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全鑒》

《菜根譚全鑒》

《菜根譚全鑒》是一部論述修身、處事、待人、接物的格言集,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以及作者的生活體驗為一體,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結晶。其中的格言警句文詞優美,對仗工整,短小精粹,耐人尋味,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讀者在閱讀此書的同時,不僅能感受到作者的處世智慧,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汲取不少傳統文化精粹。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菜根譚語錄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交友帶三分俠氣,做人存一點素心;
菜根譚全鑒菜根譚全鑒
爭先的徑路窄,退後一步,自寬平一步;濃艷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長一分;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人生物之根芽;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
讀懂一部“靜心沉思,乃得其旨”的《菜根譚》,才能真正體味人生的百種滋味,才能做到“風斜雨急處,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回得頭早。”
《菜根譚》是一部教誨世人“去妄存真”的寶典。人心漸漸“失真”,便為“榮利所纏縛”,追逐著吞噬純真心性的物慾,積澱起掩蔽純真心性的“塵埃”,真心也就變成了“妄心”。
一部《菜根譚》,不教你做窮凶極惡的“狼”,也不教你做任人宰割的“羊”,而是教你做一個率真自在的“人”。

目錄

第一章方圓進退:知退一步之法,懂讓三分之功
讓步為高,寬人是福/2
知退一步,須讓三分/5
面前放寬,身後澤長/7
高處立身,退步處世/9
方圓並用,寬嚴互存/11
退步寬平,清淡悠久/14
心事宜明,才華須韞/17
寧虛勿溢,寧缺勿全/21
養喜召福,去殺遠禍/23
忠恕待人,養德遠害/26
清濁並包,善惡兼容/29
冷眼觀物,熱誠有度/31
熱心助人,其福必厚/33
量寬福厚,器小祿薄/38
責人情平,責己德進/40
第二章求學問道:專心領悟妙理,步入學用境界
水滴石穿,瓜熟蒂落/44
修德忘名,讀書深心/47
心地乾淨,方可讀學/50
張弛有變,不失生機/52
學以致用,注重實際/54
花鋪好色,人為好事/57
磨鍊福久,參勘知真/59
逆境礪行,順境銷靡/61
樂極生悲,苦盡甘來/64
閒莫放過,靜不落空/66
憑興作為,學貴有恆/69
磨礪如金,施為似弩/71
讀書之善,觀物之妙/73
人生無常,不可虛度/75
幼不定基,難成大器/77
濃夭淡久,早秀晚成/79
學者掃物,直覓本來/81
幻無求真,雅不離俗/83
第三章淡泊明志:真情來自日久,真味出自平淡
寂寞一時,淒涼萬古/86
真味是淡,至人是常/88
動靜合宜,道之真體/90
志在林泉,胸懷廊廟/92
粗茶淡飯,布被神酣/94
專求無念,凡事隨緣/96
人我一視,動靜兩忘/99
身放閒處,心在靜中/101
恩功當念,怨過宜忘/105
脫俗除累,超凡入聖/107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110
貧者不艷,因淨風雅/113
棲恬守逸,最淡最長/114
濃味常短,淡中趣長/118
舍毋處疑,恩不圖報/121
怒火沸處,轉念則息/125
不昧己心,為民立命/127
第四章明辨是非:辨真識假之術,看清人情世故
不怕小人,怕偽君子/130
辨別是非,明識大體/133
無害人意,存防人心/137
毋形人短,不持己長/139
無非和氣,渾是殺機/142
親疏有度,濃淡相宜/144
浮華不羨,淳樸存真/146
用人不刻,交友不濫/148
趨炎附勢,人情通患/150
坦誠以待,久交不厭/152
勿仇小人,勿媚君子/154
不惡小人,禮待君子/156
善勿預揚,惡勿先發/159
第五章言辭有度:話要恰到好處,把握分寸尺度
寧可默然,不出躁語/162
言簡意賅,注重場合/164
操履嚴明,不犯蜂蠆/168
處世不偏,行事適宜/170
守口應密,防意當嚴/173
潛移默化,啟迪人心/176
彌縫人短,化誨其頑/178
多栽桃李,不積詩書/180
攻勿太嚴,教勿太高/182
陰者勿交,傲者勿言/184
第六章功業成敗:勉勵現前之業,圖謀未來之功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188
得意回首,拂心莫停/190
驕矜無功,懺悔消罪/193
功盈召忌,業滿召損/196
進時思退,得手思放/199
憂勤勿過,淡泊勿枯/201
地穢生物,水清無魚/203
持其操履,斂其鋒芒/206
功過不混,恩仇勿顯/209
信人己誠,疑人己詐/211
忙裡偷閒,鬧中取靜/215
虛圓建功,執拗敗事/217
惡不即就,善不即親/219
窮寇勿追,為鼠留路/222
杯弓蛇影,猜疑不和/224
人為乏趣,天機自然/226
大處著手,小處著眼/228
伏久飛高,守正待時/230
零落露萌,凝寒回陽/233
身在局中,心在局外/236
第七章持理滅欲: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
天理路廣,人慾路窄/240
有木石心.具雲水趣/242
節制欲求,享用五分/244
貪富亦貧,知足亦富/246
一念貪私,壞了一生/248
起念便覺,一覺便轉/253
寵利毋前,德業毋後/257
名不獨享,過不推脫/259
放得心下,脫凡入聖/261
彼富我仁,彼爵我義/264
同功相忌,同樂相仇/267
急流勇退,與世無爭/269
非上上智,無了了心/271
人生苦短,何爭名利/274
知足則仙,善用則生/277
處進思退,得手圖放/279
逃避名聲,省事平安/281
不憂利祿,不畏仕危/284
自老視少,瘁時視榮/286
名利尊卑,貪無二致/287
達人猛醒,俗士沉淪/291
月盈則虧,履滿宜慎/293
不食釣餌,不落圈套/295
第八章喬家教子:我能誠必和氣,勝於調息觀心
善表誠意,融洽氣氛/300
春風解凍,和氣消冰/303
富貴寬厚,聰明斂藏/305
修德須忘功名,讀書定要深心/307
祖宗德澤,子孫福祉/310
以賢教育,影響後代/313
從容處變,剴切之失/315
富多炎涼,親多妒忌/317
恩愛長存,善於忍讓/320
參考文獻/323

前言

《菜根譚》是明代洪應明所著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書名“菜根譚”系取宋汪革氏“人咬菜根,百事可做”語意。指人若能經受得清苦,則可成就任何事業。還有一種解釋說:“菜之為物,日用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但味由根發,故凡種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是此書所說世味及出世味皆為培根之論。”所言亦當。洪應明將譚以菜根名,化大俗為大雅,變腐朽為神奇,清雅超逸,在洞察世情之餘,點化人世間的萬事。
古人云:“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作者以此為主旨,借解釋菜根的含義,將儒的仁義中庸,道的無為知命以及佛教的禪定超脫熔冶於一爐,總結處世為人之策略,概括功業成敗之智慧,指示修身養性之要義,界分求學問道之真假,指點生死名利之玄妙;既主張積極入世、經營天下、為民謀福、恩澤後世的進取精神,又宣揚親近自然、悠遊山水、獨善其身、清靜無為的隱逸趣旨,同時也倡導悲夫憫人、普度眾生、透徹禪機、空靈無際的超脫境界。
《菜根譚》從形式上看,文字皆由排比對仗的短句組成,一段語錄字數不多,但十分精粹。
除作者自己的心得外,有些還是從先哲格言、佛家禪語、古籍名句、民間諺語轉化而來,所以本書便於背誦流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