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林業經濟》創刊於1979年,1980至1981年為季刊,1982至2000年為雙月刊,2001至2003年為月刊,2004年起為半月刊,同時更名為《綠色中國》(理論版),2006年恢復為《林業經濟》月刊。
創刊之初,其主辦單位為中國林科院林業經濟研究所;1983中國林業經濟學會成立,《林業經濟》即由中國林業經濟學會和中國林科院林業經濟研究所共同主辦;1992起至1995年,《林業經濟》成為中國林科院四大院刊之一;1996年,基於在原中國林科院林業經濟研究所基礎上組建了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林業經濟》主辦單位隨之變更為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1998年起,為凸顯刊物的政策導向與決策資訊功能,第一主辦單位變更為國家林業局計畫與資金管理司,即《林業經濟》由國家林業局計畫與資金管理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林業經濟學會三家聯合主辦;2001年,按照新聞出版總署的要求,各部委司局等行政機構退出辦刊,主辦單位由3家減為2家,即為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林經學會。2006年,隨著《林業經濟》的復刊,進一步明確了刊物作為中國林業經濟學會會刊的性質。
《林業經濟》由國家林業局主管,中國林業經濟學會主辦,是全國林業行業最早出版的國家級經濟類刊物。作為國家一級學會的會刊,《林業經濟》兼有政策宣傳、輿論導向、學科建設、人才培育、理論研究、實踐總結、專業交流的任務。其宗旨是:探討林業發展規律,跟蹤林業改革熱點,反映高層決策動向,交流國內外相關理論與實踐成果。刊物呈現出集理論性、權威性、指導性和服務性為一體的特色,是林業同行及相關部門與人士了解有關政策資訊、刊登理論成果、介紹典型案例和分享實踐經驗的重要媒體。
《林業經濟》目前開設的主要欄目有:高層論壇、熱點問題、調查與案例、研究報告、討論與爭鳴、產業與市場、信息與評述、社區林業、學術動態、國外借鑑等。《林業經濟》為自己確定的讀者對象是:各級林業及相關領域決策者、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科研教學人員、信息與圖書資料管理人員、關注林業與生態建設的社會各界人士。
多年來,《林業經濟》在行業及相關領域保持著較高的學術地位和專業水準,在普及經濟管理知識、傳播林業經濟科學理論、培養林業經濟科研與管理隊伍、促進林業經濟理論與實踐創新方面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特別是近年來,《林業經濟》既注重保留了林業經濟理論研究的特色,又擴充了及時反映國家林業局重大決策、林業發展最新思路等有關內容,在行業期刊中以其權威性、及時性,理論探討和實際工作緊密結合的特點獨樹一幟。與此同時,《林業經濟》也在林業及相關行業讀者和作者心目中樹立了較高的權威、聲望,有著較強的號召力和親和力。林業經濟與相關科研教學部門的資深學者,往往把《林業經濟》當作自己學術成果發表和推廣的首選刊物;年輕的學者,以在《林業經濟》刊物上發表文章為榮耀。許多青年甚至中年的林業經濟學者、學科帶頭人與中高級管理人員深有感觸的說,自己是讀著《林業經濟》成長起來的。《林業經濟》刊載的不少文章,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有的文章被一些省市林業部門全文重新印發供學習借鑑;有的文章觀點或思路納入行業發展戰略,有的觀點得到中央檔案和決定的採納。
《林業經濟》在國家權威信息發布系統及信息檢索部門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林業經濟》1991年起進入國家中文核心期刊行列。在最新版的2006年版中國核心期刊排名中,《林業經濟》位列農業經濟類19種核心期刊的6位。列前十位的依次是《中國農村經濟》《農業經濟問題》《中國農村觀察》《農業現代化研究》《農業技術經濟》《林業經濟》《中國土地科學》《林業經濟問題》《生態經濟》《農業經濟》。1995,年新聞出版署組織評選首屆全國優秀社科期刊,共評選出學術理論、時事政治、綜合文化生活、教學輔導等四類期刊優秀期刊獎21種,提名獎48種。其中學術理論優秀獎7種,提名獎14種,《林業經濟》位列優秀社科學術理論期刊提名獎第3名。從1998年起,《林業經濟》首批進入南京大學國家攻關項目研發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英文全稱為“Chinese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縮寫為CSSCI)來源期刊,保持榮譽至今。在許多大學,有無文章在CSSCI期刊發表,成為衡量與評價學術水平及研究能力的重要標誌。
