於幾乎沒有人能夠收拾得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