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頭腦清醒: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找準位置
風緊扯呼,風松再來
人不能事事出頭
剛柔相濟,該低頭就低頭
要爭取應得之利
新官上任九大忌
空降領導如何安全著陸
第二章做人原則:低調沉穩但不低聲下氣
不要賣弄聰明
把說話的機會讓給別人
以高姿態去化解別人的嫉妒
遇事多考慮分鐘
該“違心”時就要“違”
盛氣凌人,惹火燒身
得饒人處且饒人
凡事三思而後行
難得糊塗
把握好人際交往的距離
第三章行使權力:心善不能心軟
做人要有主見
“婦人之仁”有害無益
批評下屬的“熱爐法則”
捨得殺雞給猴看
執行紀律要公私分明
專斷一點兒沒關係
魄力絕對不是專橫跋扈
第四章識人用人:不以親疏論人才
善於借重他人
人盡其才,用其所長
用人不能小馬拉大車
識別人才是領導的基本功
知人知面要知心
變領導為指導
大權獨攬,小權分散
領導人的忌
第五章人際關係:少為自己製造冤家
與上司相處的藝術
讓下屬體會到你的人情味
面對頂撞不急不惱
與人爭論時的策略
批評的施與受
不跟小人較勁兒
以謙遜化解妒忌
委婉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請求
吃喝應酬有三忌
第六章言談話語:可方可圓的說話技巧
三思而後言
用真誠打動對方
說好應酬話
提高說服力的七大竅門
迂迴周旋的說話技巧
表揚下級的藝術
如何對人進行忠告
做到一言九鼎
坦露心扉要謹慎
“悄悄話”說不得
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勿闖社交談話的“地雷陣”
第七章展現才幹:懷大志,抓小事
敢於解決棘手問題
培養果斷決策的工作習慣
相信自己,當斷則斷
培養先見之明
有政治家般的眼力
與下屬共同承擔責任
領導做事要靈活變通
女領導應該借鑑男性的優點
第八章高調做事:用業績證明能力
出色領導者的五大特點
“領導力”來自於“親和力”
提高非權力影響力
與下屬平等溝通
打動和影響下屬的四個原則
成功領導的條標準
形成自己的辦事風格
五種讓下屬瞧不起的上司特徵
爭取升級的條法則
第九章個性魅力: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
良好的氣質是成功的前奏
端莊自尊的領導形象
為人處事忌性急
不要讓一時的情緒左右你的言行
展示開朗的一面
領導需要學會微笑
注意與人交往的小節
穿出領導者的個性魅力
精彩書摘
第一章 頭腦清醒: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找準位置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站錯了自己的位置,就會犯大錯。
有這樣一個故事,慈禧太后和一個寵愛的太監下棋,這個太監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傢伙,棋藝精湛,為了討老佛爺的歡心,他總是把棋下得險象環生,然後在最後的時候,他才會驚險地敗在慈禧太后的手下。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慈禧很喜歡和他下棋,而他也因此得到了寵愛。
這一天,他同樣是用這樣的辦法,不過,在他吃了慈禧一個馬之後,不禁多說了一句:奴才吃了老佛爺的馬。
正是這句話讓他掉了腦袋。原來那天慈禧太后的心情不好,這個太監的一句話讓她很生氣,於是這個太監的腦袋就掉了。
當然,這個故事主要說明封建當權者的蠻橫,但是從另一方面也不難看出,人,在什麼地位就說什麼話、辦什麼事,否則就可能要有嚴重的後果。
儘管現代社會強調平等,但是基於人的年齡、身份、閱歷等因素,人微言輕的現象還是存在的。可以構想一下,如果你是某一專業領域的權威,你的說法肯定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相反,如果你在某個領域資歷尚淺,別人怎會看重你的想法呢?
