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畫(共兩集) 內容簡介
作漫畫不僅僅是引得讀者開懷一笑,更要在畫中入情入理入境,著名漫畫大師豐子愷先生就即是如此。他的漫畫善取人間諸相,又多以古詩文意境入畫。所表達的社會風情及思想觀念,在今天的讀者眼中,會有一種“舊時燕子”的似曾相識之感,讓讀者多少可以得到一點懷舊的溫情和回眸一笑的思考。由於本書盡收豐子愷先生繪畫之精髓,相信一定會受到喜愛並研究豐子愷先生漫畫藝術的讀者的歡迎。爸爸的畫(共兩集) 本書前言
《爸爸的畫》編輯小引
這裡呈獻給大家的,是著名漫畫大師豐子愷先生充滿了人間情味的漫畫及他的兩個女兒豐陳寶、豐一吟先生撰作的漫畫趣繹。 陳寶、一吟先生長期以來致力於其父著作的整理研究、漫畫的描摹復原及編撰工作,深得豐子愷先生藝術品質的精髓。本書所選漫畫,儘可能地考定其操作的年代及背景,凡屬同題異畫或異題而同畫者,均一一收入,以見全貌,以備參比。以這種方式編纂豐先生漫畫,一定會受到喜愛並研究豐子愷先生漫畫藝術的讀者的歡迎。 豐子愷先生的漫畫,善取人間諸相,尤多以兒童題材,其中的大部分,皆是以豐家姐弟為模特兒的。陳寶與一吟先生,在六十年滄桑之後,以溫馨親切的文字,朝花夕拾,從頭細數兒時舊事,娓娓道來,讀之令人心動。豐先生漫畫,又多以古詩文意境入畫者,陳寶、一吟先生以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學養,以原詩詞為畫演繹,既為畫作點睛,又使讀者在讀畫的同時得到了古典文學的涵詠。此外,漫畫中所表現的社會風貌及思想觀念,在今天的讀者眼中,會有一種"舊時燕子"的似曾相識之感,讓我們多少可以得到一點懷舊的溫情和回眸一笑的思考。 本書由豐一吟先生題簽,感謝豐陳寶、豐一吟先生的通力合作,使本書能以現在的面貌與讀者見面。 |
爸爸的畫(共兩集) 本書目錄
第一集目錄編輯小引
八十一年前的畫
三幅同題漫畫 三種不同意境
為什麼畫中人穿今裝?
燕歸人未歸
子愷漫畫從此一舉成名
幾人想憶在江樓
流光容易把人拋
留春
花生米不滿足
四歲幼兒弄筆
等人最心焦
懶人自有好辦法
母親和外婆
該睡了
可憐的三妹
前江的新娘子
胖乎乎的劉薰宇
長信寫給誰?
初步
阿寶赤膊
西裝背心像長袍
剛學會摺紙工
斷腸
如果爸爸在家
旋糖擔
阿寶兩隻腳 凳子四隻腳
其樂融融
姐弟三人
買票
正在訂計畫
小母親
“我”是誰呢?
好友兼酒伴
中秋之夜
憑弔者
仿路谷虹兒風
“很像,很像!”
藝術的勞動
新村大路上所見
兒童苦
信寄給誰?
發瘧的人最幸福了
膳堂中的不平
男生宿舍里所見
父親的手
把老爸當傭人
“水禍”將臨
當法官就是做官
將來的車夫
阿寶和軟軟
一個哭,一個笑
當心!
三臂獨腳之姿
快回頭看看
那一定是我!
媽媽親自為我餵藥
重重疊疊的半圓形
姐弟倆
黃包車
擠在一起納涼
欣賞什麼?
穿了爸爸的破棉襖
窮的小孩更苦
插“柴咯咯”的女孩
低下頭來看看吧
心裡“別、別”跳
漫畫原稿看得入神
初學打毛線
哭聲二部合唱
哭響點,讓媽媽聽見!
兒童的大人化
教師之夢
母親的夢
一切都是那么甜蜜
不要討厭星期一的鬧鐘
一天的時間太短了
急得頭上冒煙
阿花飲水處
石門灣木場橋
不是蒸桂花
大熱加大旱
起視蠶稠怕葉稀
人造搖線機
楊柳岸曉風殘月
餛飩擔
叫賣二重唱
此處無顏勝有顏
接吻
鑼鼓響,腳底癢
天倫之樂
互助
山路寂,顧客少,胡琴一曲代RADIO
立等可取
頒白者
一副尷尬相
“我們所造的”
遊春
狹路相逢
第二冊目錄
編輯小引
近鄰理應相親
鑽研
可憐的小僕人
代文盲寫信
木俑伺候,叫人難受
首先要填飽肚子
看洋畫
暫時失卻了人生的自由
村學校的音樂課
沒飯吃又沒書念
在兩家當工役的夫婦
賭博者
烏衣巷口
看他究竟付多少錢
上行下效
難關
好花時節不閒身
以教人失業為業
他一口氣畫了八張
欲近曉天啼一聲
兩小無嫌猜
教育亟須改革
“今天天氣好!”
