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富人與窮人的差距究竟在哪兒?為什麼富有的人越來越富有,而貧窮的人越來越貧窮?內容簡介
《為什麼富有的人越富有,貧窮的人越貧窮》深刻剖析了這一現象的原因所在,揭示出富人與窮人在金錢觀念、理財投資、消費行為等方面的差別,認為窮人之所以貧窮,是因為他們思維觀念滯後,不善於運用金錢達到致富的目的,富人之所以富有,是因為他們善於運用手中的金錢消費和做事,從而啟發人們改變自己的窮人思維習慣,像富人一樣思考和行動,最終抓住機會,創造財富,改變命運。目錄
第1章 有些事情你無法左右1.處在食物鏈最末端
2.怎么會給你機會
3.越窮錢越不找你
4.僅有的半個饃都可能被人搶去
5.與狼共舞,你準被吃掉
6.人窮哪還有資格談志向
7.窮人創造財富的意義只是為了活命
8.現代化使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9.讓你自生自滅是上帝的本意
第2章 少的不只是富爸爸
10.少了一個富爸爸——起點低
11.窮人的孩子沒有當家的機會
12.人窮智也窮
13.沒遠見,沒主見,沒見識
14.生活費怎么能變成資本
15.不但沒有資本,更沒有資本意識
16.只想買彩票,不想賣彩票
17.從骨子裡憎惡富人
18.無牽無掛的沒了責任
19.沒有自信,焉能從容
20.富人的氣質裝不出來
21.不講品位,只追求物美價廉
第3章 有的只是飢餓思維
22.餓怕了的人有的只是飢餓思維
23.總得找個依附對象
24.害怕丟飯碗.
25.捨不得穩定收入
26.總想靠薪金成為富人
27.總想成為開國功臣
28.想方設法讓別人用著順手
29.大鍋里舀飯誰也甭想多一勺
30.一門心思只想把碗裝滿
31.怎么敢露富
32.生怕掏一分錢出來
33.渴望天上掉餡餅
34.越窮越怕,越怕越窮
35.想賺大錢,想發橫財,想當暴發戶
第4章 用窮人的常識理解世界
36.餓不著就不該算窮人
37.幸福與金錢無關
38.金錢是萬惡之源
39.用自己的常識去理解富人的行為
40.不能讓嘴閒著
41.電視不看白不看
42.上網就是為了滿足不良心理
43.什麼都缺,就不缺時間
44.教育可以改變命運
45.書本之外的東西不用學
46.感情可以成為合作的粘合劑
47.機關算盡當作聰明
48.為什麼要尊重對手
49.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50.身穿錦衣必要還鄉
51.晚富不如早富
52.錢就得存在銀行里
53.嫁給窮人才保險
54.婚姻不用講究門當戶對
55.革命成功了還要鬥志做甚
第5章 人窮毛病多
56.越窮越講究
57.怕花小錢,不怕花大錢
58.總愛裝富人
59.在骨氣中陶醉
60.承認缺點是為了開脫自己的窮
61.比富人還貪婪
62.總以為自己是個人物
63.總想當老大
64.只跟窮人打交道
65.越窮越願意助人
66.最受不了不平等
67.掙的沒有花的多
68.沒有機會就怨天尤人
69.有了機會忘乎所以
70.一點挫折就一蹶不振
71.容易走極端
72.遇事愛說賭一把
73.不習慣堅持,也不能堅持到底
74.小的不願做,大的不敢做
75.吃不了挖第一桶金的苦
第6章 窮人的方法賺錢不靈
76.用一生的時間等待機會
77.廣泛涉足,蜻蜓點水
78.賺錢不做計畫,致富不講工計
79.只做事情,不做事業
80.不把自己最擅長的當作事業去做
81.總在細節處暴露粗糙
82.總把激情消耗在太具體的事上
83.熱衷於做先驅
84.喜歡孤注一擲一
85.只追潮流,不敢反潮流
86.總想創造新的輝煌
87.只會掙錢,不會花錢
第7章 別再做窮人
88.你是窮人你怕誰
89.樹挪死,人挪活
90.奮鬥才能改變命運
91.用行動去實現夢想
92.掙錢不等於折騰
93.用好第二張身份證——信用
94.向資本靠攏,借雞生蛋
