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結束歷險
2005年11月11日,德魯克平淡而傳奇的“旁觀者的歷險”(這是他那本著名的自傳的標題)劃上了句號。這一天離他的96歲生日只有8天。
借用他自己的話說,德魯克是我們這個時代“卓有成效”的思想家。從1939年出版第一本書起,在長達60多年的時間裡,他出版了39本著作,發表了數百篇論文(其中有30多篇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令人驚奇的是,他的創造力經久不衰。1997年,福布斯曾以《依然年輕的思想》為題,發表了關於德魯克的封面報導。2001年,他為《經濟學人》雜誌寫完了一篇題為《下一個社會》的封面故事,隨即擴展成書出版(這是他最後的一本書),2002年,他上完了最後一堂課。也就在這一年,他成為當年“總統自由勳章”的獲得者。2004年底,他還接受了福布斯的採訪,其思路之清晰,立論之精當,令人無法相信他已是95歲高齡。
管理學界的新思想新方法像時裝一樣不斷變換和流行,每隔幾年就有新的“大師”(guru)攜炫目獨特的思想閃亮登場,又在流行一段時間後黯然退場,但德魯克多年來一直被尊為大師中的大師。前白宮發言人紐特·金里奇在德魯克逝世的當天這樣說道:“在開拓卓有成效的商業管理和公共政策之方面,他毋庸置疑是最重要的開拓者,在30多年時間裡我研究他,談論他,學習他,他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他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
德魯克思想的地位無可動搖,首先在於其公認的原創性。德魯克之前,管理無學———只是些片斷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經驗和感受,正是他使管理的經驗和感受變成一門學科。管理學家沃倫·本尼斯在上個世紀曾說:“雖然德魯克堅決否認是他發明了現代管理,堅稱這種想法實在荒誕不經———他曾經對我說過,‘6000年前,基奧普斯金字塔建造者的主管肯定比今天任何一位CEO懂得多。’———但是,毫無疑問,他創造了本世紀最重要的管理思想。”
著名的“商業哲學家”查爾斯·漢迪在《大師論大師》一書中這樣說道:“凡是現在當紅的管理概念,彼得·德魯克大都早就討論過了,隨你任選一個例子,很可能早在你出生之前德魯克就已經寫過有關那個觀念的文章。如果要列出一些管理思想家的名字,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管理大師’,德魯克必定高居首位。”
《企業的概念》(1945年)是德魯克的第一本管理著作,也是現代管理學的開山之作。這是他在通用汽車公司“蹲點”調研的結果。在此之前,沒有一本書研究過一個大型公司是怎樣運作的。在通用汽車公司,德魯克發現了管理一旦超出了特定的半徑就不再有效,有效管理如此大公司的人其實只管很少的人和很少的事。規模(半徑)如此龐大的公司其實是由一個個管理半徑有限的人通過分權和授權來管理的。在這個意義上,有效的管理的半徑都是差不多的。以軍隊為例,一個班長管6個人,它的上司,上司的上司,直至總司令,儘管官階相差懸殊,但都是管六七個人的“班長”。
德魯克發現了管理中分權和授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公司的管理不是由一個人指揮千軍萬馬,而是借一套特定的機制來傳遞責任並相互負責的流程。
那么到底如何管理才能有效呢?這是德魯克緊接著要弄清楚的問題。這首先必須要回答一個看似務虛的問題:企業的目的是什麼?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將導致不同的經營取向和決策習慣。通常的回答是:企業是盈利的工具。德魯克認為這樣的回答完全不得要領。盈利只是企業管理效果的一個測量指標,而不是企業的目的(正如我們說60到110是血壓的正常指標,但不能說這是身體運行的目的)。“企業的目的只有一個有效的定義,那就是創造顧客。”後來德魯克又把企業的目的精確定義為“創新和行銷”,前者是通過創造出新的產品來“創造市場”,後者是為新的產品“找到市場”。這個似乎“卑之無甚高論”的定義,其實是值得當今的中國企業反覆咀嚼的。如果你不能、不願為社會創造出獨特的產品和服務,而只是為了賺錢,那么你的企業就喪失了經營的最終理由。
看得出來,德魯克是一個商業保守主義者。他對不創造客戶價值而一味追逐金錢的企業持強烈否定的態度。他認為,華爾街上的股災與其用經濟原因來解釋,不如用道德甚至審美原因來解釋。
他認為華爾街的股票經紀人是“完全沒有生產性的一群人,他們的目的只是賺得來全不費功夫的錢而已”。“肥皂的泡的平均周期眾所周知———26秒。其表面的膨脹會讓它五彩斑斕,但這也就意味著它要開始破滅了。瘋狂的股市投機也一樣,只不過周期是18個月。”
通過創新,為客戶創造獨特的、可持續的客戶價值是“正確的事”,但即使你知道這正確的事是什麼,也不能真能為客戶創造價值。如果沒有切實的執行,正確的事就什麼都不是。德魯克說,“一個好的規劃如果沒有切實有效的實施,它就只是一個夢而已”。按照他的定義,領導者和管理者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做正確的事”,後者是“正確地做事”。這就是德魯克在他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要闡述的主題。
儘管良好的管理很難達到,但管理的“真理”並無高深之處。所謂管理,就是確定目標並始終不偏離目標,通過看似簡單的監控手段,抑制人性的弱點,把看似簡單的事做徹底、做到位,一切以實效為標準而不是以想像和雄心壯志為指向。在這一點上,德魯克的管理思想與所謂“中國式管理”是大相逕庭的。德魯克的著作早在1980年代就被翻譯成中文出版,但直到近四五年來中國商業世界才開始認識這位大師,對他的領會剛剛開始。中國企業要想真正走向世界,必須要接受德魯克那些“卑之無甚高論”、“因為太重要所以不可能是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的洗禮(正如當年日本企業接受德魯克的洗禮一樣),不如此,中國企業恐怕難以獲得真正的商業操守和商業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