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洪秀全是中國近代初期農民運動的傑出領袖,也是中國歷史罕見的農民運動思想家。其人生經歷坎坷曲折,充滿傳奇色彩;思想內涵豐富複雜,且變化劇烈,深受學界關注。洪仁玕是太不天國後期重要領袖,為中國近代化建設方案的最早設計者,其思想已成學界研究熱點。這在學界尚屬初次探索。
作者簡介
崔之清,1941年生,安徽宣州市人。1967年南京大學歷史系本科牛業,1981年獲南京大學歷史學碩士。現為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系主任;中國太平天國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專長晚清史、太平天國史及當代台灣研究。有《太平天國通史》、《當代台灣經濟辭典》、《海峽兩岸關係電事日誌》等著述多種,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胡臣友,1964年生,湖北紅安人。1986年湖北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1991年獲南京大學歷史學碩士,專長晚清史、太平天國史研究,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
文摘
追溯中國古代歷史,自王朝政治伊始,下層社會的反抗和起義就延綿不絕。夏商周三代的民間起事已難稽考,史家遂把陳勝、吳廣的暴動視為中國第一次大規模農民戰爭。陳、吳揭竿而起,反秦起義風暴席捲全國。項羽、劉邦乘勢崛起,聯手推翻了秦王朝。之後,楚漢相爭,泗上亭長劉邦兼併群雄,改朝換代。自此,綠林草莽、失意士子,乃至饑寒農民頗受感染,不斷仿效。每當王朝腐敗衰微,農民難以生存時,陳、吳式的人物便會發動起義,吸引大批饑民,匯成農民革命洪流,衝擊舊王朝的腐朽勢力,多次導致朝代的更迭。因此,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農民戰爭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但也淪為少數領袖或野心家登基稱帝、改朝換代的重要工具。於是,王朝屢有更迭,社會曲折發展,但農民依然處在貧賤的社會下層。農民起事的原因大多因統治者暴政逼迫而起。“官逼民反”成了中國歷代工朝通常的政治現象。就發展層次而言,小規模的局部地區起事頻繁不斷,多數為打家劫舍、劫富濟貧類型的抗爭。一旦聚合併形成規模時,首領們就會提出改朝換代的政治目標。在經濟訴求上,自北宋王小波、李順起義首次提出“均貧富”口號開始,直到明末李自成宣布“均田免糧”,起義者多次宣示其平均主義的鬥爭目標。可是,幾乎找不到史料證明他們實施或部分推行了這些口號,至於稱王稱帝卻是他們共同的政治作為。及至清朝,反清起義在清初普遍頻繁。康熙以降,政治清明,經濟恢復和發展,人民基本溫飽,局勢趨於穩定,沒有大的反抗行動。嘉道年間,危機日甚,反清起事隨即增多。白蓮教起義席捲川楚陝於前,天地會活躍湘桂粵於後,各族人民反抗鬥爭逐漸遍及全國。這些反抗活動的政治目標多定位在“反清復明”、“替天行道”等口號上,還有不少起事僅限於抗捐抗稅、劫富濟貧的經濟行動,也不乏打家劫舍的綠林盜匪。就發展水平而言,這些起義遠不及劉邦、朱元璋、黃巢、李自成等起義的政治高度,還處在簡單和低級階段。因為清朝社會一直是古代傳統社會的延續,農民也是封建社會底層的小農,他們很難突破與超越前輩的創造。至於農民的訴求,經濟上仍然渴望土地和溫飽,政治上企盼一位“好皇帝”,使他們少受剝削,安居樂業。
看來,考察和評判洪秀全及太平天國運動,必須注意將其置於縱橫兩大參照系:就縱向而言,應比照歷代大規模農民戰爭及其領袖的實踐;就橫向而言,應比照清朝的現實社會及其腐朽統治。唯此,才能得出比較嚴謹求實的學術結論。如果超越客觀的時代與空間,僅以近現代的評判標準去衡量歷史人物和事件,必然會得出偏頗不實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