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風雲》

《華爾街風雲》

《華爾街風雲》與華爾街有過最親密接觸的專家學者對華爾街深入探究的著作,一條只有500米長的華爾街何以牽動全世界?危機如何演變成風暴?投行經歷了怎樣的春秋?監管如何在市場中博弈?華爾街如何在舊市中重生?與華爾街有過最親密接觸的專家——黃明、李小加、劉二飛、許小年齊聚央視,給您講述華爾街的歷史和變遷,揭示華爾街詭秘風雲下的本質;解讀經濟基本常識,探究美國金融危機的真相與未來走勢;分析經濟現狀,告訴您普通大眾與華爾街的關係;面臨經濟危機的經濟實體,該走向何方專家們在說。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華爾街風雲》講述華爾街變遷,帶你穿越歷史,縱覽華爾街風雲,探究華爾街金融危機的緣起和歷程華爾街,這條位於紐約曼哈頓的500米小街,聚焦了相當於美國GDP3.5倍的財富,它振動翅膀引發了一場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嘯,讓全世界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意。全書分三集:第一集,華爾街為何牽動世界?第二集,華爾街危機是怎樣釀成的?第三集,投行的春夏秋冬。

目錄

前言
第一章華爾街為什麼牽動世界
傳染病式的危機傳播
“爐邊談話”化解危機
學該學的,做該做的
背景資料
華爾街之殤
華爾街,回望1929
相關連結
“爐邊談話”點亮信心燈塔
第二章華爾街危機是怎樣釀成的華爾街拓荒百年
次貸三級加速釀大禍
背景資料
CDS:吞噬華爾街的金融怪獸
貪慾與代價:華爾街激盪風雲史
相關連結
華爾街戰後金融史
第三章投行春夏秋冬
作為獵人的投行
盛世下的危機
投行輸血功能不改
背景資料
華爾街投行之死
相關連結
雷曼,有19條命的不死貓
第四章華爾街金融危機與救援
流動性生存
信心:金融崩潰的最後一根稻草
政府是市場經濟的守夜人
背景資料
走進真實的美聯儲
相關連結
華爾街風暴中的“三個火槍手”
第五章華爾街危機的根源
可怕的泡沫自我實現
都是貨幣惹的禍
一個都不能跑
別假裝你比市場聰明
背景資料
華爾街巫師,金融風暴背後的魔手
相關連結
泡沫,從瘋狂的鬱金香熱說起
第六章誰來監管華爾街
創新本無罪
引爆隱性炸彈
貓與鼠的博弈
背景資料
安然事件,一個神話的終結
相關連結
薩班斯法案,天堂之梯還是地獄之門
伊利鐵路公司股票囤積

前言

貝爾斯登破產、兩房被政府接管、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林被收購,AIG國有化……房價狂跌。股票狂跌,基金狂跌,人們的心情狂跌,恐慌在蔓延……這場金融風暴中,華爾街的精英們傷別華爾街。
500米長的華爾街濃縮了相當於美國GDP3.5倍的財富,現今再次被全世界矚目。頗為傷感和諷刺的是,這次的亮點不再是光鮮的點石成金傳奇,而代之以大大超出專家、大師預估的世紀金融風暴,全球都在體味這種苦楚。
華爾街為什麼總在不斷地製造危機?有人認為是過度投機的傳統,有人認是貪婪無度的人性,還有人認為是作繭自縛的所謂金融創新。那么根源究竟是什麼?而這場危機又會向什麼方向發展?還要波及多廣?危機將止於何處?華爾街歷史無疑是華爾街風雲的一面明鏡,現實危機的註腳必定在其故事中尋得到蛛絲馬跡,甚至翻版的模樣。
“華爾街喝醉了。”美國總統布希不無擔憂地形容道:“它喝高了,現在還宿醉未醒。問題是,它什麼時候才能清醒過來,不再嘗試那一大堆莫名其妙的金融投資工具。”對酒醉華爾街的深深憂慮是不無道理的:不僅僅是美國“醉”了,全球經濟都出了問題,甚至曾被視為世界經濟救命稻草的新興經濟體,現也大都面臨高通脹和經濟下行的風險。”