菜粥
中國就像棵大樹
白貓黑貓
幼弟新枚
千鈞一髮
小弟人見人愛
又要搗蛋了
歲月不待人
一肩擔盡古今愁
快照
善意的逐客令
逃警報
落日放船好
昨夜剪刀尋不著
發群山為伴
滿山紅葉女郎樵
“墳”滿為患
失子重歸慈母懷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熱烈的重慶
滑竿
狂歡之夜
復員比逃難更苦
母親連忙逃進家門
“回鄉豆”
一人出亡十人歸
一一交還白髮人
憑弔緣緣堂廢墟
修車比開車更了不起
逃也不好,不逃也不好
物物交換
未吃粥,先吃藤條
車輛與社會
一塊錢有沒有二十粒好買?
隔籬呼取盡餘杯
和平萬歲
爸爸回家來團聚
笑問客從何處來
買雞蛋不要錢?
戰爭的起源
向孩子們學習
大外孫,小娘舅
捕鳥
侄兒抱叔叔
母氏劬勞
上行不正下行歪
江南秋
西湖上的燒香客
兩首《浣溪沙》
人生苦
施捨也要看對象
胡調唱罷換新腔
我們年青時也曾戴花
圈圈圈上天
為念爭戰苦,好景忽減色
“星漢樓”住不下去了
這些玩具都不要
經過一排棺材去上學
胖子苦
杵影歌聲
來之不易
反對迷信
六日辛勤一日閒
雙工
無人售貨
勝讀十年書
“和平”兩字也不能提
並非一稿兩投
祝他返老還童
忽然迎面好風吹
高潮
跳橡皮筋
遠足之晨
桐子不落,童子不樂
畫意完全被顛倒了
人生一大享受
簡體字好
爸爸的畫(共兩集) 文章節選
《爸爸的畫》內容摘錄
車廂社會 舊時火車車廂的坐位是直排的,即兩旁靠窗各一長排,中央背靠背兩排。 父親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車廂社會》文中說:"同是買一張票的,有的人老實不客氣地躺著,一個人占有了五六個人的位置","有的人叫行李占了自己左右的兩個位置,當作自己的衛隊。若是方皮箱,又可當作自己的茶几","有的人沒有行李,把身子扭轉來,叫一個屁股和一支大腿占據了兩個人的坐位,而悠閒地憑在窗中吸菸",而和平謙虛的鄉下人,抱著孩子的人請他們讓座,他們會用裝腔、撒謊的辦法來把這些人遣走,使這些人只好"抱了小孩,扶了老人站在W。C(廁所)的門口"。 一文一畫,表現了同樣的內容,正如文中所說,"凡人間社會裡所有的現狀,在車廂社會中都有其縮圖。" "我們所造的" 辛辛苦苦地添磚加瓦,把房子造好了,自己就被請出,讓別人來住了,每一個建築工人都是這樣過來。 這兩位建築工人倒有閒情逸緻,造好以後,還來欣賞欣賞自己的作品。得意地說,這是"我們所造的"。 他們造好了這漂亮的房子,回到自己家裡,或許只住一個閣樓、一間棚屋。他們永遠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據說王孝和烈士臨摹過這幅畫。可能是出於對建築工人的同情。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建築工人俱歡顏! 善意的逐客令 畫題中的詩句,取自李白《山中與幽人對酌》。全詩如下: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一杯一杯復一杯。已經到了"三杯不記主人誰"的程度。主人自己已經醉倒,感到昏昏欲睡,便毫不客氣地下逐客令:"君且去。"但他對這位酒伴又覺戀戀不捨,就約他明天再來,準備跟他鼓瑟鼓琴,擊節吟唱取樂。所以這樣的逐客令實是善意的。 父親的漫畫,除了受日本竹久夢二的影響之外,在國內還受陳師曾的影響不淺。父親這幅畫,與陳師曾的同題畫十分相似,想必是父親受陳曾此畫的啟發而仿畫的。 一人出亡十人歸 從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戰爭共延續八年之久。勝利後沒有能力馬上回家鄉的(就像我家那樣),便延到次年才得回去。 如果這個男子1937年逃亡出去,次年就結婚,然後,一年生一個孩子,九年正好成了十口之家。 那時候,沒有"計畫生育",我的母親就生過九個孩子(如果連小產的一個也算在內,共十個),死了一男一女,也還剩下一大串。不過,我以上的,都是抗戰前出生的,只有一個"抗戰兒子",便是我弟弟,生於1938年。 畫題中所謂"復員",是指抗戰勝利後的回歸,也就是從戰時狀態轉入和平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