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序
“碎片”可以凝成厚重,讀《泰州城脈》就有這樣的感受。這些文章寫人物,寫遺存,寫風物,雖是零零散散,但串起來就成了珍珠項鍊,展現出一個感性而生動的文化泰州形象。
初來泰州工作,我常在城區四處走走,看古代民居,看歷史遺存,看景觀建設,得到的深刻印象是,“州建南唐,文昌北宋”的泰州,確實是個有文化底蘊的地方。有些塵封了幾百年的東西,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或者知道了還沒有看到,或者看到了還沒引起關注。我覺得泰州能拿出來的其實還是文化,但現在應得到重視的也是文化。這一年來,我對文化工作、文化建設思考很多。通過集思廣益,市委、市政府決定把泰州的發展思路調整為經濟、文化一起推進,致力於把泰州打造成一個既有歷史厚重感又有時代高品位的城市。建設城市,說到底是做文化。如果說城市的硬體是軀體的話,那么文化就是靈魂。一個地方的影響力,關鍵在文化。縱觀世界城市興衰史,有兩條啟示很深:一是凡著名城市,經濟發達固然是重要條件,但文化繁榮才是真正的標誌;二是單靠資源、物質支撐的城市,如果沒有文化的跟進,其影響力會逐步衰減,甚至有淡出人們視野的一天,唯有文化內涵豐富的城市才會歷久彌香。
現代經濟的持續發展,現代城市的發展繁榮,從根本上說要靠一個城市的素質,而素質要靠文化來涵養和支撐。文化可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文化可以激勵奮發進取,自強不息;文化可以促進創新,激發生機活力。“城市以文化論輸贏”不僅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共識,也越來越被城市發展的實踐所證明。當今世界,城市發展已走出資源時代,進入環境時代,擺在首位的當是文化環境。文化的發達既對經濟起推動作用,又是經濟發達的綜合體現。正如歐美學者所說的,“文化的明天是經濟”(法國原文化部長朗格),“哪裡有文化,哪裡早晚會出現經濟繁榮”(美國學者托夫勒)。文化發展重在建設。要通過營造文化氛圍,提高文化品位,強化文化特色,塑造文化品牌,創新文化機制等舉措,加快推進泰州文化的發展步伐。傳統是現代化的根基和源泉,推動文化建設,離開了地方傳統文化的基礎,就缺乏豐沃的土壤。因此,在承認文化多元化並存的同時,要十分注重挖掘文化記憶,增強對本土文化的了解認同、自尊自信。彰顯屬於自己的文化符號,不僅是打造泰州文化特色的關鍵,更是豐富泰州文化生命力的泉流所在。我們的任務是,謀求傳統與時代的對接,把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融入現代文化之中,在延續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彰顯時代文化,這是泰州文化建設的方向。
學界把歷史變遷中的重大事件、重大變化稱為“大歷史”,而把那些小事件以及人文景觀、休閒娛樂、風俗禮儀等微觀的歷史現象和歷史遺存稱為“小歷史”。我們在挖掘、保護、利用歷史文化時,當然要特別注重那些曾經在泰州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並至今仍在發生著積極影響的人和事。例如,積極提出並實踐“明體達用、經世濟民”教育理念,奠定了中國近千年教育傳統的北宋教育家胡安定;創立了泰州學派,在中國思想史上獨樹一幟的明代平民哲學家王艮;影響了華中抗日戰局的新四軍東進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泰州古民居文化等,尤其應該大做文章,做出真正的品牌來。同時也要認識到,歷史文化是有機的整體,在注重“大歷史”的同時,不忘挖掘和弘揚那些閃光的“微觀文化”。許多微觀而具體的“小歷史”在歷史變遷中雖不一定耀眼奪目,但卻更生動,更真實,更富有特色。在歷史長河中,“小歷史”生動地存在著,並與“大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成為歷史演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善於用不同視角審視“小歷史”,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波瀾壯闊的大社會。因此,《泰州日報》社編輯出版的這本集子,雖是林林總總的文化“碎片”,卻能使人掂量出泰州文化的厚重,雖然並不系統,卻能使人觸摸到泰州文化的根脈。泰州的文化建設,要靠大家努力。在這項浩大的工程中,我們提倡各負其責,各盡所能,積極作為,形成合力,這樣才能奉獻出屬於泰州自己的文化盛宴。一本書,一首歌,一台戲,都可以為泰州文化建設添磚加瓦,重要的是,要多一點《泰州日報》社同志們這樣的文化自覺。這是我的期待。
出版發行
