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勝你周圍的小人》

《智勝你周圍的小人》

《智勝你周圍的小人》選取大量實例,寓智慧於實例之中,告訴你如何去辨識小人、駁斥小人、揭露小人、制服小人、避讓小人、分化小人、妙用小人、計擊小人、智勝小人。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應對小人的厚黑勝經凡事之難,莫如被小人刁難!凡事之亂,莫如被小人攪亂!凡事之敗,莫如被小人擊敗!小人如疥,小人如癬。戰勝小人,既要靠大義凜然的正氣,又要有百折不回的毅力,更要靠智慧的大腦。

內容簡介

小人可惡可恨,困擾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我們研究小人,是為了辨識小人,找出智勝之策,以免小人繼續擾亂我們的正常生活。

目錄

第一章察其言,觀其行:小八“自面像”言行是人的一面鏡子,對他人的態度可以照出一個人的品位高下。小人無論自己有才無才,幾乎都是容不得超過自己的人,而必欲毀之除之。小人最可恨之處。就是故意作假,背地裡做些“陰暗事”,而你所看到的又都是符合你心意及你需要的“陽光的一面”。1.小人往往嫉賢妒能/162.小人熱衷於拉關係、套近乎/193.逢迎:小人的拿手好戲/214.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獻媚取悅/245.口中蜜,腹中劍/266.小人善於揣摩人意/297.精於權術,巧言令色/328.阿諛奉承,巴結權勢/359.沽名釣譽是小人的一大特點/3710.小人就是那種“披著羊皮的狼”/4211.偽裝可憐,讓人同情/4612.小人最貪生怕死/4813.無中生有,算計他人/51第二章辨識你周圍的小人眾所周知,小人最難提防。之所以這樣,並不是因為小人的實力有多強,而是由於小人從不在自己臉上刻上符號。他們的種種勾當,也多是在陰暗角落裡乾出來的:到了人前,他們也許比君子裝得還要像“君子”。這就給我們出了一道大大的難題:該如何去識別生活中那些形形色色又躲躲藏藏的小人呢?1.須將銳眼識小人/562.直鉤子釣魚,斜眼睛看人/583.他總有蛛絲馬跡/604.聽話聽聲,鑼鼓聽音/625.日久才能見人心/646.朋察不如暗訪,暗訪最見真情/677.學會察言觀色/708.透過現象看本質/739.欲知心腹事,且聽口中言/7510.不可放過反常現象/7711.三歲看小,七歲看老/7912.編個小品讓他演/81第三章駁斥體周圍的小人“黃鐘毀棄瓦釜雷鳴”,這句古語十分形象地說明,小人往往是舌辯的“專家”,他們總是鼓唇弄舌,刁難君子。雖說“義正”方能“詞嚴”,可小人也有他的一套歪道理,並不是那么容易“理屈”、“辭窮”的。所以。在此我們採擷了大量舌戰小人的精彩實例,告訴你應該如何去駁斥小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掌握了雄辯之術的君子,必能把小人駁得體無完膚。1.抓住他殘餘的情感/842.恩威並用,軟硬兼施/863.從他想不到的方向出擊/884.剛柔並濟,有所輕重/905.因勢利導,順水推舟/926.捧到雲端,摔到深淵/947.以利害動人心/968.有理不怕走天下/989.練就你的伶牙俐齒/10010.以迂為直巧說話/10211.先用氣勢震住他/10412.實話實說,好處多多/10613.人嘴兩片皮,正說反說皆有理/109第四章揭露你周圍的小人蘇格拉底有一種“諷刺法”揭露小人,那就是通過一問一答的談話方式,首先讓對方說出自己的看法,然後不斷地揭露對方觀點的矛盾,迫使對方服輸或認錯。看事物有個角度問題,換一個角度,“是”也許就是“非”。“非”也許就成為“是”。如果只見其一,不及其餘,那么,很可能會顛倒是非,好人可能會被當成壞人,小人倒可能被當成君子。所以,站在正確、中立的立場上,才能揭露真正的小人。1.將他氣極,自然敗壞/1122.瞄準他的要害/1143.把皮球踢還給他/1164.以子之矛,攻子之盾/1185.讓他左右為難/1206.用事實取信於人/1217.揭開他的傷疤/1238.眼淚也能當炮彈/1259.以骨氣挫傲氣/12710.推己及人,屈己伸人/12911.用荒唐駁倒荒唐/13112.以狂妄制服狂妄/13313.打鐵先得自身硬/135第五章制服你周圍的小人小人如魅,小人如蠅。這個世界上,有多少正人君子,被如魅如蠅的小人困擾著,其事業被掣肘,其家庭被破壞,其前途被設障,甚至連閉門家中坐,都會有小人干擾其安寧。那么,如何制服這些可惡的小人呢?在此列舉的大量君子鬥敗小人的絕佳片斷,從不同的角度,提供了種種實用的招數技法和制服心機。1.調虎離山,引蛇出洞/1382.看誰敢摸熱爐子/141……第六章計賺你周圍的小人第七章避讓人周圍的小人第八章分化你周圍的小人第九章妙用你周圍的小人第十章計擊你周圍的小人第十一章智勝你周圍的小人

