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小胡同,大歷史。縱橫交錯的胡同是古老北京的名片,它們記錄了時代的變遷,濃縮了歷史的精髓,是老北京人文化合生活方式的縮影。
隨著現代文明的飛速發展,這些承載著豐厚歷史文化的胡同數目不斷減少,很多胡同已經湮沒在記憶的深處了。
內容簡介
來到北京,多數人感興趣的往往不是那些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寬闊筆直的柏油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古雅溫馨的四合院——北京傳統住宅建築的經典,最具民俗風情的文化符號。
小胡同,大歷史。縱橫交錯的胡同是古老北京的名片,它們記錄了時代的變遷,濃縮了歷史的精髓,是老北京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縮影。但隨著現代文明的飛速發展,這些承載著豐厚歷史文化的胡同數目不斷減少,很多胡同已經湮沒在記憶的深處了。
《胡同尋故》,在駱玉蘭女士的精心組織策劃下,不僅有方成、李濱聲、趙大年、鄧友梅、黃宗江、凌力、從維熙、肖復興、汪國真等人的生花妙筆,更有諸多普通老北京市民的珍貴記憶,讓那些已被歲月湮沒的胡同變成了一篇篇情景並茂的文章,使定格在老地圖上的胡同“活”了起來……
作者簡介
駱玉蘭,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文法系哲學專業,哲學學士。曾任北京晚報文化新聞部記者、副刊部編輯,現為北京晚報副刊部副主任、主任編輯。
主要獲獎新聞作品有:調查報告《來自錄像市場的報告》(獲北京新聞獎三等獎),通訊《駛往南極》(獲第三屆全國影視好新聞二等獎),評論《螢幕也應有忌語》(獲全國晚報文化學會好新聞一等獎和北京新聞獎三等獎),新聞特寫《糖葫蘆串起一片情》(獲全國晚報文化學會好新聞一等獎);獲獎編輯作品有:隨筆《過年的表情和心情》(獲第十八屆中國新聞獎全國報紙副刊作品銀獎),報告文學《賀蘭山孕育的絕世奇觀》(獲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國內新聞分會專題新聞一等獎),雜文《文人的端午節》(獲全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一等獎)。著有紀實文學《飛越太平洋——北京人在紐約的幕後鏡頭》(作家出版社出版)。
寫作背景
2009年1月25日,農曆戊子年大年三十,《北京晚報》“五色土副刊”上“胡同記憶”專欄隆重登場了,編輯駱玉蘭在“開篇的話”中做了有號召力的鼓動。
本來就是京城中最有百姓緣兒的《北京晚報》,又是晚報上最引閱讀興趣的“五色土副刊”,再加上這么一個緊扣社會熱點和讀者心弦的“胡同記憶”主題,這塊熱土上的老少爺們兒對它反響強烈!
駱玉蘭是位“能幹的女將”,她經營這一專欄格外用心。研究有關資訊,確定文章選題,組織稿件,編輯加工,選配圖片……這些必要的程式自不用說,她還給自己“加”了“碼”:_是每發一文,一定要到該文所述的那個地方去“踩道”(當然不是為實施溜門撬鎖的那種“踩道”)核實,二是要舉一反三,配發一篇對老北京胡同名稱尋根溯源的“編輯手記”,從一條胡同入手,牽起串“糖葫蘆兒”來。於是乎這兩天組稿,那兩天“踩道”,再兩天落實版面,一眨眼見報的時限到了,忙活得真夠嗆!“這年頭,辦報人多了,誰還像你這樣吭哧吭哧傻乾呀?”有朋友提醒她;駱玉蘭依舊故我,埋下頭來往前乾,一年多二十幾篇“編輯手記”,六七十篇記憶文章,蔚然成一道風景。
今年春夏之交,在東單路邊“新聞大廈”里,我向駱玉蘭提議編這本書,說到讀者的好評。“瞎!反正我是把這專欄當成個事兒來搞,要能給世上留下點什麼……”駱玉蘭回答得很淡然。但我知道,占一個坑,取一份俸祿,把工作當成養家餬口“職業”來乾的,這年頭尋常可見;有所追求,有所抱負,把工作當成份“事業”來乾的,是何等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