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娘子軍》[樣板戲]

《紅色娘子軍》[樣板戲]

《紅色娘子軍》[樣板戲]由中國京劇團根據同名舞劇集體移植創作,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紅色娘子軍》攝製組攝製,中國京劇團《紅色娘子軍》劇組演出。攝製時間:1972年5月。主要演員:馮志效飾洪常青、杜近芳飾吳清華、曲素英飾連長、李嘉林飾南霸天。

簡要概述

革命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革命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
《紅色娘子軍》[樣板戲]由中國京劇團根據同名舞劇集體移植創作,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紅色娘子軍》攝製組攝製,中國京劇團《紅色娘子軍》劇組演出。攝製時間:1972年5月。
【場序】
序幕“衝出虎口”
第一場“常青指路”
第二場“訴苦參軍”
第三場“裡應外合”
第四場“教育成長”
第五場“山口阻擊”
第六場“戰鬥前進”

劇中人物

劇照劇照
【人物表】洪常青——男,娘子軍連黨代表。吳清華——女,娘子軍連戰士,後接任黨代表。連長——女,娘子軍連連長。小龐——男,紅軍通信員。營長——男,紅軍營長。炊事班長——男,娘子軍連炊事班長。男、女紅軍戰士若干人。黃威——男,赤衛隊長。鄭阿婆——女,貧苦農民。小娥——女,鄭阿婆的女兒。赤衛隊員若干人。漢族、黎族民眾若干人。丫頭若干人。南霸天——男,惡霸地主,反革命“民團”總指揮。老四(區廣四)——男,南霸天的爪牙,團丁頭目。國民黨匪營長。地主。土豪。國民黨黨棍。土匪頭子。國民黨匪兵若干人。團丁若干人。

劇情簡介

劇照劇照
十年內戰時期,海南島農家姑娘吳清華,由於家中貧窮,被惡霸地主南霸天強搶為奴。她幾次想逃出地主的樊籠,結果還是被抓了回去投進陰森的水牢。有一天,南霸天家來了一個華僑巨商,清華又被作為禮品轉到了那位“巨商”手中。巨商把她帶到路途中,把她放了。清華回頭看看這位年輕英俊的巨商,感到驚奇和迷惘。她冒著風雨,越過樹叢,一路急速奔跑,來到革命根據地,找到了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瓊崖獨立師里一支完全由勞動婦女組成的戰鬥連隊——紅色娘子軍。她見到黨代表洪常青,這時她才明白,放走她的那位華僑巨商就是黨代表洪常青喬裝改扮的。清華與地主南霸天有不共戴天之仇,她要復仇。在一次偵察任務中,清華見到南霸天,兩眼冒出怒火,她不顧偵察紀律,擅自開槍射擊南霸天,結果暴露了目標,使南霸天逃脫。洪常青對她的錯誤進行了批評教育,使她提高了覺悟。後來,南霸天勾結國民黨軍隊進犯根據地,洪常青完成了阻擊敵人的任務後,為了掩護戰友撤退,負重傷被俘,英勇就義。不久,紅軍解放了椰林寨,擊斃了南霸天。戰鬥中,清華因表現英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接任娘子軍連黨代表職務。

主演資訊

【角色飾演】
洪常青——馮志効(馮志孝),吳清華——杜近芳,連 長——曲素英,黃 威——田文善,鄭阿婆——王晶華,小 龐——周寶奎,南霸天——李嘉林,老 四——司 騂。
【馮志孝】
馮志孝馮志孝
馮志孝(1938——),男,京劇老生。祖父馮蕙林及姑父姜妙香都是京劇小生演員,姑母馮金芙、伯父馮宇蘭均為京劇演員。他1951年考入中國戲曲研究院戲曲實驗學校,從師蕭長華、雷喜福、貫大元等學老生戲。1959年畢業後,分配到中國京劇院四團任演員。曾在新編歷史劇《楊門女將》中扮演寇準,頗得好評。1961年,拜馬連良為師。翌年,在袁世海的助演下,演出了馬連良親授的《淮河營》。此後經常與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孫盛武等同台演出《群英會》、《梁紅玉》、《青梅煮酒論英雄》、《將相和》等劇。馮志孝的表演瀟灑大方、行腔圓潤、吐字清晰,掌握馬派藝術,頗有心得。
【杜近芳】
杜近芳杜近芳
杜近芳(1932——),女,京劇演員。北京人,九歲學青衣。1951年參加中國戲曲研究院京劇實驗工作團。後任中國京劇院演員,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劇協第二、三屆理事。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55年獲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金質獎章。長期與李少春、葉盛蘭、袁世海等藝術家同台合作,還曾問藝於王少卿、徐蘭沅、周昌泰、姜妙香等。杜近芳的藝術風格兼融梅(蘭芳)、王(瑤卿)且有自己的創造,既有婀娜嬌艷之美,又具剛勁堅實之力。她的演唱音色甜美、圓潤清醇,真假聲結合,以聲傳情;吐字清晰,善於控制氣息、音量和節奏;舞台形象秀麗典雅,刻畫人物栩栩如生。演出劇目《野豬林》、《柳蔭記》、《白蛇傳》、《白毛女》》、《紅色娘子軍》等。

