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喬治·桑是法國最傑出的女小說家,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小說家之一。本書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愛情小說。小說描寫了一個多角戀愛故事:男主人公貝內蒂克特是愛情糾葛的關鍵人物。他愛上貴族小姐瓦朗蒂娜,而她是朗薩克伯爵的未婚妻。在此之前,貝內蒂克特愛過瓦朗蒂娜的姐姐路易絲,她起初拒絕他,後來卻愛上了他。當下,貝內蒂克特被他的表妹阿泰娜伊絲熱戀著,而後者有不止一個追求者。這幾對愛情糾葛引起了激烈的衝突,幾對婚姻都導致悲劇……前言
喬治·桑是法國最傑出的女小說家,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小說家之一。她生於1804年,原名阿爾芒蒂娜·奧羅爾·呂西·杜班。從小由祖母撫養。1817年她進入巴黎的一個修道院,至1820年才回到老家諾昂。重新接觸到田野,使她無限欣喜:“植物的芬芳、青春、生命、茫然無知的未來的獨立生活,在我面前打開了,使我感到忐忑不安和深深的憂鬱。”她如饑似渴地讀書,尤其喜歡盧梭的作品:“讓一雅克的語言和他的推理形式就像莊嚴的、閃射著光芒的音樂那樣抓住了我……在政治上,我成了這個大師的狂熱信徒,我長期毫無保留地保持這種狀態。”她不僅在政治信念上受盧梭的民主思想的影響,而且她的創作風格也直接師承於盧梭的感傷主義。1822年,喬治·桑和杜德望男爵結婚。但在1830年,她發現了丈夫給情婦的一份遺囑,於是在1831年初憤然離家來到巴黎,獨立生活,開始了寫作生涯。喬治·桑的出走,與她尋求婦女解放的要求是聯繫在一起的。她穿起男裝,抽上菸斗,以示男女平等。她寫作的小說也以婦女問題為題材:《安第亞娜》(1832)的同名女主人公代表“弱者”和受社會法律“壓抑的情感”,與“文明的一切障礙”作鬥爭。同年秋天,她又發表了《瓦朗蒂娜》。
《瓦朗蒂娜》是一部愛情小說。小說描寫了一個多角戀愛故事:男主人公貝內蒂克特是愛情糾葛的關鍵人物。他愛上貴族小姐瓦朗蒂娜,而她是朗薩克伯爵的未婚妻。在此之前,貝內蒂克特愛過瓦朗蒂娜的姐姐路易絲,她起初拒絕他,後來卻愛上了他。當下,貝內蒂克特被他的表妹阿泰娜伊絲熱戀著,而後者有不止一個追求者。這幾對愛情糾葛引起了激烈的衝突,幾對婚姻都導致悲劇:瓦朗蒂娜與朗薩克結婚,卻沒有愛情;她姐姐追求自由戀愛的悲慘遭遇,使她不敢越雷池一步,她只能聽任命運的宰割。更可悲的是,伯爵發現瓦朗蒂娜和貝內蒂克特的關係以後,剝奪了她的財產藍博宮堡和附屬地產,無情地拋棄了她。貝內蒂克特在幸福到來之際被情敵殺死。阿泰娜伊絲一氣之下與自己不愛的人結了婚。通過這三個悲劇,喬治·桑抨擊了不合理的婚姻。她讓女主人公說:“純潔的愛就是這個宇宙的紐帶和原則……我們創造出來是為了彼此相屬的,我們之間締結的非物質聯繫,勝過一切人間聯繫。”這句話歌頌了愛情的神聖。另一方面,喬治·桑又通過男主人公,指出財富和地位是他們結合的障礙,他憤怒指責這個社會。瓦朗蒂娜控訴道:“他們慫恿我失足,鼓勵我只知宣揚表面的德行。如果您不是一個農民的兒子,而是公爵和貴族院議員,我可憐的貝內蒂克特,他們就會吹捧我取得勝利。”階級界限和社會偏見是造成男女主人公愛情悲劇的根源。喬治·桑從這個高度上去描寫婦女的悲劇命運是有揭露意義的。
