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 陸游
詩詞正文
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
注釋
詩中的楚城稱楚王城,遺址在歸州(今湖北秭歸)境內長江南岸。淳熙五年(278),陸游東下過忠州後,又到歸州,作此詩。
②歸州北岸有屈原故宅,後人就其地建祠堂。
③從楚懷王到宋孝宗,其間大約一千五百年。歷史記載中還有秭歸楚王城:《湖北通志•輿地誌•古蹟•歸州》記:“周成王時,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今屈沱楚王城是也,北枕大江。”聯繫當時的背景,可以想到“荒”和“悲”表達了詩人的情感。
過了一千五百年,滄海桑田,物是人非,楚宋異代,只有灘聲依舊。
我們可以了解到身處秭歸江邊荒城的陸游,在聽到猿鳥的悲號,看到對岸孤寂的屈原祠時,撫今追昔,百感交集的心情。他懷念屈原,與屈原惺惺相惜,卻以十分經濟的筆墨,反語南宋與楚末的形勢“絕不相同”,這恰巧是對南宋統治者辛辣的諷刺,深刻表達了他愛國憂民的強烈感慨。
作者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讀去聲),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試禮部,名列前茅,因論恢復,被秦檜黜落。孝宗立,賜進士出身,任樞密院編修,後為建康、鎮江等地通判。王炎為四川宣撫使,辟游入幕。范成大帥蜀,游為參議官。不拘禮法,人譏其頹放,因自號放翁。寧宗嘉泰三年(1203)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成,升寶章閣待制,致仕。所著《渭南文集》五十卷、《劍南詩稿》八十五卷,今存。詩稿有錢仲聯注本。
鑑賞
謀篇布局
題為“楚城”,而只用第一句寫“楚城”;第二句和三四句,則分別寫“屈原祠”和江中“灘聲”。構思謀篇,新穎創辟。
詩詞鑑賞
“江上荒城猿鳥悲”,先點明“城”在“江上”,並用“荒”和“悲”定了全詩的基調。“楚城”即“楚王城”’“楚始封於此”,是楚國的發樣地。楚國強盛之時,它必不荒涼;如今競成“荒城”,就不能不使人“悲”!接下去,作者就用了一個“悲”字,但妙在不說人“悲”,而說“猿鳥悲”,用了擬人法和側面烘托法。“猿鳥”何嘗懂得人世的盛衰?說“猿鳥”尚且為“楚城”之“荒”而感到悲哀,則憑弔者之悲哀更可想見。“江上”二字,在本句中點明“楚城”的位置,在全詩中則為第二句的“隔江”和第四句的“灘聲”提供根據,確切不可移易。在第二句,詩人並沒有直接回答“楚城”為什麼“荒”,卻用“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句進一步確定“楚城”的地理位置,但不僅如此。
屈原輔佐楚懷王,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卻遭讒去職。懷王違反屈原聯齊抗秦的主張,使楚陷於孤立,為秦惠王所敗。此後,懷王又不聽屈原的勸告,應秦昭王之約入秦,披扣留,死在國。楚頃襄王繼立,信賴權奸,放逐屈原,繼續執行親秦政策,國事日益混亂,秦兵侵凌不已。屈原目睹祖國迫近危亡,悲憤憂鬱,自投汨羅江而死。至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楚國終為秦國所滅。
明乎此,就不難理解:因為楚國的命運與屈原的遭遇密不可分,詩人一見“楚城”的荒蕪,就想到了屈原的遭遇。
“江上荒城,——猿鳥悲!”從語氣看,這是慨嘆;就文勢說,這是頓筆。楚城如此荒涼,連猿鳥都為之悲傷,而楚城的隔江,便是屈原的祠廟啊!這無限感慨中又蘊蓄了多少說不出、說不盡處。
兩句詩,欲吐又吞,低回詠嘆,弔古傷今,余意無窮。
三四兩句,仍然是再伸前說。一三兩句,只用“便是”結合“江上荒城”與“屈原祠”,接下去似應伸說那二者之間的關係。然而這樣寫,其意便淺,所以詩人別出心裁,照應著第一句的“江上”與第二句的“隔江”去寫“灘聲”。從屈原那時到現在,時間已過了一千五百年,除了江上的“灘聲”仍象一千五百年前那樣“常如暴風雨至”(《入蜀記》)而外,人間萬事都不似舊時。“灘聲”依舊響徹“楚城”,而“楚城”已不似舊時;“灘聲”依舊響徹歸州,而歸州亦已不似舊時。陵變谷移,城荒猿啼,一切的一切,都不似舊時啊!
詩人在此以少總多,納“楚城”和“屈原祠”於“灘聲”之中,並以“灘聲”的“似舊”反襯人間萬事的非舊,而“楚城”之所以“荒”、“猿鳥”之所以“悲”、屈原之所以被後人修祠紀念,以及詩人撫今思昔、弔古傷今的無限情意,許多不便說、說不盡處,都蘊蓄於慨嘆和停頓之中,令人尋味無窮。全詩也就到此結束,不再“伸說”,也無須“伸說”。
修辭
這首七絕,在運用反襯手法上也有獨創性。第一句寫楚城在‘江上”,第二句寫屈原詞在“隔江”,從而以兩個“江”字出響徹兩岸的“灘聲”,使四句詩形成了天衣無縫的整體。江水流怨,灘聲吐恨,那流經楚城與屈原祠之間、閱盡楚國興亡和人世巨變的江水及其“常如暴風雨至”的“灘聲”,是為屈原傾吐怨憤之情呢,還是為南宋時期與屈原有類似遭遇的一切愛國志士傾吐怨憤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