作品特色

劇照劇照
革命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的移植,充分發揮京劇劇種的特點,調動京劇的一切藝術手段,來塑造主要英雄人物。舞劇和京劇是兩種不同的表演藝術。前者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是舞蹈語彙、舞劇音樂;後者則是靠唱、念、做、打等藝術手段來塑造人物的。各種不同的藝術,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也各有自己的短處和局限。因此,移植時沒有機械地生搬硬套,而是發揮劇種的特長來塑造英雄人物。革命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充分發揮京劇藝術獨特的功能,在京劇舞台上創造性地再現了舞劇原作中的英雄形象。
唱腔是京劇塑造英雄形象的主要手段。革命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對全劇的唱腔進行了完整的構思和通盤的布局,從各個側面展示了英雄人物崇高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在《常青指路》一場中,作者為洪常青和吳清華安排了一大段出色的對唱。這裡採用交替的唱法,有背供,有問答,有獨唱。洪常青唱起唱收,熱情地宣傳“共產黨領導工農把身翻”,深情地指出紅區“嶄新日月照河山”,為吳清華,也為千百萬受壓迫的奴隸指出了翻身求解放的道路。常青就義,是全劇的高潮,也是最能揭示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精神世界的地方。革命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在這個關鍵的場合,為洪常青設計了多層次的完美的成套二黃唱腔,生動地展現了他胸懷朝陽、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開始,洪常青內唱二黃導板,“負傷陷匪巢,依然在戰場”,接著以高亢、剛健的音調轉入回龍,唱出了“面對刀叢頭高昂”,表現了威武不屈、大義凜然的堅強性格。從親切、深情的慢板以後,又以快原板熱情地歌頌了“井岡山光輝大道壯麗寬廣,槍桿子必開創人類歷史新篇章!”當唱到“望東方已見那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陽”時,引出了《東方紅》的輝煌鏇律,緊接著以搖板深情地唱出“敬愛的毛主席!敬愛的黨!親愛的人民”,唱腔親切、舒展、開闊,傾吐了洪常青對黨對毛主席對人民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最後以急速的“垛板”一氣呵成,到“衝鋒向前方”時,唱腔嘎然而止,樂隊卻以雄壯的鏇律繼續下去,強烈地表現了洪常青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革命精神。

精彩唱段

劇照劇照
【永葆這戰鬥青春】(吳清華)
[二黃慢板]
一番話字字重千斤,
撥開迷霧照亮我的心。
好象是引來萬泉河水層層浪,
沖刷掉我胸中點點灰塵。
[快三眼]
霎時間如登上高峰峻岭,
看到了北國烽煙、南海怒濤、東方火炬、西山槍林!
多少奴隸戰鬥求解放,
多少清華日夜盼翻身!
[原板]
拿直槍跟著黨衝鋒陷陣,
為的是解放億萬受苦人。
只想著為自己報仇雪恨,
算什麼紅色娘子軍!……
娘子軍連歌天天唱,
今天唱來格外親,今天唱來格外親!
征途上全靠黨來把路引,
天底下唯有這共產主義真!
[垛板]
從此後,要更發奮,
提高覺悟煉紅心。
滿懷忠誠獻革命,
不做頑鐵做真金。
決不忘這一回深切教訓,
做一個純粹的革命者,永葆這戰鬥青春!