小說還描繪了農民與貴族的尖銳對立。藍博伯爵夫人蔑視農民,覺得女兒在舞會上當眾被一個農民擁吻,是受到侮辱,她看到女兒同貝內蒂克特接觸便火冒三丈,認為有失體統。侯爵夫人經歷過法國大革命,平時對農民笑臉相迎,對他們懷有恐懼和戒備心理,深諳“禮賢下士一些,為了是在未來的革命中拯救你的頭顱”的道理。農民隨時準備與貴族攤牌,他們認為貴族“只有過出生時的艱難,我們則不同,我們是歷經艱險才掙到家產的”。萊里家趁女兒結婚,大擺宴席,要跟伯爵小姐的婚禮相頡頏,壓倒貴族的氣焰。貴族藍博家最後敗落,而村婦阿泰娜伊絲成了藍博宮堡的業主,後來她又與路易絲的兒子結婚,變成了新貴。這是外省一個角落的社會變遷史,反映了復辟王朝時期農村中階級力量的消長。
這部小說塑造了幾個性格鮮明的形象。瓦朗蒂娜具有民主主義思想,是喬治·桑女性畫廊中有獨特光彩的人物。她關切農民的痛苦和歡樂,摒棄階級偏見,與農民接近。最後,命運和社會把她降到同農民一樣的地位。她性格溫柔卻不懦弱,是一個理想的女性形象。貝內蒂克特性情暴烈,富有反抗精神,蔑視金錢,憎恨貴族的自命不凡,看不慣暴發戶的倨傲,無情地諷刺他們的吝嗇或揮霍。他寧願放棄一門女方嫁妝十分可觀的婚姻,不顧一切地追求瓦朗蒂娜。他憤世嫉俗,指責上帝不去扶持弱者。這是另一個理想的男子形象。藍博夫人也被刻畫得相當真實和生動。隨著拿破崙帝國的覆滅,她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一切幻滅之後,“熱衷於陰謀詭計就成了她唯一的精神食糧”。她庸俗、狹隘、愛慕虛榮,嫉妒繼女的漂亮,不料繼女的情人竟是她的情人。她一手包辦了女兒的婚姻,葬送了女兒的一生。這個專橫跋扈、委瑣促狹的貴婦,是當時社會產生的畸形兒。侯爵夫人是另一種貴婦,她性格軟弱、輕率,喜愛奢華而又自私。由於經濟的敗落,她不得不依附他人,委曲求全。阿泰娜伊絲的心理和性格,則體現了暴發戶農民想躋身於上層階級的社會現象。
小說對法國中部地區貝里農村的綺麗風光,以及對風俗人情的細膩描繪,十分引人注目。男女主人公在鄉村舞會上的初遇,夏夜在山谷的相逢和坦率交談,在宮堡小樓的消閒聚會,是一首首現代田園牧歌,預示了喬治·桑後來的創作基調。
精彩片斷
但跑了幾步,本來不慣於奔跑的小馬便放慢了步子,貝內蒂克特動輒易怒的脾氣稍稍平息了,轉為羞愧和悔恨,而萊里老爹酣然入睡。他們沿著一條草木青翠的小路駛去,當地老鄉把這稱為“凹路”。小道非常狹窄,連狹小的馬車車廂的兩邊都碰到了道路兩旁的樹枝。
貝內蒂克特任憑套著性子柔靜的馬兒的韁繩飄蕩著,陷入深深的沉思中。這個年輕人性格古怪,他周圍的人無法將他與同樣素質的人比較,認為他絕對出格。大半的人藐視他,將他看做不務實事、毫無作為的人。倘說他們對他略有敬重而又不表現出來,那是因為他們不得不認為他真正的勇不可擋,憤恨起來又堅定不移。相反,萊里一家儘管單純仁慈,卻決意把他培養成頭腦和知識都堪稱第一流的人物。這對正直的夫婦看不到他的不足之處,在外甥身上看到的只是一個想像力和知識都過於豐富的年輕人,不會享受精神上的安寧。然而,貝內蒂克特雖然二十二歲了,卻根本沒有獲得人們稱之為實際教育的東西。在巴黎,他輪番愛上藝術和科學,卻未掌握任何專業知識。他學習勤奮,但當要進行實踐時,他便止步不前。正當別人要採摘靠辛勞而得的果實時,他卻已感到厭棄。對他來說,需要開始實踐業務時,熱愛學習也就終止。一旦獲得藝術和科學的寶庫,他便不再具備利用寶庫為自身謀利的這種自私的恆心。由於他不知道鑽營獲利,每個見到他無所事事的人都會說:“他有什麼用呢?”