所以,說話做事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分量有多重。孔子說過,“不以人廢言,不以言廢人”。可是有這樣胸襟的人到底有多少呢?當然,可以將這樣的作風當做自己追求的標準,但是在行事之時,想的應該是如何適應社會上大部分的人。畢竟,要和我們打交道的不是一兩個君子,大部分是凡人。
富蘭克林在沒有成為美國議會秘書長之前,一直從事印刷工作。他在民間較有名氣,影響力也比較大,一般人也許會因為這些而驕傲自大,但是富蘭克林沒有這樣,相反,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個印刷廠主。因為定位準確,在和那些議會議員、州長等打交道的時候,他總是能夠做到遊刃有餘,而那些官員也儘量給他這個印刷廠主一些方便,很自然,議會的印刷工作也全部交給了他。
富蘭克林在他一生中的每一個時期,對自己的定位都很準確,這樣準確的定位也讓他在非常時期總能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在做了議會秘書長之後,在一些國家大事上面,他也勇敢地肩負起責任,難怪美國人在評論開國時期的偉大人物的時候,儘管他沒有參加反對英國的戰鬥,但是得到的評價幾乎和華盛頓一樣高。
可見,準確的人生定位,對於一個人的選擇是多么的重要。
風緊扯呼,風松再來
以前有一句黑話叫“風緊扯呼”,意思是發現勢頭不對,馬上撤離。這雖是黑話,但在現實生活中也一樣適用。
我們在做某件事時,如果情況對自己不利,再使蠻力繼續下去很可能慘遭挫敗。那就必須考慮如何全身而退,先保住自己的本錢再說。此時,必須當機立斷,絕不可拖泥帶水,這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心力深淺。因為,如果本錢沒有了,一切就全完了。對於會做人的聰明人來說,此時的“扯呼”是為了以後的再來,眼下的退,是為了下一步的進。
第一,要仔細分清“風”是否很“緊”,慎之又慎地作出是否“扯呼”的決定。
因為,“扯呼”畢竟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手段,是為保存實力,不得已而為之的消極行動。假如形勢並非很危險,再堅持一下就會成功,就絕不要輕言撤退。因此作出這種決定必須要慎之又慎。
武則天14歲便已艷名遠播,被唐太宗召人宮中,不久封為才人,又因性情柔媚無比,被唐太宗呢稱為“媚娘”。當時宮中觀測天象的大臣紛紛警告唐太宗,說唐皇朝將遭“女禍”之亂,有一個女人將代李姓為唐朝皇帝。種種跡象表明此女人多半姓武,而且已入宮中。唐太宗為子孫後代著想,把姓武之人逐一檢點,作了可靠的安置,但對於武媚娘,由於愛之刻骨,始終不忍加以處置。
唐太宗受方士蒙蔽,大服丹丸,雖一時精神陡長,縱慾盡興,但不久,便身形枯槁、行將就木了。武則天此時風華正茂,一旦太宗離世,便要老死深宮,所以她時時留意擇靠新枝的機會。太子李治見武則天貌若天仙,仰羨異常。兩人一拍即合,山盟海誓,只等唐太宗撒手,便可仿效比翼鴛鴦了。
這時,武則天當然不會考慮“扯呼”,她還在想著如何大舉進攻,攀附上未來的天子。
第二,“風”如果很“緊”,就一定要主動“扯呼”。情況不妙時,必須當機立斷,主動撤退,否則,肯定是血本無歸。
唐太宗自知將死時,還不忘確保李家江山的長久萬代,要讓反,如果你在某個領域資歷尚淺,別人怎會看重你的想法呢?
所以,說話做事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分量有多重。孔子說過,“不以人廢言,不以言廢人”。可是有這樣胸襟的人到底有多少呢?當然,可以將這樣的作風當做自己追求的標準,但是在行事之時,想的應該是如何適應社會上大部分的人。畢竟,要和我們打交道的不是一兩個君子,大部分是凡人。
富蘭克林在沒有成為美國議會秘書長之前,一直從事印刷工作。他在民間較有名氣,影響力也比較大,一般人也許會因為這些而驕傲自大,但是富蘭克林沒有這樣,相反,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個印刷廠主。因為定位準確,在和那些議會議員、州長等打交道的時候,他總是能夠做到遊刃有餘,而那些官員也儘量給他這個印刷廠主一些方便,很自然,議會的印刷工作也全部交給了他。
富蘭克林在他一生中的每一個時期,對自己的定位都很準確,這樣準確的定位也讓他在非常時期總能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在做了議會秘書長之後,在一些國家大事上面,他也勇敢地肩負起責任,難怪美國人在評論開國時期的偉大人物的時候,儘管他沒有參加反對英國的戰鬥,但是得到的評價幾乎和華盛頓一樣高。
可見,準確的人生定位,對於一個人的選擇是多么的重要。風緊扯呼,風松再來
以前有一句黑話叫“風緊扯呼”,意思是發現勢頭不對,馬上撤離。這雖是黑話,但在現實生活中也一樣適用。
我們在做某件事時,如果情況對自己不利,再使蠻力繼續下去很可能慘遭挫敗。那就必須考慮如何全身而退,先保住自己的本錢再說。此時,必須當機立斷,絕不可拖泥帶水,這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心力深淺。因為,如果本錢沒有了,一切就全完了。對於會做人的聰明人來說,此時的“扯呼”是為了以後的再來,眼下的退,是為了下一步的進。