劇目背景

劇照劇照
京劇現代戲,指相對於傳統京劇和新編歷史京劇(古裝京劇)的現代京劇(時裝京劇),以京劇表現和刻劃現代人的生活,服裝(行頭)、道具(砌末)都現代化,以符合現在的時代,古裝改為現代的時裝,並致力於打破流派和行當的限制,臉譜也多半改為較生活化的淡妝(自然妝)。新中國成立後,北京中國京劇院(2007年11月28日以後改中國國家京劇院)1958年在大躍進形勢下編演的《白毛女》一劇,是第一部以“京劇現代戲”為名的時裝京劇。《白毛女》首開建國後創作演出“京劇現代戲”(現代京劇)的先河,此後蔚然成風,新作品如雨後春筍,著名的有《黛諾》、《六號門》、《箭桿河邊》、《節振國》、《杜鵑山》、《蘆盪火種》、《紅燈記》、《林海雪原》、《柯山紅日》、《紅嫂》、《惠嫂》、《櫃檯》、《洪湖赤衛隊》、《平原游擊隊》、《雪花飄》、《審椅子》等,多半是以工農兵為主角,描寫工農兵生活、階級鬥爭、革命的作品。極左思潮和題材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達到頂峰,這段期間的先後兩批“樣板戲”中,共有10部現代京劇,第一批是《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5部。第二批的五部現代京劇是《龍江頌》、《平原作戰》、《紅色娘子軍》、《杜鵑山》、《磐石灣》。這些被列為樣板的京劇現代戲,得到“革命現代京劇”的稱號,並加上具有相當規模的管弦樂團搭配伴奏,《智取威虎山》是第一出配上管弦樂(大)樂隊的現代京劇。隨著“樣板”的大力推行,現代京劇配上管弦樂大樂隊,也就變成一大潮流(近年古裝京劇也頗多配上管弦樂團或弦樂團)。

劇目復排

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
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作為上個世紀60年代創作的一部經典現代戲劇目,講述了一個海南島上窮苦女孩子在紅軍的幫助下逃離壓迫並成長為一名革命戰士的故事。在用京劇這一藝術形式表現現代重大歷史題材上,該劇在改革和創新等方面都有其獨特的藝術與歷史價值,實現了在京劇音樂、京劇舞蹈、京劇表演和京劇服裝等各個方面的較大跨越。作為中國戲曲教育的最高學府,中國戲曲學院擔負著對戲曲藝術進行繼承創新的神聖使命。把經典引入教學,通過排演經典劇目培育人才是中國戲曲學院一貫堅持的教學傳統。此次中國戲曲學院復排此劇,使這已就別舞台近半個世紀的經典作品重新與新老觀眾見面,也是學院創新的一個成果。
該劇的復排充分發揮了中國戲曲學院多學科、多專業的優勢,由戲曲表演專業、形體專業和舞蹈表演專業精心挑選的數十名“娘子軍”組成了全新的娘子軍隊伍,集傳統與現代、戲曲與舞蹈融匯結合的造型編創。青春靚麗的風格,高超曼妙的舞技,青春飛揚的舞台激情,都將成為復排京劇《紅色娘子軍》的一大亮點。此次復排將一改過去交響樂伴奏的形式,完全採用中國戲曲文武場班底作為全劇的音樂核心,在對原劇音樂進行全新編配的基礎之上,全新的民族管弦樂大大提升了音樂表現力,使得這部經典製作更加大氣磅礴。此次復排除了繼承原劇在集體表現上的視覺效果外,更加注重在舞台效果和色彩搭配上的傾力打造,全新的舞美、燈光和服裝設計製作將使得整個舞台更加恢宏,浪漫主義的舞颱風格與高科技舞檯燈光的烘托都將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
作為一部繼承創新的劇目,此次復排京劇《紅色娘子軍》匯集了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舞美系、音樂系、戲文系等教學部門的創作力量進行聯合創作,並著力加強了劇目的宣傳推廣力度。整部劇目體現了學院師生同台,專業聯合進行藝術探索的學院派特點。作為一部教學科研劇目,中國戲曲學院將通過排演此劇全方位展示戲曲高等教育在教學、實踐、科研、創作等各方面的教學成果。

視頻欣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