2006年,《林業經濟》運行呈現以下特點:
1.領導高度重視,為復刊創造軟硬體條件。國家林業局主管領導專門聽取《林業經濟》工作匯報,解決了辦公地點與辦公設備等實際問題,為刊物的正常運轉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2.復刊準備時間雖短,但刊物運作良好,起點較高。復刊第一期,邀請到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蔣正華,原中國社科院院長、著名經濟學家劉國光,著名農業問題專家石山以及林業經濟資深學者張建國、陳統愛等為《林業經濟》題詞。刊物按照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結合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對林業的要求,配合構建和諧社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多角度地探討林業經濟各類問題,較好地體現了《林業經濟》刊物的“國家隊”作用。
3.每期基本保持了一個重點,可讀性較強。2006年,《林業經濟》在保持理論探討特色的前提下,每期基本做到突出一個重點,並力求有精品文章。
4.繼續得到國家權威信息發布系統及信息檢索部門的認可。《林業經濟》復刊後,立即得到國家權威信息發布系統及信息檢索部門的認可。中文核心期刊有《林業經濟》的席位;繼續作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收錄期刊。
5.組織研討活動,擴大刊物影響。2006年,《林業經濟》以刊物為平台,組織了“西部林業高峰論壇”、“全國天然林保護工程高級研討班”、“全國森林防火培訓班”、“全國行政文秘培訓班”、“全國林業產業高級研討班”等不同類型的培訓研討活動,贏得了很大的影響。
期刊信息
刊名:林業經濟
英文刊名:ForestryEconomics
主辦:中國林業經濟學會
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1673-338X
CN:11-5390/S
郵發代號:80-480
曾用刊名:綠色中國(理論版)
創刊時間:197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真實,文字簡練。
2.文章題目不宜過長(20個字以內),最好附有英文題目。
3.文章請附摘要。摘要應闡明文章的觀點、方法和結論,字數一般不超過200字;最好附上英文摘要。
4.文章要附關鍵字(3~5個)。
5.來稿請儘量發電子郵件至本刊編輯部(lyjj1979@163.com)。
6.保證文中圖表質量,線條、字跡、符號工整清晰,表中數字請反覆核對並確認準確無誤,表格儘量用三線表。
7.文中所用度量衡單位一律採用國務院頒發的統一公制計量單位。
8.文中公式涉及的符號上下角標、大小字號、字母大小寫、位置高低等請書寫清楚。
9.參考文獻只擇主要者列入,未公開發表的材料和保密資料請勿引用。本刊採用“著者—出版年制”格式著錄。如“李大明等,1990”或“Gloveetal.1979”。正文中標引的文獻與文後所列文獻須對應,排列順序為先中文,後英文。中文以作者姓氏的漢語拼音順序為序,英文以作者姓氏的字母順序為序;作者請列全,注意英文作者姓在前,名在後。所列項目要齊全,書寫格式如下:
期刊: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專著:著(編)者.題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
專著析出:作者.題名[M].//:原文獻作者.原文獻文題.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10.來稿如獲某種研究基金資助,請列出項目名稱及編號。
11.本刊對來稿按50元/篇的標準收取審稿費。
12.本編輯部因人力有限,一般不用稿件不退還。倘若3個月內未收到採用通知,作者可對稿件另行處理。請勿一稿多投。
13.來稿請附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職務、職稱或學位及主要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編、聯繫電話及E-mail地址。
14.來稿及匯款請寄林業經濟編輯部。
15.提交文章請交納審稿費,需要開發票註明發票抬頭和項目名稱。
經濟管理類期刊匯總
經濟管理類期刊是研究巨觀、微觀經濟理論、交流經濟管理的經驗,介紹經濟管理科學知識,報導國外經濟發展動態。按卷與期和(或)年與期的順序編號,意欲長期印行下去的連續出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