第一,要仔細分清“風”是否很“緊”,慎之又慎地作出是否“扯呼”的決定。
因為,“扯呼”畢竟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手段,是為保存實力,不得已而為之的消極行動。假如形勢並非很危險,再堅持一下就會成功,就絕不要輕言撤退。因此作出這種決定必須要慎之又慎。
武則天14歲便已艷名遠播,被唐太宗召入宮中,不久封為才人,又因性情柔媚無比,被唐太宗暱稱為“媚娘”。當時宮中觀測天象的大臣紛紛警告唐太宗,說唐皇朝將遭“女禍”之亂,有一個女人將代李姓為唐朝皇帝。種種跡象表明此女人多半姓武,而且已入宮中。唐太宗為子孫後代著想,把姓武之人逐一檢點,作了可靠的安置,但對於武媚娘,由於愛之刻骨,始終不忍加以處置。
唐太宗受方士蒙蔽,大服丹丸,雖一時精神陡長,縱慾盡興,但不久,便身形枯槁、行將就木了。武則天此時風華正茂,一旦太宗離世,便要老死深宮,所以她時時留意擇靠新枝的機會。太子李治見武則天貌若天仙,仰羨異常。兩人一拍即合,山盟海誓,只等唐太宗撒手,便可仿效比翼鴛鴦了。
這時,武則天當然不會考慮“扯呼”,她還在想著如何大舉進攻,攀附上未來的天子。
第二,“風”如果很“緊”,就一定要主動“扯呼”。情況不妙時,必須當機立斷,主動撤退,否則,肯定是血本無歸。
唐太宗自知將死時,還不忘確保李家江山的長久萬代,要讓頗有嫌疑的武則天跟隨自己一同去“見閻羅王”。臨終之前,李治和武則天都在他床邊,他當著太子李治的面問武媚娘:“朕這次患病,一直醫治無效,病情日日加重,眼看著是過不來了。你在朕身邊已有不少時日,朕實在不忍心撇你而去。你不妨自己想一想,朕死之後,你該如何自處呢。”
武媚娘是冰雪聰明之人,哪能聽不出自己身臨絕境的危險!怎么辦?她心裡清楚,只要現在能保住性命,就不怕將來沒有出頭之日。然而要保住性命,又談何容易,唯有丟棄一切的一切,方有一線希望。於是她趕緊跪下說:“承蒙聖上隆恩,本該一死來報答。但聖躬未必即此一病不愈,妾才遲遲不敢就死。妾只願現在就削髮出家,吃齋拜佛,到尼姑庵去日日拜祝聖上長壽,聊以報效聖上的恩寵。”
唐太宗一聽,連聲說“好”,並命她即日出宮,“省得朕為你勞心了”。唐太宗本來是要處死武媚娘,但畢竟很喜歡她,心裡多少有點不忍。既然現在武媚娘敢於拋棄一切,脫離紅塵,去當尼姑,那么對於後世子孫而言,活著的武則天等於死了的武媚娘,不可能有什麼危害了。
武媚娘拜謝而去。一旁的太子李治卻如遭晴空霹靂,動也動不了。唐太宗卻在自言自語:“天下沒有尼姑要做皇帝的,我死也可以安心了。”
李治聽得莫名其妙,也不去管他,藉機溜了出來,徑直去了媚娘那裡,見媚娘正在檢點什物,便對她嗚咽道:“卿競甘心撇下我嗎?”媚娘滿臉無奈的憂傷。她回身仰望太子,嘆了口氣說:“主命難違,只好走了。”“了”字未畢,淚如雨下,泣不成聲。太子道:“你何必自己說願意去當尼姑呢?”武媚娘鎮定了一下情緒,把自己的擔心告訴了李治:“我要不主動說出去當尼姑,只有死路一條。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殿下登基之後,不忘舊情,那么我總會有出頭之日……”
太子李治佩服武媚娘的才智,當即解下一個九龍玉佩,送給媚娘作為信物。太子登基不久,武則天很快又被召入宮中。她的聰明之處在於識別“風緊”還是“風松”,在危難面前迅速分清主次,並能果斷地“扯呼”,從而保住自己的性命。“風松”了,又再回來,後來時機一成熟,武則天果斷地由退轉進,成為中國歷史上聲名赫赫的一代女皇。
人不能事事出頭
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遇到小人當道、國無寧日時常有人挺身而出,甚至不惜以死抗爭。我們欽佩這些硬骨頭的漢子,但有時也不免替他們惋惜。試想,在豺狼當道、小人得志的大氣候下,挺身抗爭固然可嘉,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往往是適得其反,不僅不能力挽狂瀾反而有可能引火燒身。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退隱也不失為一種權宜之計。
退隱,是中國古代士大夫保全自身的一條重要訣竅,也是在一切積極措施歸於無效時普遍採用的辦法。通俗口訣中有“而今學得烏龜法,能縮頭時且縮頭”,就是這一要訣的形象表述。
實踐這一要訣的人,在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少,張良、范蠡、陶淵明等都是其中赫赫有名者。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一定對“司馬懿詐病賺曹爽”一節不陌生。
大將軍曹爽雖然奪去了司馬懿的兵權,但仍對司馬懿托病閒居感到懷疑,就派心腹李勝前去探聽虛實。司馬懿知道李勝來意,就披頭散髮,裝成病人膏育的樣子,談話時顛三倒四、語無倫次,喝湯時故意顯得動作遲鈍,把衣襟袖子都打濕了,唬得李勝再三感嘆:“沒想到太傅竟然病得這樣厲害!”
