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貝日記》[電影]

《拉貝日記》[電影]
《拉貝日記》[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拉貝日記》是根據約翰·拉貝的日記拍攝的一部歷史電影。主要描寫日軍占領南京後所發生的事情。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圖)《拉貝日記》《拉貝日記》

《拉貝日記》取材自拉貝撰寫的戰時日記《拉貝日記》,通過這個“中國版辛德勒”的傳奇故事,再現了南京那段驚心動魄的慘烈記憶。影片從親歷者角度記錄了“南京大屠殺”始末,是證實“南京”事件信息最為完整詳實的史料。曾經對納粹主義深信不疑的拉貝,在戰爭的殘酷現實中挺身而出,在“南京大屠殺”期間一手組建起“國際安全區”,挽救了20萬中國百姓的生命。然而拉貝回德國後,長期經歷排查,晚年黯然病逝於柏林,《拉貝日記》也成為一段塵封記憶。

1937年,距今差不多30年前,商人拉貝和他的妻子DORA生活在中國當時的首都—南京,他是西門子分部的負責人。他很難割捨把這個分部移交給他的繼承人WERNER FLIESS。他愛中國,他知道在這裡他是個有號召力的人物,然而回到柏林西門子總部,他只是眾雇員中的一名而已。在他的慶功歡送舞會上,日軍轟炸了南京城,隨後日軍攻占了上海。由於恐慌事件突發,拉貝毅然打開公司的大門為他的中國員工及其家庭提供避難。

第二天清早,當戰火熄滅,清查損失時,呆在南京城的外國人們開始商議在如此危險的時刻他們應該如何是好。德國猶太人外交官GEORG ROSEN告訴他們說上海有一個可以保障老百姓的安全區。VALéRIE DUPRèS——金陵女子學校的老師立刻覺得這個想法很好,並提名拉貝為主席。作為一個德國人,他或多或少可以被看做是日本人的“同盟”。她的建議讓當地醫院的內科醫生ROBERT WILSON醫生感到十分惱怒,因為他痛恨“納粹黨員”。事實上,拉貝本想第二天就離開南京返回德國;但此刻他決定要留下來,並且即刻認真地投入工作。

當日本帝國主義的軍隊在中國人民身上殘忍發泄並施以暴行的時候,拉貝和他的同伴們機智勇敢地與日軍周鏇,艱難地為南京老百姓提供安全區的保障。數十萬的老百姓湧入安全區——這比想像中的多的多。但是,日軍仍舊在虐殺和殘害中國的老百姓,安全區的補給越來越艱難。 隨後,日軍計畫以一個假像來摧毀安全區——拉貝開始了與時間的賽跑……

主演簡介

(圖)《拉貝日記》《拉貝日記》

《拉貝日記》超強演員陣容在開拍之初就是各國媒體關注焦點,從導演到主演,該片主創履歷表上的參演作品分別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柏林電影節歐洲電影大獎等若干國際頂級獎項。此次高調出征柏林,這支演員“多國部隊”也第一時間吹響集結號,目前確定出席7日晚盛大首映的除奧斯卡獲獎導演傅瑞安(Florian Gallenberger)外,還包括曾參演《竊聽風暴》的德國老牌演員烏里奇-圖庫爾。昆汀-塔倫蒂諾和科恩兄弟的御用配角、好萊塢明星史蒂夫-布歇密,曾出演坎城大獎電影《潛水鐘與蝴蝶》的法國女星安娜-康斯金尼,德國名片《再見列寧》中男主角的扮演者丹尼爾-布魯赫,以及在《鬼子來了》中出演第一男配角的香川照之。這也是這位日本演員首次出席柏林電影節。今年,他主演的電影當選日本媒體評選的“日本十大電影”第一名。

