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世奇書:錦囊三部曲。錦囊里凸現的是一個又一個深謀遠慮的人物;
錦囊里顯現的是一段又一段風雲際會的歷史;錦囊里展現的是一
種又一種高瞻遠矚的智慧。
作者簡介
劉伯溫
中國明初大臣,文學家。字伯溫。浙江青田人。元至順間舉進士。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
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聞劉基及宋濂等名,禮聘而至。他上書陳述時務18策,倍受寵信。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吳元年(1367)為太史令,進《戊申大統歷》。奏請立法定製,以止濫殺。朱元璋即皇帝位後,他奏請設立軍衛法,又請肅正紀綱。嘗諫止建都於鳳陽。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大封功臣,封為誠意伯,歲祿240石。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朱元璋比之為張良。劉基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畫立定,人莫能測。四年,賜歸。劉基居鄉隱形韜跡,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尋以舊憾為左丞相胡惟庸所訐而奪祿。入京謝罪,留京不敢歸,以憂憤疾作,胡惟庸曾派醫生探視。八年,遣使護歸,居一月而卒。後塗節謂其死實為胡惟庸投藥所致。劉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尤以詩文見長。詩文古樸雄放,不乏抨擊統治者腐朽、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誠意伯文集》。簡介
-曠世奇書:錦囊三部曲。錦囊里凸現的是一個又一個深謀遠慮的人物;錦囊里顯現的是一段又一段風雲際會的歷史;錦囊里展現的是一種又一種高瞻遠矚的智慧。
明朝洪武八年,大名鼎鼎的劉伯溫病危,這位早已退隱田園的原大明軍師兼誠意伯,在臨終前向兩個兒子劉璉、劉仲景表示,並非為父不傳秘技,只因他們才智不足,未能承受乃父劉伯溫的畢生心血—絕學《百戰奇謀》兵書,若勉強要學徒惹禍害,倒不如平凡度過此生。劉伯溫又指出,當今聖上多疑,就算獻上《百》兵書,也難免使劉家兄弟遭受猜疑,以為尚留有一手給親兒子,倒不如就此一把火燒掉,反可保存劉氏滿門安寧。
果然,劉伯溫死訊傳至應天(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就立即派丞相胡惟庸前往弔唁,其實目的就是找尋江湖流傳的《百戰奇謀》兵書。劉氏兄弟坦言告之已燒毀了,只剩下劉伯溫另一著作《郁離子》和一封致皇帝的親筆信。
當朱元璋在應天收到胡惟庸呈上的劉伯溫遺物,不見有兵書,只見是寓言故事《郁離子》就隨手丟在一旁,又拆看劉伯溫的遺信,大意是說臣著《百戰奇謀》是為聖上打江山,如今大明江山萬里,天下太平,已經再用不著了。又惟恐此兵書在後世落入奸佞之手,倒不如毀掉以絕後患。而那部《郁離子》則是臣的手本原稿,特此敬奉以留紀念。
這樣,更使朱元璋連月來寢食難安,他深知《百戰奇謀》是劉伯溫的畢生心血精華,又怎會就此燒毀?是否落在劉氏兄弟手上,又或埋在劉氏家宅地下?於是,朱元璋再派胡惟庸仔細查問其家人子孫,又假稱劉伯溫功大,下令將其府邸建成墓園“誠意伯府”以風光大葬,實際上欲對劉家府邸來個翻天覆地的大搜查。
結果,累累作事盡皆徒勞,無論如何也找不到《百戰奇謀》兵書,朱元璋甚至懷疑,也許劉伯溫將兵書早已傳給藍玉、徐達、周德興、馮勝等將軍,於是又萌生誅殺這班功臣武將的念頭。
劉伯溫的《百戰奇謀》兵書到底去了哪裡?這個謎要到二百多年後的崇禎十七年,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才終於揭開!李自成在明朝皇宮的雜物之中,發現那本劉伯溫手寫原稿的《郁離子》,因他很崇敬劉伯溫,特別細心翻閱,只為年代久遠的關係,《郁》書頁多有殘破,竟無意中發現頁內有頁,內藏另一本書,就是失傳二百年的《百戰奇謀》!
當李自成看到書中的〈料敵〉、〈布陣〉、〈用計〉之精彩,更有奇門遁甲、易卜星相之神機妙算,縱是賊王也感動得流下熱淚!劉伯溫忠心耿耿,更是用心良苦,若然歷代繼承大統的朱氏子孫,只須稍為用功翻書,就會發現這個秘密。可惜他們大都庸懶腐敗,最終得到這本絕學的,卻是推翻朱明的闖王李自成。
簡介概要
-百戰奇謀
本兵法有十卷.100戰.分別100招.100計由劉伯溫軍師提出他個人對兵法的想法,總括為卷十,以下為分法
卷一:計戰.謀戰.間戰.選戰.步戰.騎戰.舟戰.車戰.信戰.教戰
卷二:眾戰.寡戰.愛戰.威戰.賞戰.罰戰.主戰.客戰.強戰.弱戰
卷三:驕戰.交戰.形戰.勢戰.晝戰.夜戰.備戰.糧戰.導戰.知戰
卷四:斥戰.澤戰.爭戰.地戰.山戰.谷戰.攻戰.守戰.先戰.後戰
卷五:奇戰.正戰.虛戰.實戰.輕戰.重戰.利戰.害戰.安戰.危戰
卷六:死戰.生戰.飢戰.飽戰.勞戰.佚戰.勝戰.敗戰.進戰.退戰
卷七:挑戰.致戰.遠戰.近戰.水戰.火戰.緩戰.速戰.整戰.亂戰
卷八:分戰.合戰.怒戰.氣戰.逐戰.歸戰.不戰.必戰.避戰.圍戰
卷九:聲戰.和戰.受戰.降戰.天戰.人戰.雖戰.易戰.離戰.餌戰
卷十:疑戰.窮戰.風戰.雪戰.養戰.畏戰.書戰.好戰.變戰.忘戰
相關詞條
劉伯溫 | 《孫子兵法》 | 《三十六計》 | 孫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