精彩書摘

第一章 華爾街為什麼牽動世界
主講嘉賓簡介
黃明史丹福大學金融學博士,康奈爾大學物理學博士,現為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美國康奈爾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現任《美國經濟評論》的編委。曾任教於斯坦福和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行為金融學、公司金融學、信用風險、衍生品市場等。黃明博士在中國、美國及日本有多年豐富的諮詢經歷和高層經理培訓教學經驗。因其出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曾多次獲獎,91:12000年獲FAME研究獎(獎給FAME基金評選出的美國金融學當年兩大年會上最佳投資學文章),1997年獲芝加哥大學商學院EmoryWilliams優秀教學獎,2001年獲史丹福大學商學院傑出教學獎。
國際市場上的金融危機傳播有點像傳染病,唯一不被傳耙上的條件就是你待在一個孤島上,否則遲早會被傳染的。
傳染病式的危機傳播
黃明:
大家好,很高興跟大家一起談談“華爾街危機怎么影響世界”這個題目。大家知道,由次貸危機這根導火索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對世界很多國家的金融市場和經濟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引起了大家對華爾街的關注。
【節目旁白】
華爾街位於紐約曼哈頓南端,在這條長500米的小街上,聚集著眾多的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證券交易所等金融機構,實際上目前已經有很多著名的金融機構散布在華爾街周邊的地區。現在,華爾街已經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的代名詞。
黃明:
首先,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華爾街歷史上近一百年的各種危機,包括1929年的股市泡沫破滅導致的大蕭條,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股災,還有網際網路泡沫的破滅,以及這次次貸危機導致的金融危機。通過這些回顧,我們想分析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華爾街危機為什麼對世界影響這么大?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問題的簡單答案體現在最近一個世紀中美國的金融經濟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華爾街在全球的影響並不在於它的資本量有多大,而是主要的金融交易都得經過它。假如華爾街癱瘓,或者半癱瘓了,很多交易都做不了,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所以華爾街危機會影響世界。但除了這個簡單答案之外,其實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比如華爾街危機是怎樣傳播到世界各地的等。
第二,為什麼歷史上幾次危機傳播的結果不一樣?華爾街危機對中國有什麼影響?我們要不要繼續向華爾街學習?我們中國資本市場什麼時候才適契約世界市場接軌?
【節目旁白】
華爾街的繁榮總是與危機相伴,為什麼有的時候危機可以引發全世界的經濟蕭條,而有的時候危機卻影響有限?
黃明:
對華爾街歷史上的幾大危機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回顧。1929年美國股市泡沫破滅,拉開了世界經濟大蕭條的序幕,其實1929年的危機跟後面幾次危機不一樣,因為那個時候全球的金融市場還沒有一體化。1929年股災過後,美國花了很長的時間經濟才逐漸恢復,大蕭條對世界各國經濟的影響長達5-10年之久,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它不是一個純粹的金融危機,它是一個經濟危機。
【節目旁白】
1929年10月24日,華爾街歷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道瓊斯指數一瀉千里。到1932年,美國股市總跌幅高達89%,股市崩盤導致美國一萬多家銀行倒閉,近4000萬人,失業。危機很快波及歐洲,先是中歐和東歐一些國家企業破產,緊接著德國銀行家為了自保而延期償還外債,進而危及到了英國。資本的短缺給所有工業化國家都帶來了出口和國內消費的銳減,並導致工廠倒閉、工人失業。據估計,大蕭條時期,世界的財富損失高達2500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華爾街經歷了長達十幾年的大牛市,到20世紀60年代牛市結束,華爾街進入變革時代,機構投資者迅速崛起,市場結構徹底改變。同時,一系列新法案的實施,監管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電子技術進步帶來的交易方式的變化,使華爾街再次進入黃金時代。儘管在此期間,越戰、石油危機等因素使華爾街不斷陷入新的困境,但每一次都沒有使華爾街真正的傷筋動骨。直到1987年10月19日,在那個著名的“黑色星期一”,道瓊斯指數在一天之內創紀錄下跌了22.62%,市場一片恐慌,人們擔心大蕭條時代將再次來臨