日本親王的香川照之則面對相當敏感的問題,由於影片正面表現了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實,因此劇組在尋找相關日本演員時遇到了很多困難,很多大牌明星表示接拍"太危險",最後還是香川照之勇敢地邁出這一步。他說:“在日本沒有多少人知道約翰-拉貝。我又看了一遍,這是個很複雜的電影,表現了很多面,但我願意把它介紹給日本觀眾。”

影片看點

日軍暴行

《拉貝日記》《拉貝日記》中國演員張靜初

電影《拉貝日記》從德國友人約翰·拉貝的視角闡述南京大屠殺。約翰·拉貝在中國生活了20多年,他把中國視為第二故鄉,所以在災難降臨到南京城人民的頭上之時,拉貝選擇了義無反顧地幫助受難的南京城居民。拉貝是這場人間浩劫的歷史見證者,他的日記也成為解析歷史災難的有力見證,他在日記中記載了許許多多的日軍獸行,這些侵華日軍罄竹難書的殘暴行為讓人不寒而慄,電影《拉貝日記》按照原著中的敘述,盡最大努力還原了當時毀滅般的情景。在電影中能看到慘無人道的斬首、焚燒、活埋。

日軍最先顯出獸性的暴行就是殘殺俘虜,數千名俘虜被他們誆騙到空曠之處後,用重機槍掃射擊斃。攻入南京城之後,電影中展現的場景更令人悲憤交集,當時的中國首都南京幾成瓦礫之都,斷壁頹垣處處皆是,而血腥的屠城才剛剛開始。平民在手無寸鐵的情況下被日軍隨意槍殺和強暴,不斷有人被斬首,血淋淋的頭顱被日軍整齊地擺放在一起,日軍甚至會微笑著合影留念。

透過拉貝等人的視角,人們在這部影片中看到的是一場毫無人性的滅絕殘殺,生命在此時一文不值,為了拯救那些屠刀下的民眾,拉貝和同伴們聯合起來成立了安全區以遏制暴行的發生。可以說,《拉貝日記》中對於日軍暴行的描寫,是為拉貝成立安全區的事跡作為鋪墊,當拉貝看到無辜百姓屢遭屠殺之時,他最終下定決心儘自己的最大努力來保護南京的市民。

奇趣情節

《拉貝日記》中場景《拉貝日記》中場景

《拉貝日記》中的主人公是當時的德國納粹黨員約翰·拉貝,作為當時西門子中國區的主管,拉貝加入納粹黨只是順應潮流,他本人甚至根本不了解希特勒,他原以為希特勒是一個英明的領導者,在安全區受到日軍威脅期間,拉貝還寫信給希特勒希望得到他的幫助,這封求救信自然是石沉大海。

《拉貝日記》中有很多明星出演的情節也遭致刪減,最為讓人惋惜的就是之前憑藉《集結號》上位的新晉小生袁文康,他原本在《拉貝日記》中有十幾分鐘的戲份,他將出演片中拉貝的第二位司機(第一位被日軍殺死),這個人物是被拉貝從日軍屠刀下救回的中國軍人,一開始這是一個非常完整的人物形象,但是礙於片長所限,人們最終只能在片中看到袁文康的所剩無幾的短暫演出。作為一部主要講述德國人拉貝事跡的電影,編導的這種安排我們也只能表示理解。除了袁文康之外,最近躥紅的女明星唐一菲也在《拉貝日記》中有驚鴻一瞥,之前的宣傳讓很多人誤以為她在片中有很長的演出,看過影片的觀眾就會發現,唐一菲在電影裡只是嫵媚地演唱了一首老歌,之後就不再露面了。

÷片中還有一位演員的顛覆性演出會讓不少影迷感到震驚,那就是在片中飾演冷血親王的香川照之,這個南京屠城的劊子手有著不可一世冷酷表情。可誰又能想到,這位演員之前曾經演出過姜文的《鬼子來了》,他在片中飾演那個萎縮且鄉村氣息濃重花屋小三郎。一個是位高權重,一個是農民當兵,這兩個角色形象和氣質上反差如此之大,香川照之竟然能夠應付自如,讓人不得不感嘆他精深的表演功力。

