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 李白
詩詞正文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開。龍潭中噴射,晝夜生風雷。
但見瀑泉落,如潈雲漢來。聞君寫真圖,島嶼備縈迴。
石黛刷幽草,曾青澤古苔。幽緘倘相傳,何必向天台。
注釋
⑴《天台山志》:百丈岩,在天台縣西北二十五里崇道觀西北,與瓊台相望,峭險束隘,四山牆立。下為龍湫,翠蔓蒙絡,水流聲潈然,盤澗繞麓,入為靈溪。由高視下,淒神寒骨。
⑵《韻會》:“瀑,飛泉懸水也。”
⑶潈(zōng),眾水相會處。《毛傳》:“潈,水會也。”
⑷徐陵《玉台新詠序》:“南都石黛,最發雙蛾。”《韻會》:“黛,《說文》:畫眉墨也。”本作鰧,今作黛。
⑸《荀子·王制篇》:“南海則有羽翮、齒革、曾青、丹乾焉。”楊倞註:“曾青,銅之精,可繪畫及化黃金者。出蜀山越崖。”又《正論篇》:“加之以丹矸,重之以曾青。”楊倞註:“曾青,銅之精,形如珠者,其色極青,故謂之曾青。”
⑹謝惠連詩:“盈筐自予手,幽緘候君開。”李延濟註:“幽密緘封也。”
譯文
百丈高潔白的瀑布欲將山崖撕裂,四面都是直立的丹霞峭壁。
瀑布下方有個龍潭,飛流噴射而下,日夜都風生雲涌雷鳴。
那瀑布簡直就是從銀河飛來。
聽說你這幅寫真圖畫,島嶼縈迴繚繞。
石黛粉描出幽谷青青草,曾青石顏料潤澤峭壁上的古老綠苔。
你別老把畫藏起來!送給我好了,那樣我就不用老想著去登天台山了。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