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遊戲(修訂版)》

《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遊戲(修訂版)》

《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遊戲(修訂版)》這本書的作者是吳思,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出版時間為2009年2月1日。該出版物為166000字272頁16開平裝漢語圖書。

基本信息

(圖)《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遊戲(修訂版)》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遊戲(修訂版)》

《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遊戲》作者是發現和系統研究中國歷史“潛規則”的第一人。用作者的話來說,他當初(十年前)發現“潛規則”概念時,“心中竊喜”!沒想到的是,他的這種因長期潛心研究而豁然開朗的重大發現,不僅在作者的內心產生了巨大的波瀾,也讓中外歷史文化研究者及廣大讀者倍感震驚!從此,“潛規則”一詞,便濫觴於各大媒體的顯要版面,也讓數百萬乃至數億讀者耳熟能詳。為此,有媒體稱作者的驚人發現,成就了中國“21世紀第一詞”,作者也榮膺“潛規則概念之父”的桂冠。

文章簡介

五年前我脫離了官方單位,可以比較自由地支配時間了,便重新揀起了這個念頭,不久就開始讀明史。我在上大學的時候讀過《史記》,就好像看小說一樣,遇到沒故事的"表"和"志"便跳過去。當記者後啃過《漢書》和《後漢書》,完全被亂七八糟的人名和事件淹沒了,感覺昏昏欲睡。我還趕時髦讀過《資治通鑑》,讀到後漢時就痛苦不堪,半途而廢了。出乎意料的是,心裡存了個“潛規則”的念頭,再讀起歷史來居然津津有味,滿目混沌忽然眉目清楚,我也一發而不可收拾。於是就跟朋友鼓吹讀史心得,又被朋友攛掇著寫下了這些文章,隨寫隨發,漸漸也有了一本小書的篇幅。我明白,不同動物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樣的,透過不同眼鏡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樣的。這些文章描繪的就是我戴上潛規則的眼鏡後看到的中國官場及其傳統。
這些隨筆大體都在講“淘汰清官”,解釋清官為何難以像公開宣稱的那樣得志得勢,為何經常遭遇被淘汰的命運,以至青天大老爺竟成為我們民族夢的一部分。“淘汰清官”只是我能排列出來的官場潛規則之一,其下層有許多小一號的潛規則的支撐。“淘汰清官”的上下左右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潛規則,那是我以後要繼續寫的。回頭看去,現有的這十一篇隨筆,可以整理出如下結構:
講官吏與老百姓的關係:《身懷利器》、《老百姓是個冤大頭》、《第二等公平》。
講官吏與上級領導包括皇上的關係:《當貪官的理由》、《惡政是一面篩子》、《皇上也是冤大頭》。
講官場內部的關係:《擺平違規者》、《論資排輩也是好東西》。
把幾種關係混在一起講:《新官墮落定律》、《正義的邊界總要老》、《官場傳統的心傳》、《晏氏轉型》。
總結:《崇禎死彎——帝國潛規則的一個總結》。
目錄就是按照這個結構排的。
《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遊戲》還附了幾篇潛規則之外的文章。潛規則在明朝的一個近義詞是“陋規”,寫多了這種東西,人也容易顯得“陋”,滿腦袋利害計算,算的還都是陳年老賬,全不知今夕何夕,更不知道精神和理想為何物。我不想給讀者留下這種印象,希望本書和作者的模樣豐滿一些,便加了幾篇雜七雜八的文章,其中還談到雷鋒和人格理想。談人格理想的文章寫得比較早,如果現在動筆,用馮友蘭先生"極高明而道中庸"的標準衡量,自以為還能高明一些,關於造化和迷信的那兩篇文章可以提供一點佐證。

作者簡介

吳思 1957年生於北京。1978~198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讀書。畢業後分配到《農民日報》,先後任總編室副主任、群工部副主任、機動記者組記者。1993年,出任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橋》雜誌社副社長兼中文版主編。1997年至今,供職於《炎黃春秋》雜誌,先後任執行主編、副社長、總編輯。著述在國內外引起廣泛影響。曾獲評為《新周刊》2004新銳榜“年度知道分子”。

目錄

修訂本出版說明
自序:關於“潛規則”和這本書

正編

身懷利器
老百姓是個冤大頭
第二等公平
當貪官的理由
惡政是一面篩子
皇上也是冤大頭
擺平違規者
論資排輩也是好東西
新官墮落定律
正義的邊界總要老
官場傳統的心傳
晏氏轉型
崇禎死彎——帝國潛規則的一個總結
有關潛規則的定義

雜編

笑話天道
古今中外的假貨
我們的人格理想
理解“迷信”

代後記:農民與帝國

附錄
《新周刊》:潛規則十周年專訪“潛規則概念之父”吳思
吳思《洋人的“權利”,我們的“分”》(提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