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但是由於二十世紀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特殊歷史情況,一種被命名為“關係學”的東西便由此誕生。關係學在世界上也由此演變出了其最為複雜縝密的形式、並成為無處不在的社會現象。筆者沿著古代關係學的譜系,追蹤到清代之前對建立國家官僚權力的法家形成抵制的儒家倫理制度。二十世紀,關係學在掀起密集的關係學網路並阻止和切斷國家機器垂直運作中扮演了相似的角色。作者簡介
楊美惠,出生於台北,曾在多個國家生活居住過。畢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伯克利大學人類學與中國文學專業,並取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桑塔芭芭拉分校宗教研究和東亞研究教授。1981年首訪大陸,並先後在此居住三年有餘。其著作除本書外還有《她們的空間:轉型中國的女性公共空間》(明尼蘇達大學出版社,1999)、《中國宗教的狂熱:現代性與國家形式的苦惱》(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2008)。另還製作了兩部紀錄片: 《透過中國女性的眼睛》(1997)、《中國溫州鄉村的“公”“私”領域》(1994)。媒體評論
本書是迅速發展的關係學研究的先鋒之作,同時也是一本該領域不可或缺的參考書目。這本濃厚的民族志向讀者展示了多年來研究分析的成果以及天才的口述史。從方法論的優勢來講,意義深遠,它為自我認識中國當代社會的分析者提供了一個框架。——杜贊奇,芝加哥大學歷史學系主任(現任職務:人文社會科學主任,新加坡國立大學)
這是一本出色而精彩的批判民族志著作。它定義了一個當代中國重要的文化構成——關係,同時還證明了它複雜的產生路徑,共鳴以及在各種或大或小的事件中發揮的作用。
——喬治·馬庫斯(現任職務: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人類學系主任)
目錄
致謝中文版前言
導論在中國的田野工作、政治與現代化
關係學的“發現”
作為一種研究對象的關係學
在一種恐懼文化下的田野工作
人類學家的主體位置
中國現代性的國家規劃和本土批評
第一部分在一種社會主義背景下的微觀政治學的民族志
第一章關係的方言和辭彙
民間話語
官方話語
民間話語中的關係學的關鍵字和概念
第二章關係的範圍和使用的背景
城市與鄉村
性別層面
城市職業階層
使用背景的多樣性
看門人的社會
企事業和行政場合的用法
第三章關係學中的“藝術”:倫理、計策及禮儀諸方面
關係基礎:親屬制度、朋友關係以及其他的私人關係
情意:義氣、感情和人情
擴大關係網
給予和接受的計策、義務和形式
回饋的義務
第四章關係學最近的歷史:傳統的形式和歷史的再現
三種官方的歷史
關係學和中國文化
1949年以後的關係學的興衰
從“使用價值”到“交換價值”:市場力量的進入
關係藝術並未銷聲匿跡
第二部分理論框架
第五章禮物關係中的政治經濟學
國家再分配經濟中的權力技術
禮物經濟中的反技術
命題
第六章“借古非今”:古代中國的儀式倫理與國家理性
“批林批孔”
重新解釋過去
第七章毛崇拜、關係的主體和個體的回歸
紅色風暴:國家主體和毛崇拜
個體主體的回歸
關係主體性的增減
第八章中國根莖式的關係網和民間組織
個體與社會之間
個體與團體或協會之間
根莖式的親屬制度與關係政治:從“關係網”到“民間”
結論返回到實地
交換的陰柔的力量
作為一種民間自我組織媒介的儀式
人情勝過關係
前言
中國曾經遺忘過世界,但世界卻並未因此而遺忘中國。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後,就在中國越來越閉鎖的同時,世界各國的中國研究卻得到了越來越富於成果的發展。而到了中國門戶重開的今天,這種發展就把國內學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們不僅必須放眼海外去認識世界,還必須放眼海外來重新認識中國;不僅必須向國內讀者移譯海外的西學,還必須向他們系統地介紹海外的中學。這套書不可避免地會加深我們150年以來一直懷有的危機感和失落感,因為單是它的學術水準也足以提醒我們,中國文明在現時代所面對的決不再是某個粗蠻不文的、很快就將被自己同化的、馬背上的戰勝者,而是一個高度發展了的、必將對自己的根本價值取向大大觸動的文明。可正因為這樣,借別人的眼光去獲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歷史使命,因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過強烈的反差反觀自身,中華文明就找不到進入其現代形態的入口。
當然,既是本著這樣的目的,我們就不能只從各家學說中篩選那些我們可以或者樂於接受的東西,否則我們的“篩子”本身就可能使讀者失去選擇、挑剔和批判的廣闊天地。我們的譯介畢竟還只是初步的嘗試,而我們所努力去做的,畢竟也只是和讀者一起去反覆思索這些奉獻給大家的東西。
精彩書摘
第一部分 在一種社會主義背景下的微觀政治學的民族志第一章 關係的方言和辭彙
1947年版的《辭海》里並沒有“關係學”這個詞,《辭海》是和《牛津英語辭典》相似的一部辭典,引語都出自古代作品和經典作品。在台灣,它也不是日常用語中的一部分,我們因此可以推測“關係學”是在社會主義中國才出現的。對“關”字的理解,《辭海》里有兩個定義,都與我們正在研究的現象有關:“‘聯絡’或者‘建立聯繫’,以及能關閉和有人守衛的通道和大門”(舒新城,1947:1412)。辭典上的這兩個定義與現代關係學直接有關。當代中國人生活的一個基本要求是搞社會聯絡的能力,關係學賦予一個人應付生活中無數的門路的能力。要琢磨出這些關係學辭彙的各種社會用法和社會態度,我們必須到辭典的定義之外看看日常生活中人們的思想和看法。
我一旦決定把關係學作為研究重點,就到處找人給關係學下一個定義,我得到的回答表明,儘管我想弄明白“本地人的看法”(Geertz,1984),可實際上他們對關係學沒有一個單一的看法,相反,當地人有多種的看法和定義。這種不明確性表明,關係學包含了模糊和善變的文化意義以及人們對關係學活動的又褒又貶的模稜兩可態度。對這種社會現象的多種奇妙的相互衝突的態度,不僅說明在任何一個具體社會裡不同職業、不同階層、不同性別或不同倫理的觀點,而且也說明一個社會正在經歷著特殊的變化,或者說正經歷著從一種世界觀、一套習慣和解釋轉向另一套的歷史性巨變。同時,人們思想中變化的方向和新秩序的輪廓尚不明朗,對新的關係學的現象的解釋也沒有定論。因此,在這個開放式變化過程的中間位置提出關係藝術的問題,會遇到不同話語多重性的交鋒,所有話語都尋求適當的辭彙對歷史做出獨特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