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 李白
詩詞正文
晉室昔橫潰,永嘉遂南奔。沙塵何茫茫,龍虎鬥朝昏。
胡馬風漢草,天驕蹙中原。哲匠感頹運,雲鵬忽飛翻。
組練照楚國,旌旗連海門。西秦百萬眾,戈甲如雲屯。
投鞭可填江,一掃不足論。皇運有返正,醜虜無遺魂。
談笑遏橫流,蒼生望斯存。冶城訪古蹟,猶有謝安墩。
憑覽周地險,高標絕人喧。想像東山姿,緬懷右軍言。
梧桐識嘉樹,蕙草留芳根。白鷺映春洲,青龍見朝暾。
地古雲物在,台傾禾黍繁。我來酌清波,於此樹名園。
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
注釋
⑴太白自註:此墩即晉太傳謝安與右軍王羲之同登,超然有高世之志,余將營園其上,故作是詩。題註:《太平寰宇記》:冶城,在今上元縣西五里,本吳鑄冶之地,因以為名。元帝太興初,以王導久疾,方士戴洋云:“君本命在申,申地有冶,金火相鑠,不利。”遂使范遜移冶於石城東髑髏山處,以其地為園,多植林館。徐廣《晉記》“成帝適司徒府游觀冶城之園”,即此也。《六朝事跡》:謝安墩,在半山報寧寺之後,基址尚存。謝安與王羲之嘗登此,超然有高世之志。《世說》:王右軍與與太傅共登冶城,謝悠然遠想,有高世之志。王謂謝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給。今四郊多壘,宜人人自效,而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謝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豈清言致患耶?”
⑵按《晉書》:懷帝永嘉五年,劉曜、王彌入洛陽,帝開華林園門,出河陰藕池,欲幸長安,為曜等所追及。曜等遂焚燒宮廟,逼辱后妃,百官士庶,死者三萬餘人。衣冠之族,相率南奔,避亂江左。
⑶《書·費誓》:“馬牛其風。”孔穎達《正義》,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遠去也。
⑷《漢書》:胡者天之驕子也。《左傳》:南國蹙。《韻會》:蹙,迫也。《南史》:中原橫潰,衣冠道盡。
⑸殷仲文詩:“哲匠感蕭辰。”
⑹組練,戰服也。
⑺陸機詩:“胡馬如雲屯。”
⑻《晉書·苻堅載記》:堅銳意荊、揚,將謀人寇,引群臣會議。堅曰:“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
⑼《謝安傳》:時苻堅強盛,疆場多虞,諸將敗退相繼。安遣弟石、兄子玄等應機征討,所在克捷。堅後率眾號百萬,次於淮、淝,京師震恐。玄入問計,安夷然無懼色,答曰,“已別有旨。”玄不敢復言。乃令張玄重請,安遂命駕出山墅,親朋畢集方與玄圍棋賭別墅。安常棋劣於玄,是眩懼,便為敵手而又不勝。安顧謂其甥羊曇曰:“以墅乞汝。”遂游涉,至夜乃還。指授將帥,各當其任。玄等既破堅,有驛書至。安方對客圍棋,看書既竟,即攝放床上,了無喜色,棋如故。客問之,徐答曰:“小兒輩遂以破賊。”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其屐齒之折。其矯情鎮物如此。
⑽《詩·大雅》:“仍執醜虜。”
⑾《晉書·索琳傳》:永嘉盪覆,海內橫流。
⑿《世說》:謝公在東山,朝命屢降而不動,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
⒀顏延年詩:“水國周地險,河山信重複。”
⒁謝靈運詩:“想像崑山姿,緬邈區中緣。”
⒂《左傳》:宴於季氏,有嘉樹焉,宣子譽之。
⒃《太平寰宇記》:白鷺洲,在江寧縣西三里大江中,多聚白鷺,因名之。楊齊賢曰:白鷺洲,在金陵城下秦淮之外。
⒄《一統志》:青龍山,在應天府東南三十五里。《江南通志》:青龍山,在江寧府上元縣東三十里,山產石甚良,土人取為碑礎。《通雅》:曉日為朝暾。謝靈運詩:“曉見朝日暾。”李周翰註:“暾,日初出貌。”
⒅武陵源,陶淵明所記者,見二卷注。又《述異記》:武陵源,在吳中,山無他木,盡生桃李,俗呼為桃李源。源上有石洞,洞中有乳水。世傳秦未喪亂,吳中人於此避難,食桃李實者皆得仙。則又一武陵源也。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