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荷葉杯·鏡水夜來秋月》
【年代】晚唐
【作者】溫庭筠
【體裁】詞
【出處】《花間集》
作品原文
荷葉杯鏡水夜來秋月⑴,如雪。採蓮時。小娘紅粉對寒浪⑵,惆悵。正思惟。
作品注釋
⑴鏡水:鏡湖水。鏡湖在今浙江省紹興市內。
⑵小娘:此處指採蓮少女。
作品評析
這首詞是描述採蓮女面對菏塘月色佇立凝思而懷思之情景。
開頭“鏡水夜來秋月,如雪”描寫秋天夜色,皎潔明媚的月光,傾瀉在平靜如鏡的水面上,好像潔白的雪。點出時間是秋天的一個月色明媚的晚上——一個良辰。並以秋月之景,渲染出一種浪漫的氣氛:有良辰必有美景。“採蓮時”,點出了人物活動的地點。這個活動地點是個很重要的背景。因為在南方採蓮季節常常包含著男女表達愛情的活動,是一個很浪漫的季節。只有交待出這一場所,才能更好的展開下文,也算是一種鋪墊。才能使下文的意境更充實,更易理解,更易把握女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小娘紅粉對寒浪”,“小娘”是指採蓮女,詩中的女主人公。“紅粉”,是說採蓮女正值青春妙齡,打扮的十分美麗,楚楚動人。“紅粉”兩字用簡練的筆法勾勒出了採蓮女的外貌特徵也體現出一種淡雅麗飾的色彩美,為悅己者容嘛,採蓮女一出場就給人以不俗的感覺,清新淡雅。而“寒浪”則是對“紅粉”的襯托,以及對心境進一步的解說。“紅”在這還象徵著青春,熱烈,希望和期盼,而“寒”表面上看是對秋月的進一步解釋,孤寂,寒涼而內涵則是表示孤單和寂寞,以周圍的環境和氣氛,來揭示女主人的內心世界。在這鏡水如月之夜,浪漫季節,不僅心起漣漪故而“惆悵”,進而有所思。“正思惟”,則是這時心境的真實寫照。這季節,花好月圓,情歌繚繞,四處迴響;輕舟蕩漾,激起浪花朵朵,而自己的戀人又在何方?不禁心潮激盪,思緒茫茫,誰又解其中滋味?正是越思越想,越想越愁,越愁越傷感,正應了古語“剪不斷,理還亂”。
這首詞寫的很精練,緊抓採蓮女月夜佇立凝思這一意象,用簡潔凝練的筆法,層層遞進,把少女那種孤寂、苦悶、惆悵的心境展露無遺。短短二十三字,就把情景融與一體,可見其卓絕的想像力和高超的駕馭語言的能力。
作者簡介
溫庭筠(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溫彥博裔孫。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生活放浪,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因薄其有才無行得罪宰相令狐綯,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公元859年(大中十三年),出為隋縣尉。徐商鎮襄陽,召為巡官,常與段成式、韋蟾等唱和。後來,歸江東,任方城尉。公元866年(鹹通七年),徐商知政事,用為國子助教,主持秋試,憫擢寒士。竟流落而終。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溫庭筠精通音律。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然題材狹窄,多寫婦女離愁別恨之作,簡潔含蓄、情深意遠,但傷之於柔弱穠艷。在詞史上,溫庭筠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