很早以前,他的表妹便已許配給他,有些嫉妒的人指責萊里一家被財富腐蝕了心靈和思想,這是對他們所能作出的最好回答。確實,他們的理智,農民的理智,通常是非常穩定和正直的,在家業興旺發達的過程中卻受到嚴重的損害。他們不再敬重樸實謙遜的美德,他們枉然地想在自己身上消除這些美德,千方百計要窒息這些美德在孩子們身上出現的萌芽。不過,他們不斷地幾乎同樣喜愛他們的孩子,在促使他們變得不中用的同時,他們還以為促進他們獲得了幸福。
這種教育相當明顯地造成了這個或那個孩子的不幸。阿泰娜伊絲宛如一塊柔軟易捏的蠟,在奧爾良的寄宿學校染上了年輕的外省女子的一切缺點:愛虛榮、愛名利、愛嫉妒,心胸狹隘。不過,心地善良在她身上仿佛是母親傳下來的神聖遺產,外界影響不能扼殺它。對她來說,只要吸取過去和未來的經驗教訓,她還是大有希望的。
壞的影響在貝內蒂克特身上更大一些。教育不僅沒有使寬容的感情麻木,反而極度地把它發展了,使之變成為一種可悲的怒氣。這種暴烈的性格,這個多愁善感的心靈,也許需要以令人冷靜的思想和抑制衝動的原則來制約。甚至田間勞動、身體疲乏,都可能有利於使用過度的精力,這些精力在強健的體魄里要發酵擴張。文明之光發展了許多寶貴品質,或許也毒害了同樣多的品質。對置於一無所知和將會適度知之之間的幾代人來說,這是一個不幸:他們知道得太多了。
萊里和他妻子不可能理解這種狀況的不幸,他們閉目塞聽,感覺不到。除了他們能夠給予的幸福之外,他們想像不出還有別的幸福。他們天真地自詡有能力安慰貝內蒂克特的煩惱。在他們看來,這就是一個殷實的農莊,一個俏麗的農莊主女兒,還有一份二十萬法郎的陪嫁,現金支付。可是,貝內蒂克特對他們的關懷討好無動於衷。金錢激起他心中深深的蔑視,這種蔑視是青年人的一種狂熱。青年往往心血來潮,改變原則和信念,向宇宙的上帝跪拜。貝內蒂克特感到內心有一種野心吞噬著他,但這不是他那種年紀的人的野心,即渴望以更高尚的方式使自尊心得到滿足的野心。
這種朦朧的難熬的期待所達到的特殊目的,他還一無所知。有兩三回,他以為從攫住他想像的怪想狂念中,辨別出這種期待。這些怪想悄然而逝,卻沒有給他帶來持久的享受。如今,他老是感覺到這種期待,猶如一種惡毒的疾病隱藏在他的心中。它空前激烈地折磨著他,以致眼下他不太清楚這種期待有多大用處。煩惱,這種可怕的病,較之社會歷史的任何時期都更加緊附於當今的年輕一代,它在貝內蒂克特正當青春年華之際,向他猛襲而來。煩惱像一片黑雲籠罩著他整個未來。它已經摧折了他這種年紀最寶貴的機能:希冀。
在巴黎時,孤獨使他心灰意冷。他居住的小房間,對於他這樣活躍的智慧型來說,過於莊重冷清,也過於危險。在房間裡,他感到孤獨比社會交往更好。他的身體忍受孤獨之苦,卻受到損害,他的姨父母惶惶然地把他召回身邊。他回來已有一個月,恢復了健康的殷紅氣色,可是他的心比先前更為激奮。田園的詩意他是非常敏感的,卻將咬齧著他內心暗伏的被推至狂熱程度的需要。他的家庭生活在頭幾天十分溫馨,使他神清氣爽,而每當他要嘗試過家庭生活時,他又覺得家庭生活比往常更加枯燥乏味。他對阿泰娜伊絲毫無情意。她同他那酷愛思索冥想的氣質相距太遠。想到要固守奇異怪誕或平淡無奇的習慣——他的家庭提供的是兩相對比的或兩者結合的習慣,他便感到厭惡。他的心扉開向溫情和感激,可是,這些感情在他又是產生鬥爭和不斷悔恨的源泉。目睹周遭的卑俗委頓,以及造成暴發戶生活習慣荒唐可笑的吝嗇與揮霍的混合現象,他禁不住暗暗地對此作出無情的諷刺。萊里夫婦既慈祥又專制,每逢星期日,都給他們的長工喝上等好酒,隨後的一個星期,他們又責備長工倒的醋太多了,他們已用水沖淡了醋。他們殷勤地給女兒買了一架漂亮的鋼琴,一個檸檬木的梳妝檯,華貴的精裝書籍,他們卻會為她多扔了一捆木柴在爐膛里而數落她。他們在家裡裝做拮据,好激發僕人的熱情和節儉,在外邊他們神氣活現,別人對他們的富有稍有懷疑,他們便視做侮辱。他們非常樂善好施,而且生財有道,卻由於老是乾蠢事,終於被鄰里所憎惡,而鄰里比他們更愚蠢,更自負。
