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書是南懷瑾先生2007年在太湖大學堂應邀就金融、企業、經濟與傳統文化的關係所做的三次重要講座內容的輯錄。南先生“破天荒”地第一次以資本為題,開篇即幽默地指出:“在社會上做事情,攻擊人家犯罪的就是兩件事,一個是男女關係,一個是錢。”用舉重若輕的“南氏風格”,用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南氏語言”,從《管子》、《貨殖列傳》、《食貨志》、《古今圖書集成》等中國古代典籍里的財貨觀切入,從自己在近現代中國的親身經歷出發,將人們的日常經濟活動與傳統文化聯繫起來,講述了近一個世紀中國金融、企業、文化演進的“另類史”。言簡意賅,大題小講,既化古為今,又旁涉西洋經濟、管理體制,雖各有側重,但每每表達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包羅萬象和玄深妙用,及其痴心、醉心於中華文明的緣由和立場。大道至簡,雖曰漫談,真知卓見處處可現。
目錄
與銀監會的漫談
第一堂
不虞之譽,求全之毀
緣起
北伐與南伐
翻譯問題大
西方、東方和人類的經濟學
吃飯大如天的農業
自己的金融、法律體系
求索而迷惘的百年
票號、錢莊、銀行與金銀、鈔票、卡
第二堂
財富從哪裡來
清末民初的貨幣戰爭
張恨水的文章
讀後感
“深者不覺其淺,淺者不覺其深”,對南懷瑾先生的這個評價,我認為真是恰當。似乎無意中說出的話,卻濃縮深刻的洞見,蘊藏大是大非,非有覺察入微的心,不能有此洞見。
即使所謂學識十分普通的人士,讀南先生的書,也覺得容易有共鳴。
東方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南懷瑾漫談中國文化》,是跟銀監會、光華管理學院以及人民大學國學院的談話。讀過了,跟朋友們分享一下南先生對人間世事以及對中國的洞見。
精彩語錄
“我常常在談中國文化時提到‘經濟’……中國講‘經濟’,在中國文化裡頭很嚴重啊!是經綸濟世,大政治家,大文化家,這個叫‘經濟’。古人的對聯說:‘文章西漢雙司馬,經濟南陽一臥龍。’……現在一提到經濟就是管鈔票。”
“世界上的經濟學家,歐美的經濟學家,是強盜的經濟學家,都是為了一個國家,一個觀點,寫了許多經濟學的書。”
“我覺得我們國家,經濟、財經,包括金融、銀行,自己要研究研究,建立自己的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被人家牽著鼻子走。”
“我們現在所講的經濟學,都是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後外國人的經濟學。自己的經濟學在哪裡?同樣是人,尤其我們有五千年的文化,沒有經濟學嗎?”
“一百多年來,戰亂加上內亂,中國人對這兩方面(中西)文化,都沒有深入了解,常常是脫離實際,忘記什麼是基本,捨本逐末,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概念、知識迷惑了。“
“(現代人)房子愈住愈大,個性愈來愈渺小。”
“中國的文人,文章詩詞裡頭太多的哲學了,文哲不分……歷史跟哲學、文學,三位一體,不分家的。再一個,文政不分,一個大政治家,又是哲學家、文學家。”
“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我深深感到,我們這個時代有這么一個現象。”
“我反對獎學金,那個是錦上添花;我贊成助學金,那才是雪中送炭。”
“其中今天國際上一切政治的發展,我們中國原來都有,只不過沒有那么細密。”
“不要光看從外國翻譯過來的經濟學啊,什麼工商發展啊,那是適合他們用的,到我們這裡不一定用得上。等於我常比方,我們吃米麵慣了的胃口,換吃牛排漢堡,有時候腸胃就不對了。”
“書讀那么多,可是有時候會忘記怎么辦?我就告訴他,譬如你賺錢,賺來放在口袋裡不怕沒有用。要用的時候摸出來就是了。”
“今天經濟中心是上海,未來就不是上海了。這是經濟商業的必然趨勢,也是歷史。”
“今天的國際情形就是春秋戰國的放大。”
“司馬遷不是歷史學家,是個歷史哲學家,他是歷史文化的一個大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