黃明:
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股災,我那時在美國康奈爾大讀物理學博士,很窮,根本不買股票,但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我的一個同學有錢,他投資股票,當時他臉上慘白的那個景象,我至今記憶猶新。因為美國的股指一天就跌了20%多,這是破紀錄的,至今沒有哪一天股票漲跌幅度超過20%多的。由於美國股市跌了那么多,引起全世界各大股市都往下跌,格林斯潘在那段時間非常緊張。但事實上那次股市下跌對經濟沒什麼影響,全球股市也馬上反彈。
到現在為止金融學界還沒有徹底地琢磨清楚,1987年那一天股市為什麼突然狂跌。根據美國國會和一些學者的調查,最大的可能是因為,加州伯克利大學的亨·里倫教授和其他一些教授做了一個諮詢公司,專門教各大基金公司如何用計算機19動操盤、19動交易。根據計算機自動交易的模式,為了保險起見,當股票跌一點,你就賣一點,股票再跌,你又再賣一點,這樣的集體行為就會導致整個股市狂跌。有一次里倫教授在歐洲召開學術會議,正好跟我在一塊,我們聊起了這個問題,他實際上間接地承認了,當時受他的諮詢模型指導的基金是一個巨大的額度,都在“黑色星期一”的那個早上等著要賣。大家可以想像,假如有很多的計算機自動交易,股市前幾天要是跌了點,那么“黑色星期一”一開盤股票就開始往下跌,大家就開始賣,一賣股票就繼續下跌,一跌了計算機接著又賣,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所以至今很多人覺得,這恐怕是造成“黑色星期一”的一個最大原因。之後股市如果震盪到一定程度,就不允許計算機自動交易了。
“黑色星期一”雖然可怕,但我們連原因都搞不清楚,這說明它的來源並不是那么可怕,對經濟的影響也很有限。
之後的金融危機大家都比較熟悉,就是網際網路泡沫的破滅。
【名詞解釋】
美國網際網路泡沫:是指ao00年由於網際網路發展太快,超出了人們的預想。網路公司處處燒錢,人們用“泡沫”一詞來形容這種產業的繁榮。此次美國的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帶來產業信心消失,導致了美國經濟短暫性的衰退。
黃明:
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主要是因為網際網路的高科技企業的股價太高了,隨著很多被鎖定的股可以交易,而且市場開始意識到,股價確實偏高了,結果就引起了一系列的狂跌。這次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主要集中在高科技行業,對傳統行業的影響不是特別大。
緊接著就是從2007年開始的次債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美國華爾街的局部金融危機,怎么會傳播到全球各個市場?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研究。我認為,危機傳播的渠道有兩個:一是跨國、跨市場的拋售,二是市場信心的傳播。
首先是跨國、跨市場的拋售。從理論上講,就是因為在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的過程中,有很多投資者不僅僅投資一種產品,而是投資很多產品。在次貸危機中,很多投資者不僅持有次貸產品,同時還持有其他金融產品,當次貸產品由於房地產價格下滑而劇烈下跌的時候,投資者的倉位損失就很大。很多機構投資者都是帶著槓桿的倉位。
【名詞解釋】
槓桿交易:是一種以小錢做大倉位的交易。例如如景買100元證券,己倍的槓市乾度只需要5口元就可以交易。槓市於交易可能帶來倍增的利潤,也可能令投資者的虧損因槓桿的比率而故大,放大的程度與槓桿度有關。
黃明:
華爾街幾大著名投行的槓桿率都在40倍左右,這意味著他持有的每40美元資產,其中39美元都是借來的,只有1美元的自有資本,可以想像這個風險有多大。當投資者擁有的次貸產品價格下跌,整個投資組合也跌了,這時他的槓桿風險就放大了。為了降低風險,投資者就得收縮投資。收縮的方法就是賣出,賣什麼呢?他不會賣次貸,因為次貸跌了,已經賣不動了,他只能賣其他還沒有跌的產品,比如說公司債。一個人賣公司債沒有問題,可是大家都這樣去賣公司債的時候,公司債的價格就跟著下跌。假如另外一個基金手裡持著公司債和股票,公司債下跌了,他就必須再賣點別的東西才能收縮,他就會選擇賣股票,然後從美國賣到別的國家去了。就這樣跨國、,跨市場的整體拋售,導致了本來只是次貸危機,最後傳染到了公司債市場、股票市場,傳染到美國之外了。
【節目旁白】
對於新興市場國家,在引進外國資本的同時,面臨著傳染華爾街金融危機的風險。尚未成熟的資本市場為什麼不能完全開放?
黃明:
國際市場上的金融危機傳播有點像傳染病,唯一不被傳染上的條件就是你待在一個孤島上,否則遲早會被傳染,1998年前後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是這樣傳播的。
【名詞解釋】
亞洲金融危機:1996年索羅斯以巨大資金介入東南亞股市,引起東南亞股市大崩盤,造成東南亞經濟嚴重衰退。危機從泰國開始,橫掃了馬來西亞、新家坡、日市和韓國等國家,致使亞洲一些經濟大國步入經濟蕭條期。這場危機打破了亞洲經濟快速發展的景象。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