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大結局珍藏版》

《新宋大結局珍藏版》

2018年《新宋大結局珍藏版》共分12冊出版。1-4於7月出版,5-8於9月出版,9-12於12月出版。大結局珍藏版在以前文章的基礎上做了修訂與增加。

編輯推薦:

◎百度小說排行榜十大必看小說之一!
◎原盛大文學總裁侯小強推薦的十大IP價值小說之一!
◎阿越為寫《新宋》,發奮考取四川大學歷史學博士,歷時15年,匠心巨作!
◎10000000+冬粉翹首以待大結局!
◎讀完念念不忘!讀時熱淚盈眶!讀者留言:“300多萬字,反覆讀了5遍。”
◎中國移動總點擊數已突破100000000!
◎中國網路文學的標桿性作品之一。
◎2009年,《新宋》榮獲中國作家協會“網路文學十年盤點”十佳優秀作品、歷史小說類第一。
◎2013年,獲“西湖·類型文學雙年獎”銅獎。
◎內附人氣畫家燕王wf創作的精美人物小像,贈送極具收藏價值的【宋朝生活場景海報】。

新宋1新宋1

內容簡介

◎《新宋》完全尊重歷史的故事,其中涉及到了許多北宋的真實歷史,對宋朝的風俗、禮節、服飾、建築、制度、科舉、官場等細節都有歷史考究。從皇宮到市井,從黎民百姓到士大夫,全景還原一個真實、有趣且好玩的宋朝。

新宋2新宋2

◎《新宋》的內容包羅萬象,作者通過嚴謹的歷史考究與流暢的文筆,真實再現了宋朝的風土人情,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形象。文武之學、朝堂紛爭、戰場廝殺、尋常生活等,均有涉及,全景還原了一個在歷史上為“中華文明精神之巔峰”的宋朝。

作者簡介

阿越
1980年出生於湖南省漣源市,湖南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四川大學中國史博士研究生,雲南省作協會員。現居雲南昆明。
其代表作《新宋》全書近400萬字,曾榮獲2009年網路文學十年盤點十佳優秀作品,2013年“西湖•類型文學雙年獎”銅獎等多種獎項,併入選2012年中國作協首屆網路文學作品研討會研討作品。

阿越阿越

目錄

《新宋·1》目錄
第一章  聲名鵲起
第二章  終南捷徑
第三章  集英殿風波
第四章  學術與政治
第五章  白水潭之獄
第六章  拗相公

新宋3新宋3

第七章  離間計
第八章  汴京新聞
第九章  呂氏復出
附 錄  《新宋·南北有別》
《新宋·2》目錄
第一章  天下才俊
第二章  再度交鋒
第三章  婚姻大事
第四章  匪斧不克
第五章  汴京•杭州
第六章  十字
第七章  身世之謎
《新宋·3》目錄
第一章  砥礪前行
第二章  典制北門
第三章  莫須有
第四章  御帳驚變
第五章  賢烈二祠
第六章  勵精圖治
第七章  江頭風怒
第八章  社稷之臣
第九章  撫翠亭·睿思殿
《新宋·4》目錄
第一章  安撫陝西
第二章  叛番突襲
第三章  風雨前夕
第四章  石門烽煙
第五章  春秋之義
第六章  哲夫成城
第七章  海水群飛
第八章  意氣丹心
第九章  環州之戰
第十章  綏德逆襲
新宋4新宋4

