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滇略》·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謝肇淛,字在杭,福建長樂人,萬曆年間任雲南參政,“博洽多才,彈壓迤西,郡邑士民德之”。薛承教在《滇略序》中介紹了謝肇浙編書的經過說:“觀察使晉安謝公,簿書之暇,殫精著述,軒所歷,轍有撰錄。自節駐葉榆,撫山川之美,感唐宋之事,乃搜羅通記,諮詢耆舊,合所經見。刪繁剪陋,類列條分,衷以論斷,裁為十略,裒為十卷,繡梓以傳,而滇乘始有全書。”《滇略》類列以略為名,分為十略:即《版略》記疆土,《勝略》記山川,《產略》記物產,《俗略》記民風,《績略》記名宦,《獻略》記鄉賢名士,《事略》記故實事跡,《文略》記藝文,《夷略》記各民族情況,《雜略》記瑣聞軼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之“是書引據有徵,敘述有法,較諸家地誌,體例特為雅潔。”《滇略》成書後於天啟年間刻於大理。
四庫提要
《滇略》明謝肇淛撰。肇淛有《史觿》,已著錄。此書乃其官雲南時所作,分為十門,一曰《版略》,志疆域也。二曰《勝略》,志山川也。三曰《產略》,志物產也。四曰《俗略》,志民風也。五曰《績略》,志名宦也。六曰《獻略》,志鄉賢也。七曰《事略》,志故實也。八曰《文略》,志藝文也。九曰《夷略》,志苗種也。十曰《雜略》,志瑣聞也。雖大抵本圖經舊文,稍附益以新事。然肇淛本屬文士,記誦亦頗博洽,故是書引據有徵,敍述有法,較諸家地誌,體例特為雅潔。薛承矩序,稱其上以搜楊終、常璩之所未及,下以補辛顯怡、李京、楊慎、田汝成諸紀載之漏遺。杭世駿《道古堂集》有是書跋,亦謂其詳遠略近,博觀而約取,蒼山、洱水之墟,稱善史焉。均非溢詞也。
作者簡介
謝肇淛(1567~1624)字在杭,號武林、小草齋主人,晚號山水勞人。明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歷任湖州、東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員外郎,曾上疏指責宦官遇旱仍大肆搜括民財,受到神宗嘉獎。入仕後,歷游川、陝、兩湖、兩廣、江、浙各地所有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詠,雄邁蒼涼,寫實抒情,為當時閩派詩人的代表。曾與徐火勃重刻淳熙《三山志》,所著《五雜俎》為明代一部有影響的博物學著作,《太姥山志》亦為其所撰。
關於《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在“文字獄”的背景下親自組織的中國歷史上一部規模最大的叢書。1772年開始,經十年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