95.在新經濟中把握髮財機會
96.熬過最初那十年
97.合法致富才能長久
98.成為中產階級的一員
99.別讓自己成為沒落貴族
100.“三巴舞”別跳得太出格
101.別不拿錢財當回事(女人)
102.守住財富,守住幸福
前言
關於窮人與富人的話題有人提出過這樣一個假說:在一個系統內,初始狀態是有富人也有窮人。然後,我們讓系統內的所有財富重新平均分配給系統中的每一個人。結果會怎樣?只要一個小時以後這樣的平均就會被打破。比如:有人拿著分到的錢去下館子,而有的人用分到的錢去開館子,一個小時之後,財富就又不平均了。5年以後,原來的富人還會是富人,原來的窮人還會是窮人,又回到了初始的狀態。而通過財富的“馬太效應”(即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富人會在10年後變得更富,而窮人則會更窮。為什麼富有的人越富有,貧窮的人越貧窮?窮人在忙碌著應付生活,而無法停下來思索如何解決他們的貧窮問題。大多數人甚至無法花1小時的時間來想想他們應如何致富,以及他們為何從來不這么做。
有個故事說:一個富人送給窮人一頭牛。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鬥。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很難。窮人於是把牛賣了,買了幾隻羊,吃了一隻,用剩下的來生小羊。可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窮人又把羊賣了,換來了雞。想讓雞生蛋賺錢為生,但是日子並沒有改變,最後窮人把雞也殺了,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了,買來酒喝個爛醉,這就是窮人的習慣。
窮人與富人開始的差距遠沒有想像中那么遙遠,問題出在窮人的思維習慣,富人和窮人的思維方式有什麼不同?富人懂得如何運用手中有限的財富使其無限量的擴大,並懂得投資大腦,不斷的學習是必要的投資,向人乞討不如自己尋找方法去解決困難,他們從不服輸,他們有目標、有方向,更有計畫,所以可以成為富人。而窮人不願意學習花錢投資在大腦上,只想找一份安穩工作可以填飽肚子,等待有好人幫助,沒有方法也沒有計畫,更有沒目標,唯一的理想就是手中有很多錢可以不再受餓。
富人懂得時間的價值,用最短的時間創造最多的財富,他們從不認為自己會變窮,因為他們的身體和思想里都是賺錢的方法。窮人不改變思想永遠是窮人,因為窮人本身已經很窮了,但卻還在浪費時間,只懂得用大量的時間索取少量可以充飢的錢,他和富人的距離越來越遠。
窮人吸引的永遠都是窮人,富人吸引的永遠都是富人。一百個富人每人教你一個方法,你就可能從原來最貧窮的人變成最富有的人;如果反之,就算你是一個富人,一幫窮人也可用他們的窮方法影響你,把你變成其中最窮的人。
本書深刻剖析了富有的人越富有、貧窮的人越貧窮的深層原因,揭示了窮人的種種阻礙自己成為富人的思維缺陷和行為弱點,啟發窮人找到自己與富人的差距及其原因,跨越窮人的種種缺陷,走出窮人的誤區,從而進入富人階層。
精彩書摘
窮人雖然處於食物鏈的末端,但是他們的地位和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就像老虎沒了狼,狼沒了羊,羊沒了草一樣,富人沒了窮人也會被“餓死”的。因為自然法則就是這么奇怪,少了任何一個環節,食物鏈都會斷裂,都會讓上一個、更上一個甚至所有在它之上的生物遭殃。試想如果一夜之間窮人從地球上消失了,那么富人還靠什麼去繁榮自己的生活?富人還剝削誰去?掠奪誰去?富人就是富人,富人深諳其中的道理,他們很懂得如何利用窮人這個大資源:不僅是廉價的勞動力、生產者,還是龐大的需求群體、消費群體。窮人和石油、森林、人民幣一樣寶貴,雖然他們自己意識不到自己的重要性,意識不到本身的價值,但卻讓富人感到是不可須臾相離的!