這一招還果然奏效。當李勝把這些情況報告給曹爽時,曹爽喜形於色,說:“司馬懿一死,我就高枕無憂了。”隨即對司馬懿放鬆了警惕。
可是,曹爽做夢也沒想到,正當他春風得意、揚鞭狩獵之時,司馬懿卻率領舊日手下兵馬,徑直到宮中,奪了曹魏江山。
司馬懿能夠東山再起,而且一舉成功,怕是“縮頭”立了大功。可以構想,假如曹爽探知司馬懿飲食正常、起居如初,他能解除對政敵的戒備嗎?假如司馬懿之憂未除,曹爽會忘乎所以地傾身出獵嗎?假如曹爽能夠坐鎮宮中,憑藉他的智慧和實力,即使司馬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敢拿雞蛋去碰石頭。
能縮頭時且縮頭,實質是把實際上“強”的一面隱蔽起來,而故意裝作“弱”讓別人看。司馬懿其實頭腦清醒、思維敏捷、寢食如故、身強體健。但他在會見李勝的時候,把這些都藏起來,而把相反的一面:痴痴癲癲、力不支體、命若遊絲,表現出來讓李勝“欣賞”。其結果是,李勝信以為真,連曹爽也認為司馬懿大勢已去,將不久於人世,是真的不行了。
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崇尚寬厚為懷,天性同情弱者,見弱而軟,便生惻隱之心。憐弱是人的慈善,縮頭卻是人的機智。
“莫道箭縛強弓上,人生何處不縮頭。”縮頭是一種機智,是一種權謀。不是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嗎?不要認為縮頭是懦夫的表現,劉備號啕大哭、肝腸寸斷,其弱至甚,不是把舌如巧簧的東吳說客魯肅打發回去了嗎?劉備的哭只是一種手段,安坐荊州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要知道,所謂縮頭,並不是真的“弱”。之所以示人以縮頭,是想以弱來迷惑對手。當對手被麻痹、防備懈怠的時候,再以強扣擊,結局自然是在不言之中。
這裡再舉一個例證:東漢桓帝時,安陽有個叫魏桓的人,朝廷曾多次聘他出仕,他都不去。他的鄉親們也勸他去做官。他問道:”做官,是為了施展自己的抱負。現在皇帝的後宮有一千多宮人,你能將他減損嗎?宮中的馬廄里有好馬萬匹,你能將它削減嗎?皇帝的左右都是些強權豪勢,你能把他們趕走嗎?”鄉親們都回答道:“不行。”於是,魏桓長嘆一聲道:“叫我活著去,死著回來,對諸位又有什麼好處呢?”魏桓終於畢生沒有做官。
魏桓看到時局動盪、奸佞弄權、局面不堪收拾,因此退隱不出。如果我們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標準來要求他,他是個不盡責任的公民,但從防讒遠害來說,他不能不算一個聰明人。
常言道:識時務者方為俊傑。所謂俊傑,從某種意義上說並非專指那些縱橫馳騁如人無人之境、衝鋒陷陣無堅不摧的英雄,而且還應當包括那些看準時局、能屈能伸的聰明人。所有的俊傑,必須具備這樣的素質,即能夠正眼看待現實,不浮躁,不虛妄。敢於直面人生的悲歡遭際。
剛柔相濟,該低頭就低頭
老百姓有一句俗語,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意思是說人在權勢、機會不如別人的時候,不能不低頭退讓。對於這種情況,不同的人可能會採取不同的態度。有志進取者,將此當做磨鍊自己的機會,藉此取得休養生息的時間,以圖將來東山再起,而絕不一味地消極甚至消沉;那些經不起困難和挫折的人,往往將此看做是事業的盡頭,或是畏縮不前,不願想辦法克服眼前的困難,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聽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