這就是貝內蒂克特不能忍受的缺陷。青年人對老年人是苛刻和不能容忍的,更甚於老年人對青年人的態度。在心灰意冷當中,朦朧猶豫的行動在他的生活中投下幾縷希望之光。路易絲、路易絲太太或小姐(這兩種稱呼都有),約莫三星期前住到新倉農莊。首先,他們年齡不同使這種聯繫保持平靜,效果出人意料。貝內蒂克特第一次見到路易絲是在十二年前,他對她的某些偏見,在她待人接物的真誠懇切的魅力中渙然冰釋。他們的趣味、所受的教育、同情心,使他們迅速接近。路易絲仗著年齡、自身的不幸和美德,對年輕朋友的思想起了全面的影響。但這種如膠似漆的親密為時很短。貝內蒂克特總是急於超越目標,總是急匆匆地要使自己的讚賞神聖化,以過度的快樂來破壞這種快樂,他自以為愛上了路易絲,她是他心靈選中的妻子,她不在,他便活不下去。這個錯誤延續的時間不長。路易絲對他膽怯的表白所流露的冷淡,使他既痛苦又怨恨。他在氣憤之下,心裡數落她倨傲冷漠。嗣後,想起路易絲的不幸,他又心平氣和了,承認她值得敬重,又值得憐惜。還有兩三次,他在她身邊時,感到心裡的激情強烈地超過友誼,洶湧澎湃的願望重新熾烈起來,但路易絲知道怎樣使他平靜下來。她決不因理智陷入迷亂而加以利用,她的經驗教會她不要輕信憐憫。她決不對他表示絲毫憐憫,縱然冷酷與她的心靈相距甚遠,她還是使用冷酷來治療這個年輕人。貝內蒂克特早上在交談中流露的激動,仿佛是他反抗的最後一次嘗試。眼下,他後悔自己熱昏了頭,陷入沉思冥想中,在不斷增長的不安里,他感到專一愛上某樣東西或某個人的時刻,還沒有到來。
萊里大媽打破沉默,發表了一個無聊的見解,她對女兒說:
“這束花會弄髒你的手套。你記得夫人那天對你說的話吧:‘在外省,總能從一個人的手和腳看出這個人是不是老百姓。’這位可愛的夫人,她沒有注意到,我們至少也能拿這種觀點來對待自己!”
“相反,我卻認為她是有意對我們說的。可憐的媽媽,如果你以為德·藍博夫人後悔侮辱了我們,那么你對她的了解就太少了。”
“侮辱!”萊里大媽尖酸地又說,“她本來想侮辱我們?我倒想看到這個場面!啊,是的!我能忍受任何人的侮辱嗎?”
媒體推薦
喬治·桑是法國最偉大的作家,不僅如此,她還是一個美麗絕倫的女人。她可與米羅的維納斯相媲美,甚至以無數的優點勝過維納斯。
——【德】海涅
親愛的朋友,您又創作了一部高雅的傑作,它優美而樸實。真是太棒了!我每讀一次都會產生無窮的靈感。您把它題贈給蕭邦,這是個好主意。
——【法】德拉克洛瓦
它把法國的理想主義推向了頂峰……它向我們展現了無數美妙、精細的畫面,從古到今的所有田園詩,沒有一部可與它媲美,它是絕無僅有的。
——【法】聖伯夫
盤點喬治·桑作品
喬治·桑移居巴黎後為了生存下去,她開始了勤奮的筆耕,寫出了一部部文筆秀美、內容豐富、情節迷人的風情小說,並以此確立了自己在法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從初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盧梭、夏多布里昂和拜倫對她的複雜影響。七月革命後不久,她發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安蒂亞娜》(1832), 喬治·桑長篇小說《瓦朗亞娜》一舉成名,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