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的詞作。這是《春江釣叟圖》的題畫詞。開篇描繪畫中的兩個場景來表現漁父的生活環境:江上千里浪花翻滾如雪,一望無際,境界闊大;岸上一排排的桃花,競相怒放,把春天裝點得十分燦爛。接著寫漁父的裝束和生活:身上掛著一壺酒,手裡撐著一根竿,想到哪就把船撐到哪裡,想喝酒隨時都可以喝上幾口,顯得自由而快活。結句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寫出,實是作者對漁父的羨慕。全詞借景寓意,表達了作者追求閒適、隱逸遁世的情趣。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創作年代】五代

【作者姓名】李煜

【文學體裁】

作品原文

漁父①浪花有意千重雪②,桃李無言一隊春③。一壺酒,一竿身④,快活如儂有幾人⑤。

作品注釋

①此詞調名亦作《漁父詞》,《歷代詩餘》中作《漁歌子》。據宋阮閱《詩話總龜》載:“予嘗於富商高氏家,觀賢畫《盤車水磨圖》,及故大丞相文懿張公弟,有《春江釣叟圖》,上有南唐李煜金索書《漁父詞》二首。其一曰:‘浪花有意千里雪,……’其二曰:‘一棹春風一葉舟,……’”。另《古今詩話》中亦云:“張文懿家有《春江釣叟圖》,上有李煜《漁父詞》二首。”又,《花草粹編》中此詞有題作“題供奉衛賢《春江釣叟圖》,並注云:“金索書,不知書名抑書法也。”據今人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南唐二主年譜》引陶谷《清異錄》云:“後主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依王仲聞解,“金索書”即“金錯刀書”,也就是李煜的書法。

②浪花:《詞譜》、《花草粹編》中均作“閬(láng)苑”。閬苑,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意:有本作“有情”。千里雪:一作“千重雪”,此據《全唐詩》、《詞譜》、《花草粹編》、《歷代詩餘》。千重,千層,層層疊疊。

③桃李:《歷代詩餘》、《全唐詩》、《詩話總龜》中均作“桃花”。一隊春:指桃李盛開,由近及遠,好像佇列有序一樣排列著,言春色正濃,春意盎然。

④身:《南唐二主辭彙箋》中作“輪”;《詩話總龜》中作“鱗”。一竿身:一根釣竿。

⑤儂(nóng):指我,江南口語。快活:《詩話總龜》中作“世上”。

作者簡介

李煜(937—978),南唐後主,詞人。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李璟第六子,公元961—975年在位,世稱李後主。降宋後,封違命侯,被毒死。能詩善文,愛好音樂,亦工書畫,尤以詞名,被譽為“千古詞帝”。其詞以降宋為界,可分前後兩期。前期詞大都描寫宮廷享樂生活,風格柔靡,亦有清麗之作;後期詞多抒發亡國被俘的痛苦以及對往昔帝王生活的懷念,表現出濃重的感傷情緒。藝術上善於運用白描手法,生動而形象地書寫真情實感,在題材和意境方面突破了晚唐以來以艷情為主的窠臼,使詞從音樂的附庸漸變為抒情述懷的工具,提高了詞的文學表現功能。現存詞四十四首,詩十六首。後人將他的詞與其父之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