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語文的發展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蘊含著許多方面的因素。歷史文獻的研究離不開歷史考證方法以及對“歷史語言”的考證。出土的楚簡文獻未經過傳抄而直接揭示了戰國時期的語言。出土的戰國文獻與傳世戰國文獻有很多語言上的差異,經過對照可以看到歷史語言的演變。雖然目前出土文獻資料仍有限,但幸運的是,有一篇儒家經典卻有兩種版本被發掘出土,此即《緇衣》篇,而從其竟能出土兩種不同版本,我們約略可推知,在先秦社會中,《緇衣》是一部相當流行且重要的著作。是故,本文將選擇《緇衣》為代表性的著作,從其文本的校簪來探討幾種歷史語言演變的過程,如同音字和同義字的互替,字義的演變,字型的分支與合併。關鍵字歷史語言、戰國文字、楚簡、《緇衣》、《禮記》。
圖書目錄
目錄讀《君人者何必安哉》札記
由竹簡《緇衣》論戰國時期歷史語言的問題
上博楚簡《鬼神之明》的所屬學派問題
——以鬼神的“賞善罰暴”論為出發點,
《容成氏》雜談(三則)
上博竹書字詞考釋三題
《繫辭》“顏氏之子,其庶幾乎”節新解
日書《死失圖》的綜合考察
——從漠代日書封楚秦日書的繼承和改造的視角
《二年律令。盜律》“橋(矯)相以為吏、自以為吏以盜”考釋
《二年律令。錢律》“錢徑十分寸八以上”條釋義
居延漢簡所見“明府”稱謂
敦煌懸泉漢簡所見人名綜述(四)
——以中央機構職官為中心的考察
捕亡問題探討:讀漢簡小記
漢代律令與傳舍管理
圖書前言
漢朝秘府啟動古書的整理時,文官奉命整理先秦、秦、漢的版本,經過不同版本的校讎,選定理想的“經本”。不過各種因素造成漢代編本與先秦的原本有許多不同之處。其中最關鍵的是社會演變的因素,秦漢統一的帝國社會體系與春秋戰國多國的競爭情況造成了十分不同的社會思想條件,歷史上的社會變遷一定會牽動人們的思想焦點和價值觀的變化。漢代文官在編輯古書的過程中,離不開當時社會人的思想、理想以及編書的目標。兩千餘年來我們所讀的先秦典籍,都經過了漢人之手,只是多虧最近出土先秦的“歷史正本”,我們才能夠不從漢人手裹了解先秦,而直接與先秦人溝通,從第一手數據理解先秦人的觀念。這就是出土文獻的無上價值。先秦版本與漢代編本的校譬使我們發現許多被竄改的部分。其中一些竄改可能涉及漢代社會思想的需求,尤其儒家文獻在西漢時被選定作為帝國意識形態的經本後,經歷了關鍵性的修正。但是先秦正本與漢代編本之間的差異不會只是基於政治的目標,其它諸如社會觀念的變化以及各方面語文的演變等,都往往會影響漢代整理者對古代文獻的理解。
其中,非常關鍵的是“歷史語言”的變化。所有的語言都處於不斷的發展與變化中,各個時代所習慣的用詞不同,字詞的用意也不停地演化。因此戰國時期“歷史語言”與漢代“歷史語言”也有所不同。對漢人而言,戰國版本都屬於古書,不用說漢人對古代實際情況有所不知,秦代文字統一之後,有些簡文所用的字彙已絕跡。因而漢人整理古代文獻時,有意或無意間,都有用字的調整,而這些用字的調整,又離不開漢代的理解以及用字習慣。
精彩書摘
其一,此律條只是規定了流通貨幣的最低標準,也就是說,凡是鑄幣形制、黃金成色只要符合律條規定的最低限度,便可以合法流通。《錢律》“錢徑十分寸八以上”的“以上”及“金不青赤者”便清楚地表明了這一層意思。秦簡《金布律》便規定:“官府受錢者,千錢一畚,以丞、令封印。不盈千者,亦封印之。錢善不善,雜實之。
出錢,獻封丞、令,乃發用之。百姓市用錢,美惡雜之,勿敢異。”秦簡《金布律》“買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擇行錢、布;擇行錢、布者,列伍長弗告,吏循之不謹,皆有罪。”“布袤八尺。幅廣二尺五寸,布惡,其廣袤不如式者,不行。”“錢十一當一布,其出入錢以當金布,以律。”此律條還反映了這樣一個史實,那就是,布幣及鑄幣在流通中處於同等地位,“兩”本為布的單位,後來才成為鑄幣的名稱,以下將有論及。鑄幣流通中美惡雜用:漢初是否布幣與鑄幣仍是如此,還不好確定;至於秦律中對鑄幣美惡雜用的強制規定則被漢初律繼承下來。有學者認為“行”讀音為“航”,行錢指濫惡、粗惡之錢。但這與秦律、漢律中這條律文中的上下文意似乎不合。律條中的“行錢”意思是流通鑄幣,包括質量不好,可符合法律規定最低標準的鑄幣:也包括質量形制超過律條規定標準的鑄幣。而且《史記。六國年表》周顯王三十三年、秦惠文王二年欄載“天子賀行錢”。《史記.秦始皇本紀》末附載: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2年)“初行錢”。《史記》及秦律中的行錢顯然是發行、流通之意。
其二,秦律、漢初律行錢規定的出現,遺與當時貨幣存在日益貶值及數量不足的情形有關。王毓銓先生指出:“戰國時秦國的貨幣保存下來的很少。而且戰國秦漢以來鑄幣自身存在著不斷貶值的現象。馬克思論到英國的金鎊重量減輕時說,幾世紀中王侯們所進行的貨幣貶值達到了這么個程度,貨幣的原來重量事實上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個名字。這話也正符合於我國古代的貨幣史,“即使在戰國末年秦國逐漸富強的時候,它的貨幣制度也未能逃出當時其它各國貨幣制度的發展規律,單位重量逐漸減輕。”新出考古材料也證實秦國錢幣流通中存在這樣幾個重大事實:一、秦始皇以前就有戰國秦的“半兩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