【《新宋·1》節選】

八百二十九份殿試試卷堆成高高的一堆,放在崇政殿的御案上。趙頊坐在御椅上,手執朱筆,親自檢閱試卷,這是他登基以來第一次主持殿試。宋朝的第六代皇帝,此時不過二十二歲,身上還有著年輕人特有的朝氣與稚嫩。
殿試的考官們屏聲侍立在殿中。
“陛下,殿試的第一名,臣等商議,取的是上官均,第二名,是葉祖洽……原來的省元陸佃,取在第五……”殿試編排官蘇軾欠身稟道。
皇帝“嗯”了一聲,隨手抽出幾份試卷,信口問道:“石越呢?他有沒有參加這一科的考試?”
“回稟陛下,臣等沒有看到石越的名字。”
“是嗎?”皇帝的眼中,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但是《論語正義》的其他幾位作者,大部分都參加了這次會試,並且都取得了殿試資格。”似乎是覺察到了皇帝的失望,蘇軾又接著說道。
“唐棣、李敦敏、柴貴友、柴貴誼……”機靈的內侍早已經從試卷中替皇帝翻出這些人的試卷,恭恭敬敬地擺在皇帝面前。
“怎么只有四份?”趙頊一面翻閱,一面問道,“還有一個桑充國呢?”
“桑充國也沒有參加大比。”參知政事王安石硬生生地回道。他並非不了解皇帝的心情,整個汴京城都在搶購一本由六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合著的新書——《論語正義》,書中的才學與見識,讓飽學之士王安石也為之驚訝、讚嘆,更何況是求才若渴、一心求治的年輕皇帝?但是現在畢竟是殿試!八百多名精英士子都在京師翹首等待皇帝宣布最後的名次,整個天下都在注視這個榮耀的時刻,即便是皇帝,也沒有任性的理由。
趙頊覺察到了自己這位丞相的不悅。和他的祖先一樣,他早就習慣了士大夫的矜持。年輕的皇帝朝王安石微微頷首,擺出一本正經的神態,向編排官蘇軾問道:“這幾個人,排在幾甲?”
“陛下,都在五甲。”
“那么,全部升入四甲,賜進士出身吧。”皇帝說完,目視同平章事陳昇之,笑道,“給朕讀讀葉祖洽的策論。”
“是。”陳昇之小心地捧起一份試卷,用帶著福建口音的官話高聲讀道:“祖宗多因循苟且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
趙頊靜靜傾聽,待陳昇之抑揚頓挫地讀完,忍不住誇讚道:“這個人很有見識,文章花團錦簇。最難得的是能夠體會朕變法圖強的用心,這個葉祖洽的見識,朕以為在上官均之上,朕決定取他為狀元。”
“陛下!”皇帝話音方落,編排官蘇軾已是高聲反對,“臣以為不可,葉祖洽詆毀祖宗,怎么可以做狀元?”
沒有料到蘇軾會如此激烈地反對,趙頊一怔之下,下意識地將目光轉向王安石。
王安石用眼角的餘光有些不屑地瞥了蘇軾一眼,方才緩緩出列,從容說道:“陛下,葉祖洽為狀元並無不妥。蘇軾雖然才高,但是所學不正,且不得志,才會如此憤世嫉俗,其言實不可聽。”
蘇軾萬萬料不到王安石當面說出這樣的重話,幾乎氣結,臉立刻漲得通紅,但他正待措辭辯駁,卻聽趙頊已經說道:“朕意已決,便定葉祖洽為狀元!”
“陛下英明!”頓時,順從的祝頌聲淹沒了蘇軾的難堪。考官呂惠卿不動聲色地望了蘇軾、李大臨一眼,心中得意道:“識時務者為俊傑,皇上既然銳意革新,取的狀元又豈能是抱殘守缺之人?我將葉祖洽選在第一,你們偏偏要改成第二,活該受此羞辱。”
趙頊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從他任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主持變法以來,席捲朝野的新舊兩黨的鬥爭,已經蔓延到了這次的殿試中。
“等到集英殿唱名賜第的時候,朕定要親眼看看《論語正義》的作者究竟有多年輕?”趙頊話畢,離開了崇政殿。皇帝的心思,已轉到了與殿試完全無關

