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床日記》

《空床日記》

《空床日記》講的是年歲漸老,與丈夫離婚,被孩子拋棄,沒有經濟來源,當一個女人身邊只剩下一張空床的時候,她會怎樣?坎迪達·威爾頓,這個柔弱的女人,試著離開那張空床,獨自搬到倫敦,尋找自己的生活。在她的周圍,出現了高貴驕傲的過氣作家朱莉婭、粗俗的市井女人薩莉、特立獨行的阿奈、聰明能幹勇敢的巴克利太太、看盡浮華的傑羅爾德太太、負責而有魄力的瓦萊里婭。七個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人聚集在一起,完成了愉快的義大利之旅。而之後,坎迪達卻突然死亡。這究竟是生活的玩笑,還是思想的脫離?真相,到底是怎樣……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1
年歲漸老,與丈夫離婚,被孩子拋棄,沒有經濟來源,當一個女人身邊只剩下一張空床的時候,她會怎樣?坎迪達·威爾頓,這個柔弱的女人,試著離開那張空床,獨自搬到倫敦,尋找自己的生活。在她的周圍,出現了高貴驕傲的過氣作家朱莉婭、粗俗的市井女人薩莉、特立獨行的阿奈、聰明能幹勇敢的巴克利太太、看盡浮華的傑羅爾德太太、負責而有魄力的瓦萊里婭。七個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人聚集在一起,完成了愉快的義大利之旅。而之後,坎迪達卻突然死亡。這究竟是生活的玩笑,還是思想的脫離?真相,到底是怎樣……
文章展示了各社會階層、各種性格的女性的生活及心理狀態,使讀者產生巨大的代入感及共鳴。

作者介紹

瑪格麗特·德拉布爾,英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女作家之一。自上世紀60年代起開始文學創作,迄今為止已有多部反映女性心聲、探問女性理想生活道路的優秀小說問世。代表作有《夏日鳥籠》《磨礪》《金色的耶路撒冷》等。曾擔任英國國家圖書聯盟的主席,主持編輯了《牛津英國文學辭典》,在文學界享有相當的權威。獲得過布萊克紀念獎愛·摩·福斯特獎萊斯文學獎等多項文學大獎,並因其卓越的文學成就於1980年獲英國最高級巴忍爵士頭銜(CBE)。

文摘

我剛從健身俱樂部回來,打開這部現代化的手提電腦。我告誡自己一定要抵擋住在電腦上玩單人紙牌遊戲的誘惑,而來寫日記。我從在校讀書的時候開始就一直寫日記,那時我們都記日記,我、朱莉婭、珍妮特以及所有其他的姑娘們都是這樣的,這在聖安妮女子學校四年級[相當於中國的高一年級。]是一種時尚。對於我們來說,雖然沒有太多特別的事情好寫,但我們還是樂此不疲。寫下少女們每天細小的希望、好惡和敵友、曲棍球遊戲、黑頭粉刺、懵懂的愛情以及對上帝的信仰。我們記下對艾米莉·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EmilyJaneBront ,1818-1848年),英國女作家和詩人,曾與其姐夏洛蒂和妹安妮合用筆名出版過詩集,代表作長篇小說《呼嘯山莊》被認為富有現代主義因素。]的思考和解剖青蛙的過程。在我看來,這些日記反映了真實的我們,黑頭粉刺痤瘡就是那些日子裡最真實的話題。
現在,我仍然沒有發生多少特別的事情,以後也不會發生。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寫出這一切。我感到在這虛無縹緲之中存在著某種重要的東西,它代表著希望的缺失,不過,我認為在某些地方,希望也許會伴隨著我。這種虛無縹緲是很有意義的。如果我沉浸其中,也許它就會變成別的什麼東西。我置身於這如同茫茫大海的虛無之中,我希望在寫作的時候能發現某些更實在的目的。我相信,一定有值得重視的人或事在遙遠的海岸上等待著我。
有時,我有一些擔憂,健身俱樂部可能不是那么有益於健康。從我開始在那兒游泳起,我的一個腳趾甲看上去就怪怪的。它已經變成了藍黃色,甲面上凹凸不平,我還是第一次發現這種情況,儘管由於我經常游泳,會經常見到腳趾甲。我在懷疑是不是感染了某種真菌,不過也是隨便想想罷了。對於這一點我不該多疑。以前,我們每周去光顧一次用氯氣消毒的市游泳池,那兒離聖安妮學校相當遠。那時不像現在,那時候許多學校,甚至是條件很好的學校,都沒有自己的游泳池。
我愛健身俱樂部。它在拯救我的生命。不是嗎?游泳池的水並沒有用氯氣消毒過,而是電解過的。我並不理解那是什麼意思,但是池水很純淨,四肢的感覺很柔滑,鼻孔也感覺不到什麼特別的氣味。
不過,你在那兒一定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談話。就在這天晚上,我聽到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談話。
我不是故意偷聽私人談話的。那純粹是我無法迴避而聽到的,我們之間相距不過幾英尺遠,在那個狹小的空間,在脫衣服的時候。我竭力不去看她們,也知道她們不在看我。她們為什麼要那樣做呢?因為有這么一條不成文的規定,要避開別人的目光,也不去看別人的身體,那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你會不由自主地聽到別人的談話,除非你把索尼隨身聽插進耳朵里,或是把手機緊緊地貼在耳朵上。可是我沒有手機或是索尼隨身聽。我認為自己並不需要手機,不過,我倒是想弄個索尼隨身聽來聽一聽。我過去還從來沒有想到過這個,我現在所想要的東西在十年前是無法想像的,大多數人現在擁有的東西十年前還沒有發明出來呢。

編輯推薦

一場沒有男人參與的華麗冒險,七個不同性格女人的生活記錄。沒看過《空床日記》,別說你了解女人!《星期日泰晤士報》《星期日電訊報》《每日郵報》等聯袂推薦!
心理師般細緻的剖析,如潮水般湧現的共鳴,英國女性小說巔峰作家瑪格麗特·德拉布爾作品。
本書寫法精巧,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轉換頻繁,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從第三章開始的猝死懸念更能給人心理上的期待感。書稿對女性心理描寫深入而傳神,另外更有優美動人的場景和外國風光描寫,同時添加了多個典故、神話、傳說,藝術性有一定的提高。多個女性人物形象反映了各社會階層、各種性格的女性的生活現狀,平凡的主角形象讓人有深入的代入感,引起大範圍共鳴。
真實、有趣、幽默,充滿驚喜。她思索時代、女人間的友情和如何把握第二次的機會。
——《星期日泰晤土報》
充滿誘惑,引人入勝。
——《星期日電訊報》
非常吸引人,我喜歡裡面的每—個字。
——《每日郵報》
充滿智慧,富有創造性,給人鼓舞。
——《泰晤士報》
這本書適合所有開始思考自己年紀大了以後會是什麼樣子的人,適合所有覺得孤單寂寞、生活封閉無聊、不知道如何將曰子繼續下去的人,我從這本書中找到了寬容和安慰。
——亞馬遜讀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