《拉貝日記》《拉貝日記》劇照

《拉貝日記》的國際化製造班底最為吸引人的眼球,主演烏爾里奇·圖庫爾(《竊聽風暴》)、丹尼爾·布魯赫(《再見,列寧》)都是德國的一線男星。來自美國史蒂夫·布希密是好萊塢B級片男星,他一副令人難忘的尊榮經常出現在科恩兄弟的黑色電影之中。中國的女明星張靜初在片中飾演金陵女子大學的女學生,她在片中有很多驚險的戲份,為該劇增加了許多戲劇化的衝突。

幕後延伸

在那場浩劫之後,拉貝迫於壓力回到了德國,電影未曾說出拉貝的結局,其實拉貝的晚年萬分淒涼,因為他本人回到國內之後,受到了蓋世太保的種種迫害,德國和日本是二戰中的盟國,希特勒自然不能容許拉貝講出真話。二戰結束以後,拉貝因為其之前的納粹黨員身份又遭遇審查,生活處處受到困擾的拉貝幾乎陷入絕境。在拉貝人生最為困難的時刻,是南京市民回報了拉貝,他們雖然遠在千里,但還是節衣縮食為拉貝籌集幾千美元生活費用,並且由專人送到了拉貝手中,這種知恩圖報的人間真愛無疑是和南京大屠殺的獸行成為最強烈的反差。

拉貝和他的同伴們在南京成立的安全區之內,先後保護了25萬中國平民,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在這個數字背後,是拉貝等人無私的奉獻和鋌而走險的頑強精神,他們不畏懼個人的生命安危,用自己的努力完全數十萬居民的生命,這種光輝的人性關懷將永久銘刻歷史的豐碑之上,歷史不會遺忘他們,人們更不能忘卻歷史。

幕後花絮

《拉貝日記》是唯一一部得到中國官方授權的、由外國導演拍攝的南京題材影片。09年2月在柏林電影節首映,該片媒體場放映後贏得記者高度讚譽,在新聞發布會上,幾乎來自世界各地的每位記者在提問前都要先說一句:感謝主創,感謝影片!

一些著名中國導演如謝晉、張藝謀等很久以來都想拍攝這部同名電影,卻一直未能如願。此次華誼兄弟聯合德國電視二台耗資2000多萬美元,雲集德、法、美、中等國著名演員,在中國上海和南京傾力拍攝。

影片簡評

(圖)《拉貝日記》《拉貝日記》中的張靜初

《好萊塢報導》盛讚《拉貝日記》,文章著力讚揚了男主角約翰·拉貝的扮演者烏里希·圖庫爾,稱這位“德國著名影星演出了拉貝的內心鎮定和豐富層次,不動聲色地把故事本身的煽情元素落到實處,令每一場戲精彩至極”。文章還特意提到了片中一個“非常震撼的場面”——當日本轟炸機襲擊南京市區時,身為納粹黨員的約翰·拉貝扯起了一面巨大的德國納粹黨旗,將南京西門子公司的中國員工庇護於納粹旗下,成功避開了“同盟國”日本的襲擊,“這在二戰電影中絕對是前所未見的”。文章最後,哈尼卡特總結道:“影片充滿大量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卻絲毫不損娛樂價值。最可貴的是,它的主人公沒有落入過度偶像化的窠臼。它只會讓你感嘆,有些時候,在極端環境下,一個人確實會做出正義的舉動。”

德國最重要的巴伐利亞電影節評審會的授獎評語說:“ 《約翰·拉貝》這部電影把人們不太熟悉的一段中、日、德歷史緊張動人地推到了觀眾眼前,奧斯卡獎得主、導演弗洛里安-加倫伯格(Florian Gallenberger)感人地再現了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景象……讓人信服的給觀眾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象。這是真正了不起的作品,是一部非常偉大的電影。這部電影給‘南京的德國好人’樹立了一座溫暖人心的、當之無愧的紀念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