【《新宋·3》節選】

這一天,是熙寧八年的七月初七,乞巧節。傳說中的這天晚上,牛郎與織女將在鵲橋相會。但是在人間的汴京,卻因為一場意外的變故,令得六十多人再也見不著他們的情人了。並且,死亡的人數在三天后上升到八十二人。
火炮研究是保密內容,不能公開報導,無論是《新義報》還是《汴京新聞》,都只是約略提到:“七月初七日兵器研究院發生意外事故,造成爆炸云云”,但是八十餘人死亡的大事,卻無法瞞過和死去的研究員們朝夕相處的白水潭學院的師生。
整個學院第一次陷入了全面的悲痛當中。曾經朝夕相處的夥伴,在一聲巨響之後,就再也回不到你的身邊—第一天時,這種感覺是一種不敢相信的遲鈍,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就變成了一種抓不住東西的惶然。只覺得身邊的東西,一件件失去,至關重要,卻無可挽回。這種失去的東西,無法描述,卻能感覺得到,就像自己的一部分也被帶走了。
幾天來,桑充國每天晚上都會坐到兵器研究院的山下,燃起香燭,靜靜地哀悼。
那些死去的人中,有他的得意門生,他清楚地記得熙寧三年他們來報名的情景;他清楚地記得,有一個叫趙銘仁的學生,為了撰寫的論文能在《白水潭學刊》上發表,是怎么樣深夜來敲他的門,求他把論文給蔣周看看的;他也還記得他在開封府獄中的時候,這些死去的學生,就曾經悄悄買通獄卒來看他……他曾經親手發給他們畢業證,曾經和他們一起參加技藝大賽,曾經知道他們的喜怒哀樂……
這些人,都是白水潭的精英,是他的學生,也是他的朋友,是他整個生命的一部分……
但現在,卻全都失去了。
為了一個理想,他們被炸得四分五裂,屍體不全。
第一天,他還會低聲哭泣,到了現在,他已經哭不出來了。他只能靜靜地坐在那裡,遠遠望著這些學生工作的地方,死去的地方。當他專注的時候,他的眼前就會出現幻覺,仿佛他們還活著,還在那裡研究著火藥的配方,試驗著各種各樣的兵器,為了一張設計圖紙而爭吵不休,那聲音都似還在他的耳邊……
“長卿。”程顥和蔣周一人點著一枝香燭,默默地坐在桑充國的旁邊。想勸慰,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他們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死,死得其所。長卿要節哀。”程顥低聲說道。
“他們還年輕。”桑充國卻只會反覆說著,“他們還年輕……”
程顥與蔣周對望一眼,無言地嘆息一聲,坐在旁邊。沒過多久,歐陽發、晏小山也捧著香燭靜靜地走來,坐在旁邊。然後便是白水潭的其他師生,一個一個,有些點著香,有些捧著香燭,密密麻麻……在兵器研究院外,便見數千隻燭光搖曳閃爍,還夾雜著低低的抽噎之聲—那是平素相好的同窗,抑制不住悲痛之情。
忽然有人悲聲作歌唱道:“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起先還只是一個聲音,慢慢地,許多聲音便都加入進去,悲歌漸轉低沉,最後變成數千學生齊聲合唱,他們低聲地,反覆地和唱:“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
悲涼淒婉的歌聲,在曠野中久久地迴蕩著。眾人一邊唱和著,一邊已是泣不成聲。便是程頤那樣淡然生死的人物,也不禁慘然動容。
在這樣一首無可挽回的哀歌聲中,桑充國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哀慟,他奮然站起身來,張開雙手,仰望星空,厲聲呼道:“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他悽厲尖銳的聲音似乎要將天地裂破,直穿入九霄黃泉。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眾人一齊愴然合應。
桑充國卻忽然轉過身來,注視燭光點點下淚流滿面的師生們,嗆聲道:“我們不會忘記,死去的同窗是為何而死!他們是為了汴京永遠不會再有異族的鐵騎而死!他們是為了探尋未知而死!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
遠處。
田烈武、段子介、文煥、秦觀四人默然站立,靜靜望著這一幕。田烈武低聲問道:“少游,方才他們唱的歌,是什麼意思?”
秦觀顯然也被這情緒所感染,眼中隱有淚光,輕聲道:“《薤露》是漢朝的輓歌,意思是說人生就像薤上的露水一樣,容易消逝。但是露水幹掉了,明天早晨還會再有,但人死去了,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田烈武本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但此時細細思忖秦觀話中之意,想到果然露水易逝還能復結,人死卻不知魂歸何處,又想起失去親人朋友,一時竟是痴住了。竟沒聽到秦觀又說道:“後面桑山長念的詩,是《詩經》中《黃鳥》裡面的句子,那是指責上天為什麼要奪去國家的棟樑,如果可以挽回的話,就是自己死上一百次也願意。那本是秦人悼念三良的詩……”
他們都沒有看見,在不遠處的樹下,還站了一個人,樹下的陰影似乎已經將他包裹了起來,令得他整個人都像是處在黑暗之中。他靜默地站立著,在他的心裡,正反反覆覆想著:“如可贖兮,人百其身……消逝的生命不會再回來,我的過錯,要多少人來贖呢?贖得回來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