富人還深深地知道,這個大資源和所有自然資源一樣,是不能過度開發的,適當的時候還要對其進行涵養,以便獲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富人要做公益事業,讓窮人感激涕零,感恩戴德,以便讓接下來的剝削更順利得手。(富人做善事無非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已。)
進入資訊時代後,窮人以為機會來了,可是沒想到自己變得更加被動了。富人們只是略施小計,就讓窮人成了他們的信息接受機、發布機,而且還是心甘情願,爭先恐後。為什麼這么積極?因為有便宜可占,比如,只要接通手機並且耐心地聽上一段廣告,就可以獲得免費的通話時間;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去點擊網站,就可以掙到美元;收看電視,耐心答題,就可以得到禮品,大到電視機,小到一瓶飲料。如果你願意,確實可以靠這一手解決溫飽問題。
這難道是資訊時代給窮人謀得的一個福利?可是別忘了,在商品社會中,凡是不花錢甚至倒貼錢硬塞給你的東西,恐怕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最起碼不會是你真正需要的,或者乾脆可以說是一些垃圾,並且這些垃圾已經占去了你的寶貴時間,已經讓你經不住誘惑貢獻出了口袋裡為數不多的錢,已經借你的嘴口口相傳給了另外的受害者。富人之所以能成為富人,就因為他比你聰明,今天讓你免費享用的,一定會讓你明天加倍償還。
窮人就沒那么精明了,當富人來到窮人區時,還真的以為富人是來拯救自己的命運的呢!所以,就會百般殷勤、小心謹慎地伺候,生怕惹惱了富人,讓自己失去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可是他們哪裡知道,富人不是來施捨的,而是來賺錢的。富人可不講什麼情理、情面,雖然他們也是窮人變來的,但他們不會因為自己曾經是窮人的兒子,就會大發善心地履行自己的贍養義務,相反,他們會按照自己的原則做事,不遺餘力地從窮人身上榨取勞動和價值。在現實生活中,不就有房地產商公開叫板和諧社會嗎?“我是一個商人,我不應該考慮窮人。如果考慮窮人,我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就是錯誤的。因為投資者是讓我拿這個錢去賺錢,而不是去救濟窮人。”
聽聽這話,難怪他們在賺了錢之後還會一臉鄙視,滿眼不屑地說:“如果不是我,你哪來的就業機會啊!”
窮人還真的就感激涕零了,真的以為是富人給了自己機會,其實你這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不想想他怎么會給你富起來的機會,那其實是他的損失啊。
道理很簡單,涉及到財富時,有誰願意別人跟自己輪流坐莊?又有誰願意自己的好風水轉到別人家呢?更不會有人對錢厭煩到要把機會讓給窮人試試!所以,那些以為別人先富起來後就會輪到自己的人,只是做了一個不錯的夢罷了,醒來之後還是老樣子。
有新聞說,孫大媽元旦期間帶著寵物狗到兒子家串門,可是剛一進門,她兒子家的大公雞立即昂頭撲動翅膀,衝著寵物狗大叫。小狗面對大公雞試探著向前跑兩步,大公雞頸部羽毛豎起,躥起1米多高撲向小狗。大公雞不斷發動進攻,院子裡的幾隻母雞也在一旁“咯咯”叫著助威。小狗被啄得連連後退,最後夾著尾巴跑出了大門。
連公雞都知道保護自己的“領地”,比公雞聰明不知多少倍的富人會不知道這個道理?會引狼入室讓窮人分走自己的一杯羹?
這其實是一種本能,是無可厚非的,沒有這種本能,只有被淘汰,被趕走的份兒。
有窮人會不服氣地說,既然富人不願意停下來等我,不願意分一杯羹給我,那我就撒開腿猛跑,總會有追上他的那一天吧?且不說你們已經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了,就算你還有參與的機會,有一點也會讓你泄氣的,就是先富起來的人通過對你的研究,已經建立起了一個有針對性的、專門針對窮人的賺錢模式,他們閉著眼睛都知道怎樣剝削你會獲得最大的利益,你加入其中豈不是自取滅亡嗎?換句話說,就算到了明天你能達到今天富人們的水平,可是那一定是富人走過的路,富人們在今天已經知道明天的你需要什麼,當然也就知道該怎么賺你的錢了。比賽的結果,其實在起跑時就已經注定了,窮人也就只有跟著吆喝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