據了解,2005年,《泰州日報》創辦了品周刊,以圖文並舉的形式,充分展示了我市的歷史文化遺產、名人巨匠和獨特的自然風貌,為讀者全面、深刻地了解城市脈絡,提供了比較系統的文史憑藉和印證。至去年底,《泰州日報·品周刊》已出版189期,《泰州城脈》一書精心編選了其中的84篇文章。
設計手記
接手《泰州城脈》這個出版項目是在2008年的11月14日,寫作此文已是2010年的初夏了,首次以城市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行,該書出版恰是應了這盛世的好光景。《泰州日報》自2005年1月起,搞了一個副刊專版“品周刊品城脈”,受到泰州市民的歡迎,爭相收藏,並且也為領導、專家所關注,故他們有了結集出版的想法。
2008年11月24日,隻身驅車初赴泰州。《泰州日報》總編輯成愛君安排副刊部李明官向我介紹書稿的整體情況,並看了已有的相關圖片,又去市區幾處主要的名勝參觀,有望海樓、桃園、書院、老民居區,感受泰州的文化,希望能為編輯《泰州城脈》激發一點靈感。回到蘇州後,翻看照片資料,唯一的留影是站在望海樓景區內的“宋城古涵”旁拍攝的,“宋城古涵”是指泰州2006年考古發現的宋城排水涵,磚砌呈圓拱狀,是泰州發現的建築年代最早、保存最好的地下古建築。當時對這些古城磚砌成的水涵無非是好奇才駐足留影,但現在想來,該書設計成一塊老城磚似乎也是冥冥之中的事情了。
書稿日趨完整,但該書的整體形態尚無好的思路,真是愁煞我也。看著一摞列印出來厚厚的書稿,突然想起一句話“這本書厚得像塊磚”,創意可遇不可求,靈光一閃,何不做塊“磚”呢?終於找到了與內容相吻合的視覺符號,但素材一定要取自泰州的老城磚。立即給李明官發簡訊,並希望攝影家龔為配合實拍一塊老城磚的六面體,他們把我的想法匯報了成愛君,他很支持這個創意。同時又給上海雅昌的業務員發簡訊,我要做一本在書籍三面切口印刷的書,訊息傳來,不行。但我告知對方,還是想試一試,看看這個“磚書”方案是否毫無實現的可能。龔為將一塊宋代的老城磚六面拍照,把圖片發了給我,我很滿意,因為這塊宋磚很有型,經過電腦的處理,更具滄桑感。2009年1月4日,開始了“磚”書的第一輪實驗,一堆假書,印刷效果均不理想。我像是誤入歧途,進退兩難,如果“磚書”方案行不通,就失去了將書做得這么厚的理由,編輯體例都要重新斟酌。
終於,在2009年3月4日情況出現了轉機,有一面的書口出現了接近我想要的印刷效果。證明這條路可以走,但肯定會有難度,難到怎樣的程度我實在是後來才慢慢體會到的。記得就在那天中午,李明官與龔為帶著那塊老城磚趕來蘇州看效果,我們相約聽楓園茶室,真磚與假書放在桌上,大家圍坐觀看,看到了希望,也堅定了這方案的可操作性,同時我還提出書口印刷的油墨務必環保。為了保證質量,多位有經驗的文字編輯開始對文稿反覆打磨、編校,圖片也不斷調整,以期完美。應了好事多磨,原因種種,不知不覺磨了一年多。終於要下廠印刷了,由於周期太長,原先試樣的工人已經離開原單位,再次試樣,一路失敗,從頭折騰,開始受二遍苦。同時,批量生產的問題也暴露出來了,還是書口的印刷問題,效果極不穩定,時間一天天過去,我遭遇從業以來從未碰到的困境,終日“磚”心致志,難理他事。
2010年3月31日,我的工作日記是這樣記的:“今天是約定給泰州的發書時間,晚飯後,雅昌業務員來電,我有預感,並非好訊息。果然,今天他們廠的技術部負責人去印刷廠加工點一天,就颳了十幾本,且質量不一。對方車間主任聲稱已經絕望了,請他們把機器帶走吧,自己想辦法。技術部的人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非常鬱悶。”廠家試驗了鐵刮子、橡皮刮子等,但書口稍有不平就會漏白,也不能重來,損耗很大。為了保證書口的絕對平整,廠家改多書切為單本切。在這種時候,雅昌沒有打退堂鼓,真就把機器扛回了厂部,在一個恆溫恆濕的車間,調整色調、網線、油墨並專門培訓操作人員,反覆“磚”研,火候終於到了,他們找到了竅門和手感。2010年4月4日,柳暗花明,在期待中收到了《泰州城脈》的一冊樣書,從外包裝到封面及內文的印刷,基本達到了我想要的效果,我心裡的一塊“磚頭”終於落了地。我敢說,我是“磚”家,我怕誰。
至此,史上第一塊書“磚”出爐了,史上第一本“磚”書出版了。也許,該書的出版對於研讀泰州文化、推進城市文化的挖掘、創新紙質出版物,只能算是一塊敲門磚,正如該書後記中所說:“磚者,泥土其本,樹之一葉。這就決定了它的粗糙和局限。”因此,拋磚引玉才是它的價值所在,我相信。
201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於2003年開始每年舉辦“中國最美的書”評選,並將榮獲“中國最美的書”稱號的圖書送往德國萊比錫,參加第二年舉行的“世界最美的書”評選。自2004年以來,先後有六批148種“中國最美的書”亮相德國萊比錫,其中8種圖書榮獲了“世界最美的書”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