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梭羅夫人》

《蒙梭羅夫人》

《蒙梭羅夫人》是一部歷史小說,同《瑪戈王后》及《四十五衛士》合成三部曲,描寫的是亨利三世統治時期的法國。

基本信息

簡介

《蒙梭羅夫人》蒙梭羅夫人
蒙梭羅夫人》是一部歷史小說,同《瑪戈王后》《四十五衛士》合成三部曲,描寫的是亨利三世統治時期的法國。這部小說正如大仲馬的其他歷史小說一樣,有英雄,有美人,有主持正義的宮廷小丑,有陰險毒辣的篡位者,有正統的國王,有年邁的王大後;這些人物用愛情、妒忌、貪婪、陷害幾條線索交織在一起,就構
成刀光劍影、血濺宮廷的一幅幅色彩斑駁、光怪陸離的畫面,引人入勝,趣味無窮。

16世紀時出入法國國王亨利三世宮廷的都是一些貴族劍客或勇士,其中既有依附於國王的,也有不依附國王而忠於安茹公爵的,兩派勢成水火,鬧得不可開交。

比西是安茹派的第一勇士,他被國王派的劍客擊傷後,為一個絕色美女所救。這個絕色美女名叫黛安娜——也就是本書女主人公,後來被王家犬獵隊隊長蒙梭羅看中,成了蒙梭羅夫人。

黛安娜貌若天仙,宮廷上下的男人們為之傾倒。她與比西兩情相悅,這使得垂涎其美貌的安茹公爵爐火中燒,由此引發了一聲血腥的宮廷決鬥……

背景

《蒙梭羅夫人》的故事發生在一五七八年,即查理九世去世、亨利三世即位後的第四年。小說里不僅描寫了三亨利之間的鬥爭和勾結,還描寫了亨利三世的弟弟安茹公爵(在《瑪戈王后》中他是阿朗松公爵,受封安茹采地後改稱安茹公爵)覬覦王位,處心積慮與哥哥為敵的陰謀活動。

出版

《蒙梭羅夫人》,陳祚敏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亨利三世三部曲第二部。舊譯本為《地亞小傳》(LaDamedeMonsoreau),洪觀濤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

主要人物關係表

法蘭西國王亨利三世(即亨利·德·瓦盧瓦)

莫吉隆——國王的侍從官

熊貝格——國王的侍從官

凱呂斯——國王的侍從官

埃佩農——國王的侍從官

德·奧——國王的侍從官

希科——官廷小丑

聖呂克——國王的寵臣

聖呂克夫人(冉娜)——法國元帥布里薩克之女

布里昂·德·蒙梭羅——安茹公爵的黨羽,王家犬獵隊隊長

蒙梭羅夫人——即德·梅里朵爾男爵的女兒黛安娜·德·梅里朵爾

德·比西伯爵(即路易·德·克萊蒙)——安茹公爵的侍從官,著名的勇士

奧杜安老鄉雷米——醫生,比西伯爵的朋友

安茹公爵(即德·安茹)——國王亨利三世的弟弟,結黨營私,陰謀篡位

琴師奧利里——安茹公爵的寵臣

利瓦羅(貴族)——安茹公爵的寵臣

特拉蓋(貴族)——安茹公爵的寵臣

里貝拉克(貴族)——安茹公爵的寵臣

吉茲公爵——神聖聯盟的大頭領,國王的內兄

馬延公爵——神聖聯盟的大頭領,吉茲公爵之弟

洛林紅衣大主教——吉茲公爵之弟

尼古拉·大衛——律師

戈蘭弗洛——修士

德·莫爾維利卯——掌璽大臣

路易絲·德·洛林——王后

卡特琳——太后,亨利三世和安茹公爵的母親


大仲馬作品

亞歷山大·仲馬,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積極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自學成才,一生寫的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大仲馬信守共和政見,反對君主專政。由於他是黑白混血人的身份,其一生都受種族主義的困擾。 2002年,大仲馬去世132年後終於移入了法國先賢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