前言

小人,人人厭之。但在現實生活中,到底什麼是小人,如何識別小人,恐個白就不是人人能說得清楚的了。在我國,“小人”是一個很古老的辭彙。據《潁川語小》這部書研究考證:“君子小人之目,始於大禹誓師之詞,日‘君子在野,小人在位’,蓋謂廢仁哲,任奸佞也。”看來,上古時代的夏商周,儘管還是物質貧乏、民智未開的奴隸社會,就有小人為禍了。所以《鏡花緣》中的君子國,只是李汝珍杜撰的烏托邦。在這個世界上,小人是永遠不會絕跡的,甚至就在你的身邊和周圍。小人~族之於正人君子,就像生物鏈上的兩個環節,是一種必然的社會現象,“水至清則無魚”,世間缺少了小人,就不熱鬧了。小人的作用總體來說是負面的,許多事情都壞在他們手裡。但人們常說的小人又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難有確切指謂。“小人”不一定就是壞人、惡人,他可能是你的對手、你的夥伴、你的朋友、你的鄰居、你的上司、你的下屬……總之,凡是那種為達到個人目的,使用陰暗或不正當的手段,甚至不擇手段,這種人格低下的人或許都司算作小人。世界上千萬種關係中,人與人的關係最為複雜。如何看待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環境條件下,標準也不相同。這裡面不一定都有是非曲直問題,也許就是一種利害情感問題。所以,不要把世界想像得那么美妙,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想像得那么簡單,“心靈不設防”,以致一旦發現現實與理想有巨大差別之後,就又心灰意冷,敵視一切。其實,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是非常正常和自然的,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壞的,世界上到處都是這個樣子。

精彩書摘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點和長處,也都有缺點和不足,這正是社會的複雜多樣之所在。世界上只有人有其個性有其特點,只有人和人的這種不同才是有意義的: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嘛!人類就是這樣高於動物不斷前進的。 胸懷坦蕩的人見賢思齊,敬重人才。記得一個哲人說過:“對於別人的優點,我們除了表示敬仰之外,沒有其他更為合適的辦法。”然而有的人不是這樣,小人們不論自己有才無才,大多都見不得更容不得才能超過自己的人,而必欲毀之除之。言行是人的一面鏡子,對他人的態度可以照出人的品位高下。當然由此也造成了千百年來無數的悲劇和損失。我們這裡說的是李斯害韓非的故事。秦王贏政英明果決,命令李斯謀劃滅韓。韓王十分恐慌,便與公子韓非商討救亡圖存之策。起初,韓王不信任韓非,及至情勢危急,才想到韓非的用場,並於秦王贏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派他出使秦國,勸秦存韓。韓非至秦,眼見萬象崢嶸,耳目為之一新,知是來到英雄用武之地。於是,他當即上書秦王贏政,說道:“如今,秦地數千里,雄師百萬,號令賞罰嚴明,天下不及。臣冒死求見大王,進獻計謀。大王誠能聽臣之說,必一舉而破天下合縱,亡韓,克趙,降服楚魏,親附齊燕,使秦成霸王之名,君臨四境諸侯。否則,大王斬臣示眾,以戒為王謀劃而不盡忠之人。”這話說得斬釘截鐵,使秦王越發敬重韓非,便把他羈留在秦國,以備後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