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窗中列遠岫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白居易
【文學體裁】五言排律
作品原文
窗中列遠岫①
天靜秋山好,窗開曉翠通。②
遙憐峰窈窕,不隔竹朦朧。③
萬點當虛室,千重疊遠峰。④
列檐攢秀氣,緣隙助清風。⑤
碧愛新晴後,明宜反照中。⑥
宣城郡齋在,望與古時同。⑦
作品注釋
①岫:山。《爾雅》:“山有穴曰岫。”
②天靜:澄靜、寧靜的天空。古有“天靜宮,老子所妊之地。”(《四庫全書》本《江南通志》卷四十八) 曉翠:知道、懂得的意思,作動詞用。曹雪芹所著《紅樓夢》大觀園中的一處建築,名曰“曉翠堂”,為元妃省親期間所用,上題“桐剪秋風”匾額。
③遙憐:遙,遠遠,遠望。憐,愛,惜。《史記·陳涉世家》:“楚人憐之。” 窈窕:宮室、山水幽深。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窈窕以尋壑。” 朦朧:看不分明,不清楚。這裡是指一種美的境界。
④當:作動詞用,面對著。 虛室:空室。 晉陶潛《歸園田居》詩之一:“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疊:《蒼頡篇》:“曡,重也。積也”。《文選·左思·吳都賦》:“雖累葉百疊,而富強相繼。”
⑤列檐:列,排成一行。如,排列。檐,房頂伸出牆壁的部分。如,廊檐。列檐,排列的廊檐。 攢:積聚,積蓄。如,攢錢。 緣隙:緣,邊緣,外緣。隙,裂縫,隙罅。緣隙,邊緣的裂縫。
⑥碧愛:碧,青綠色。如:碧綠。金碧輝煌。碧愛,碧綠可愛。 明宜:明,光明。宜,適合,適當。明宜,光明適合、適當。
⑦宣城郡齋: 指謝朓北樓。
作品賞析
公元799年(唐貞元十五年),白居易在哥哥白幼文和任宣州溧水縣令的叔叔白季康的介紹下,參加了宣歙觀察使崔衍舉行的鄉貢考試,應試中正是這首五言排律《窗中列遠岫詩》和另一首《宣州試射中正鵠賦》,以橫溢的才華贏得了崔衍的賞識,白居易和另一個秀才侯權一起,被推舉去長安參加進士考試。白居易在《送侯權秀才序》中云:“貞元十五年秋,予始舉進士,與侯生俱為宣城守所貢。明年春,予中春官第。”
這首詩的題目就是“窗中引遠岫”,開頭兩句,總寫從謝朓樓的窗戶中所看到的自然美景,並就便點出了季節、地點與方位。登上雄踞陵陽山巔的謝朓北樓,憑欄遠眺,青山綠水盡收眼底。“天靜秋山好,窗開曉翠通” 是說在一個澄靜、寧靜的秋天,滿山翠綠,開窗見景,一覽無餘。
緊接著詩人用三付聯寫了三幅圖景。第一幅圖景寫了山林、竹海。“遙憐峰窈窕,不隔竹朦朧”,遙憐,遠望,愛憐。窈窕,山峰幽深。這是說,遠遠看那山峰,深遂幽靜,但山峰雖高,它阻擋不了翠竹的朦朧。朦朧·,這裡是指一種朦朦朧朧美的境界。第二幅圖景寫了樹叢、峰巒。“萬點當虛室,千重疊遠峰”,樹叢萬點,峰巒疊障,這些在窗戶里看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第三幅圖景寫列檐、緣隙。“列檐攢秀氣,緣隙助清風”,這是說,排列的廊檐聚攢著秀氣,邊緣的裂縫刮著清風,詩人從遠眺寫到近觀。這些詩句,用詞生動,對偶工整,很像一幅幅蕭疏淡遠的水墨畫,平淡而又富有思致。
詩的最後四句,寫詩人的感受。一是寫對這些自然景觀的感受。“碧愛新晴後,明宜反照中”,碧愛,碧綠可愛。明宜,光明適合、適當。說新晴後的碧綠天空是最令人喜愛,反照中的光明是最明亮的。二寫登謝朓北樓的感受。“宣城郡齋在,望與古時同”,宣城郡齋,是謝朓出任宣城太守在於陵陽山頂建造的一座高齋”。唐初,人們為懷念他,在“高齋”舊址新建一樓,取名“謝朓北樓”,後來許多名人雅士登樓憑弔,賦詩抒懷。謝脁也曽有詩云:“窗中列遠岫,庭際俯喬林。”(《郡內高齋閒望答呂法曹》)此處白居易不僅是在寫景,意詩古境,歷歷在目,而且是在說事。作者最後說,現在與謝朓那個時候一樣宣城的人文多么昌盛。白居易表面藉以表達對謝脁重文的懷念,而實際上在歌頌當時的當權者,故贏得崔衍的肯定、讚許與推薦。
全詩從窗中攬景,移遠就近,由近知遠,內外通流,它像電影鏡頭一樣,以“蒙太奇”的手法,使深秋時節景致依次一一展現在我們面前。中國詩人非常喜歡從窗中攬景。如杜甫的《絕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蘇軾的《南堂五首》:“客來夢覺知何處?掛起西窗浪接天”等,這種實際上表現了人們的一種空間意識。在這裡白居易詩人運用排律的特點,勾畫出一幅幅秋天的圖景,適時盡傳達出自己對古人的愛慕及今人的讚揚,自然流暢而涵蘊豐富。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漢族,河南新鄭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唐代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不僅在中國,在日本和朝鮮等國有廣泛影響,他與元稹共同發起了“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白居易去世於洛陽,葬於洛陽香山,享年75歲。他去世後,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他說:“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著有《白氏長慶集》,共有七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