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Waqt講的是父與子之間特殊紐帶的故事。與大多數父子關係有所不同,他們倆更像是一對朋友。Ishwar 和 Sumi都特別喜歡自己的獨兒 Aditya,不過方式有所不同。當Ishwar完全默視Adi的毛病和縱任他時,對心愛兒子的缺點了如指掌的Sumi總是時刻警告他的丈夫不要太溺愛Adi了。
演員介紹
阿米特巴·巴赫卡安於1942年10月11日出生於印度阿拉哈巴德市,他的父親是一個著名的詩人,他的本姓其實是斯瑞瓦斯塔,巴赫卡安是他的筆名。他的母親則是一位受到西方式教育的女子,阿米特巴從小就在這種混合式的文化環境中長大。他在大學時先主修藝術,在獲得學士學位後又在另一所大學學習科學並獲理科學士。
20歲時,阿米特巴放棄了船運經紀人的工作,成為一名演員,他的第一部電影是1969年的黑白片《七個印度人》(Saat Hindustani),他在片中的表現並不出眾。直到1973年以前,儘管他曾獲得最佳配角獎,但其演藝事業也只能說是表現平平,1973年的《傲慢》 (Abhimaan)一片中他扮演一位嫉妒成性的歌手。而同年的另一部影片《鐐銬》中他則扮演一個偵察員,後一部影片是因為原定的兩名主演候選都有事情才使他獲得了機會,而正是這兩部影片為他打開了局面,讓他在今後的十幾年中片約不斷,也是在這兩部影片中,他的角色性質是一個“憤怒的年青人”,這很快就成為了他的角色標誌。接下來拍攝於1975年的電影《Deewaar》成為了他最重要的作品。他在片中的角色是一個奇特的詐欺犯,不但講究尊嚴,非常愛自己的母親,而且勇於為小人物出頭。影片公映的時候,正是前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推行獨裁統治的時期,阿米特巴不畏強權勇敢的站出來痛斥政府的腐敗,一時間聲望高漲。也把他“憤怒的年青人”的稱號徹底的融合到了自己身上。此外,他出演的喜劇角色也頗受觀眾歡迎。但1983年他在拍動作戲時受傷並一度瀕臨死亡,此後雖然復出,但號召力大不如前,1992年他宣布推出影壇。此後沉寂了5年,直到1997年他又復出影壇,但接連幾部電影都票房慘澹,直到2000年才迎來了第一部票房熱賣片《穆哈巴第》 ,他扮演一個嚴厲而不近人情的男學監。這時的他已經徹底擺脫了“憤怒的年青人”的形象了。現在他仍不時在一些影片中出演角色。阿米特巴的妻子也是一名寶萊塢的演員,兩人育有一兒一女。
朴雅卡·喬普拉幼年時被送到美國讀中學,曾經想作一名軟體工程師或者犯罪心理學家,2000年朴雅卡在世界小姐選美中一舉奪魁,她的命運和前途就此轉變,擠破了門檻的片約和廣告使她再也無法繼續在美國的學業了,朴雅卡投身於演藝界。有意思的是,她父親從軍隊退役後,現在也當起了女兒的經紀人。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正確讀寫“賽跑”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聯繫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4、蒐集積累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體會時間的意義,懂得珍惜時間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感悟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感受珍惜時間的意義。
【教學準備】
1、教師製作幻燈片。
2、學生蒐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感受時間:
播放“滴答”的鐘表聲。你聽到了什麼聲音?感覺到了什麼?
2、談話導入:
台灣作家林清玄,不僅感受到了時間的流逝和寶貴,而且他還能和時間賽跑。下面,我們學習第13課──《和時間賽跑》。
3、質疑激趣:
看到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二、整體感知,朗讀感悟
1、整體感知:
學生朗讀全文,要求正確、流利。
教師指導難讀的語句。
如:“他們知道與其欺騙我說外祖母睡著了,還不如對我說實話: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
2、默讀思考:
學生默讀,圈點勾畫,思考品味。
說說讀懂了什麼或哪裡讀不懂。
3、朗讀感悟:
⑴ “爸爸”和“我”對時間的理解。
以第五自然段為切入點,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感悟理解時間“一去不回、過得飛快”,明白和時間賽跑的原因。
⑵ 指導朗讀,通過具體事例知道和時間賽跑就是“珍惜時間”,懂得怎樣和時間賽跑。
⑶ 一分鐘實驗,體會珍惜時間的意義。感悟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用換詞法理解“假若”。
4、歸納小結:
照應開頭,解決學生看到課題時的質疑。
引導學生用關聯詞語結合板書說話,獲得珍惜時間的啟示。
“雖然……但是,假若……就……”
三、讀書拓展,課外實踐
1、交流蒐集到的有關珍惜時間的格言。
沒蒐集到的學生可以看書,讀讀55頁的格言。
2、課後,把自己喜歡的格言寫下來做成小書籤,激勵自己一直和時間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