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是林語堂先生用英文寫成,1961年在英國出版。有不同譯本。
主人公紅牡丹的情感生活是貫穿始終的線索,小說故事情節起伏跌宕,人物形象鮮活生動。但它並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言情小說,作品表現了對壓抑人性的封建“理學”的憎惡,同時,對牡丹所追求的恣意任性的情感給予了反思,實際上是以古喻今表現了一種適合現代西方文化觀念的女性意識,具有較強的藝術色彩和現實意義。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年輕寡婦驚世駭俗的風流艷史。清朝末年,年輕貌美的寡婦牡丹個性張揚,大膽反叛傳統禮教,追求愛情自由和“理想的男人”。她先後與家鄉的已婚初戀情人、京城的堂兄翰林、天橋的拳師、杭州的著名詩人等熱戀同居。牡丹的特立獨行,使她成為社會上的新聞人物,廣受爭議。苦悶壓抑的情婦生活終令她厭倦,最後返璞歸真——在遇險獲救之後,她找到了愛的歸宿。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文摘
第一章
光緒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一年)四月二十三日,高郵鹽務司主任秘書費庭炎的喪禮舉行開弔。前來弔祭的生前好友,每個人都在烏黑的靈柩前深深地三鞠躬,然後腳尖點著地,輕輕退開——男人到一邊去,女人到另一邊去。這個喪事先潦草辦,是朋友們匆忙之間準備的,因為隨後要將靈柩運回原籍安葬。
那天又潮又熱,令人極不舒服。男女老幼四五十個人都擁擠在費家的小院子裡。這是一所租來住的舊房子,屋裡頂棚並沒有裱糊,露著房梁椽子,也沒有上油漆。那些朋友以前大都沒來過,現在看見這棟房子,對費秘書夫婦住得這樣簡陋,頗感意外。因為費庭炎家是嘉興的富戶,是上海以下湖泊地區的大地主。他書房裡陳設得疏疏朗朗,蕭然四壁,雖然雜亂無章,也有幾分文人高雅氣氛。他生前,在今天來的朋友中是有幾個來此聚過的。屋子內兩個有窗欞的窗子,原來的紅漆業已褪色,看來黯然無光,有的地方龜裂成紋,窗外的光線本來就嫌不足,現在低聲細語的客人來往走動,人影幢幢,屋裡就顯得更為陰暗了。有的女客留意到窗角上有蜘蛛網,知道這位新寡的文君,不是個勤快的主婦。
費庭炎的同事有好多是由於好奇心而來,要來看看這位年輕的寡婦,因為主任秘書這位妻子貌美多姿,早已聞之久矣。他們知道,今天這位漂亮夫人會出現,會站在靈柩之旁,向來此弔祭的客人答禮。
這個哀傷的祭奠,使人人心中感到不安,因為情形總是不太對。在肅穆喪事的氣氛和看來令人懼怕的棺木,與半為喪帽垂掩的年輕寡婦雪白細嫩的面龐之間,存有強烈的矛盾。她戴著尖尖的粗白布帽子,身子罩在寬大的粗白布孝袍子裡,她真像一個活人做成的祭品。她那猶如皎潔秋月的臉露出了一半,眼毛黑而長,鼻子挺直,濃郁美好的雙唇,端正的下巴,在屋子那一端,在供桌上一對素燭搖晃不定陰森可怕的光亮中,隱約可見。她粉頸低垂,仿佛對這件喪事以後的安排,表示無言的抗議。大家都知道這位寡婦才二十二歲,在當年上流的名教傳統里,讀書人的遺孀,或上流社會富有之家的寡婦,按理是不應當再嫁的。
清穿小說集錦
自從“清穿三座大山”開闢了清穿小說的先河,從此清穿小說便層出不窮,其中多描寫了纏綿悱惻愛情故事和充滿陰謀的全書鬥爭,你知道的清穿小說有多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