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

《菩薩》

《菩薩》,是指發願以智慧上求無上佛道,以慈悲下化眾生,勤修諸波羅密,未來成就佛果的修行聖者。

《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Bobhisattva)的簡稱,意為「覺有情」,是指發願以智慧上求無上佛道,以慈悲下化眾生,勤修諸波羅密,未來成就佛果的修行聖者。在早期佛教中,菩薩本來稱成佛以前的悉達多太子或累劫轉世修菩薩道的釋尊。而大乘佛教則把凡是發心「上求菩提、下化眾生」者,皆稱之為菩薩。

《菩薩》《菩薩》

什麼是菩薩?

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蜜行,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者。簡言之,求大菩提的有情;發了菩提心就是「菩薩」。
何謂發菩提心?廣說如四弘誓願∶「無邊眾生誓願度,無盡煩惱誓願斷,無量法門誓願學,無上佛道誓願成。」但是發菩提心,並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習,達到堅固成就的。
又《佛地論》有三義∶「1.謂諸薩求菩提故。2.緣菩提薩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3.薩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
菩薩是修學大乘道的通稱,從初學,久學到最後身菩薩,淺深萬類。但一般人總是想到觀音、彌勒、文殊等大菩薩,這才不敢自稱菩薩。初發心菩薩,雖還沒有大功德,可是已經是一切「眾生之上首」;不但為凡夫,而且為二乘聖賢所尊敬。
菩薩有多種分類,除依悟解之淺深而有不同之菩薩階位外,《菩薩地持經》卷八菩薩功德品亦舉出菩薩有十種∶1.種性-未得淨心。2.入-發心修學。3.未淨-已入而未達淨心地。4.淨-入淨心地。5.未熟-淨者未入畢竟地。6.熟-入畢竟地。7.未定-熟者未入定地。8.定-已入定地。9.一生-次第得無上菩提。10.最後身-此生得無上菩提。此外,復分在家與出家、生身與法身、退轉與不退轉··等。
一念惡即此岸,一念善即彼岸,善惡皆拋即菩薩。
菩薩修六度之行,稱作「菩薩行」;以達佛果為目的之教,稱為「菩薩乘」;菩薩應持之戒,稱為「菩薩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