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人民出版社;第1版(2009年5月1日)叢書名: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平裝:401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9787214057150
條形碼:9787214057150
商品尺寸:22.6x15.4x1.8cm
商品重量:499g
ASIN:B002DGT1I6
內容簡介
《理解農民中國》為一部富有新意的理論著作,評介了西方以中國農業和農民為主題的理論:斯科特一波普金爭論;施堅雅的中心地與巨區論;關於中國經濟史上技術突破的爭論;解釋19世紀中國農民起義的千年王國論、階級鬥爭論與地方政治論;關於過密化的爭論。在此基礎上,《理解農民中國》從社會科學哲學的高度對這些理論進行了剖析、總結和反思,對理論的適用範圍以及社會解釋的微觀基礎進行了深入探討。近年來,西方有關中國研究的理論著作層出不窮,但是像《理解農民中國》這樣“理論”的“理論著作”卻並不多見,相信讀者一定會從中有所收穫,相關研究者也會得到啟迪。編輯推薦
《理解農民中國》為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之一。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李丹譯者:張天虹張洪雲張勝波叢書主編:劉東李丹(DanielLittle),美國著名的哲學家,1971年畢業於伊利諾大學,獲數學學士和哲學學士學位,1977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後,先後在科爾蓋特大學、衛斯理學院等大學任教,並在哈佛大學國際事務中心任訪問學者(1989-1991)。在此期間,他先後任科爾蓋特大學教授會副會長(1993-96)和巴克內爾大學副校長(1996-2000)。現任密執安大學迪爾本分校校長和哲學教授,併兼任密執安大學主校的社會學教授。他還承擔過美國全國科學基金會(the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麥克阿瑟基金會(theSocialScienceResearchCouncil/MacArthurFoundation)的項目。
目錄
譯者的話獻辭
致謝
中文版序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關於道義經濟的爭論
第三章傳統中國的區域體系
第四章關於技術突破的爭論
第五章關於農民起義的理論
第六章持續增長還是過密化?
第七章概括及理論
第八章解釋
第九章經驗推理
第十章社會本體論、因果機制與社會心態
引用文獻目錄
譯後記
序言
中國曾經遺忘過世界,但世界卻並未因此而遺忘中國。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後,就在中國越來越閉鎖的同時,世界各國的中國研究卻得到了越來越富於成果的發展。而到了中國門戶重開的今天,這種發展就把國內學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們不僅必須放眼海外去認識世界,還必須放眼海外來重新認識中國;不僅必須向國內讀者移譯海外的西學,還必須向他們系統地介紹海外的中學。這套書不可避免地會加深我們150年以來一直懷有的危機感和失落感,因為單是它的學術水準也足以提醒我們,中國文明在現時代所面對的決不再是某個粗蠻不文的、很快就將被自己同化的、馬背上的戰勝者,而是一個高度發展了的、必將對自己的根本價值取向大大觸動的文明。可正因為這樣,借別人的眼光去獲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歷史使命,因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過強烈的反差反觀自身,中華文明就找不到進入其現代形態的入口。
當然,既是本著這樣的目的,我們就不能只從各家學說中篩選那些我們可以或者樂於接受的東西,否則我們的“篩子”本身就可能使讀者失去選擇、挑剔和批判的廣闊天地。我們的譯介畢竟還只是初步的嘗試,而我們所努力去做的,畢竟也只是和讀者一起去反覆思索這些奉獻給大家的東西。
後記
此書是在劉北成老師的指導下由張天虹、張洪雲、張勝波三人合作完成的。原著為八章,作者後來又增補了兩章,補充了作者最近幾年的心得,因此中譯本總共十章。具體分工為:張洪雲,第一、六、八、十章;張天虹,第二、四、五、七章;張勝波,第三、九章。全書由張天虹統稿,並對人名的翻譯進行了統一。和劉老師一起討論譯文是幸福而快樂的事情,從對我們進行的指導和分工、校對再到最後的出版,劉老師付出了大量心血,這很難用“感謝”二字來表達。另外,要說明一點,文中仍然存在的錯誤全部由譯者負責。
我們三人的研究方向都是社會經濟史,而李丹先生除了探討社會經濟史的經驗研究之外,更多地是研究了社會科學哲學的方法論問題。2007年4月,李丹先生應李伯重教授的邀請來清華做演講,在此期間,我們三人曾就書中的相關問題向李丹先生請教,解決了不少難題。儘管如此,僅在知識結構方面,我們和李丹先生就存在著一定的不對稱,況且我們的水平有限,錯誤以及誤解之處恐怕仍然在所難免,懇請方家指正。
文摘
第二章關於道義經濟的爭論理論爭論
道義經濟的理論框架
在《小農的道義經濟》(1976)中,斯科特研究了東南亞——主要是緬甸和越南——小農的社會安排和政治行為。斯科特集中研究了該地區20世紀30年代蕭條時期的起義。他想要分析小農的生活環境和準則,以此作為理解這些起義的基礎:它們為何發生、在何時何地發生以及為何如此眾多的農村普通民眾作出參加暴動這一代價高昂的危險決定。然而,起義畢竟是相當具有戲劇性的瞬間,斯科特也對解釋普通的農村生活感興趣:主從關係、慈善義務、鄉村社會制度與政治制度的規範性功能。
斯科特認為,存在一種小農特有的規範體制,這種體制產生於他們的“存在環境”(existentialsituation)——生態環境、技術環境以及社會環境,“存在環境”使得小農農業在鍸口水平(subsistencelevel)附近上下波動(1—2,13—15)。斯科特還認為,這個系統切實地塑造了個體行為。這是一種生存倫理:即一套規範,小農藉此預測風險與生存保障,從而以這些規範來評價其周圍的制度和人們。這種倫理包含生存權利以及一套與互惠聯繫起來的權利與義務。“我認為,我們可以從兩個道德原則——互惠準則(normofreciprocity)與生存權利——著手研究,這兩個原則看起來似乎深深地蘊涵於小農生活的社會模式與禁忌之中”(167)。斯科特主張,生存倫理是超越文化的,因為它源於小農生活的結構性特徵,而非來自文化傳統或宗教價值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