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沙俄侵華史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圖書分類:人文社科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書號:11001·322
發行時間:1976年
地區:大陸
語言:簡體中文
簡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近代中外關係史的研究以帝國主義侵華史為主要內容。這一時期出版的較有影響的綜合性著作有胡繩著《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50年版),丁名楠、余繩武、張振雞等人著《帝國主義侵華史》第1卷(科學出版社1958年版)。《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抓住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反對中國獨立和反對中國發展資本主義這一主線,論述了鴉片戰爭後80多年間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發展和變化。《帝國主義侵華史》對1840―1895年間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形成等重大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探討。在近年面世的中外關係史通史專著中,我們仍能看到這一著作的影響。
在對各帝國主義國家侵華活動的研究中,50年代著力最多的當是美國侵華史,這多半因為美國是當時與中國最為敵對的國家。其中最有影響的為劉大年的《美國侵華史》(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和卿汝揖的二卷本《美國侵華史》(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3、1956年版)。這兩種著作主要從政治史角度著眼,欽本立的《美國經濟侵華史》(世界知識出版社1954年版)則從經濟史角度揭露了美國的侵華活動。
基於同樣的背景,50年代的中蘇關係研究則以宣傳中蘇友好為主旨,出版了曹錫玲的《中蘇外交史》(上海世界知識出版社1951年版)和彭明的《中蘇友誼簡史》(中國青年出版社1955年版)等專著。60年代中後期,由於中蘇關係急劇惡化,有關沙俄侵華史的研究便發展起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集體撰寫的《沙俄侵華史》(共4卷,至1978年出版兩卷,人民出版社1976、1978年版),詳細地敘述了沙俄對中國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侵略。此外,比較有影響的著作還有復旦大學歷史系的《沙俄侵華史》(上海人民出版讓1975年版)和吉林師範大學歷史系的《沙俄侵華史簡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等。
第一卷敘述17—18世紀早期沙俄對中國的侵略和《尼布楚條約》、《布連斯奇條約》的訂立。這個時期,正是沙俄版圖迅速擴張,吞噬整個西伯利亞,成為橫跨歐亞兩洲的軍事封建殖民帝國的時期,也是它開始爭奪世界霸權的時期。本卷第一章論述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與中原地區的聯繫,第二章論述沙皇俄國侵略黑龍江地區的開端,第三章論述中俄《尼布楚條約》的訂立,第四章論述中俄《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的簽訂,第五章論述了俄國東正教會的侵華活動。
第二卷敘述19世紀中葉沙俄憑藉武力割占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強行規定中俄西段邊界走向,以及攫取通商權、領事裁判權等各種侵略特權的經過。本卷第一章論述《尼布楚條約》後150年間沙俄侵略黑龍江的野心,第二章論述沙俄武裝入侵我國黑龍江地區和逼簽中俄《璦琿條約》和《天津條約》,第三章論述沙俄武力侵占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和迫訂中俄《北京條約》,第四章論述沙俄鎮壓太平天國革命的罪惡活動。
17—19世紀末期,沙俄對中國東北、北部和西部邊疆地區進行了全面侵略。第三卷敘述19世紀下半葉沙俄通過《勘分西北界約記》和《改訂條約》割占中國西北大片領土,以及違約侵占帕米爾地區的經過。本卷第一章論述中國古代的西北疆域,第二章論述1860年以前沙俄對中國西北的侵略,第三章論述沙俄通過《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中國西北大片領土,第四章論述沙俄武力逼簽中俄《改訂條約》,第五章論述沙俄擴大對新疆的侵略和違約霸占中國帕米爾地區,第六章論述沙俄對中國西部和北部的“地理考察”。
第四卷論述19世紀末至1917年沙俄帝國主義的對華政策和侵略活動,兼及俄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對華侵略和十月革命後沙俄殘餘勢力對中國的侵擾。本卷(上)第一章論述19世紀末期沙俄加緊對華侵略擴張,第二章論述義和團運動時期沙俄對中國的侵略,第三章論述爭奪中國東三省的日俄帝國主義戰爭。本卷(下)第四章論述辛亥革命前夕沙俄對中國北部邊疆地區的侵蝕,第五章論述辛亥革命和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沙俄對中國的侵略,餘論部分論述十月革命後沙俄殘餘勢力對中國的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