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 放下武器
作者: 許春樵
圖書分類: 文學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書號: 9787020039586
發行時間: 2003年04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故事梗概
一個淳厚正直的人,為什麼逃不脫墮落、毀滅的命運?難道在“權力”與“腐敗”之間,真的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係?《放下武器》向人們提出這些問題,也試圖回答這些問題。這是一部態度嚴肅、思想尖銳的醒世之作,是一部情節曲折、筆力勁健的成功之作,是近年來長篇小說創作的可喜收穫,值得一讀。
關於作者
許春樵,男,1962年出生,1983年安徽師大中文系畢業,1991年華中師大中文系研究生畢業。曾在學校、報社、出版社工作,1997年底調安徽省文聯,現為安徽文學院專業作家、副院長。
小說曾獲過“90-91《上海文學》獎”、“安徽文學獎”,著有小說集《謎語》。
圖書目錄
放下武器 上部
--------------------------------------------------------------------------------
·放下武器 第一章 我舅舅這一年秋天被槍斃了 ·放下武器 第二章 二十六年前一個優秀的鄉村獸醫
·放下武器 第三章 鄭天良處分黃以恆 ·放下... 第四章 上下級成了“第三梯隊”的同班同學
·放下武器 第五章 官場風水輪流轉 ·放下武器 第六章 “把耿天龍送到大牢里去!”
·放下武器 第七章 合和醬菜廠擋道 ·放下武器 第八章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鄭天良
·放下武器 第九章 實驗區里“無言的結局
放下武器 下部
--------------------------------------------------------------------------------
·放下武器 第一章 下水的感覺驚心動魄 ·放下武器 第二章 工業區往何處去
·放下武器 第三章 女兒造老子的反 ·放下武器 第四章 躺在地毯上的女人
·放下武器 第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放下武器 第六章 與企業家交朋友
·放下武器 第七章 啤酒廠死期臨近 ·放下武器 第八章 刀尖上行走的遊戲
·放下武器 第九章 刑場上最後的槍聲
相關評論
《放下武器》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結構奇特,對讀者的態度坦率卻不開門見山。小說對敘述的控制收放自如,腕力深沉,自然延展出三個層次:第一層,“我”大學畢業後的經歷,“我”在農藥廠工作沒拿到一分錢工資,只分得了兩百多瓶劣質農藥。“我”卷著鋪蓋進城謀生,為了生活不得不為投機書商寫稿,當文字販子。第二層,“我”回憶關於舅舅鄭天良的往事,從他傳奇的出生,到“我”母親慘死時他的見死不救。第三層,在“我”為寫稿而進行的明查暗訪中,鄭天良一生的真實面貌逐漸浮出水面。很顯然,《放下武器》的故事中心是在第三個層次上,前兩個層次是需要讓讀者自己撥開的面紗,只占據結構上的作用,而不占據內容上的重心。
《放下武器》有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出現在上部與下部的分界之處。在此之前鄭天良是人民滿意的國家公務員,在此之後是損害黨的形象的貪官污吏。但他是如何完成心理上的轉變的,又如何從農民式的工作作風變為城府極深的官僚主義,則完全隱去了。只有一口木質掛鍾,給了失意的鄭天良6年時間去清理自己。鄭天良永遠是一個複雜問題簡單化的農民,他永遠都比他的敵手黃以恆慢了至少兩拍,所以他才在官場中最終被淘汰。中國社會是個非常講人際關係的社會,這裡面有一種幾乎令人絕望的東西。小說並沒有因此而寫得痛心疾首,但在對世態人情十二分的練達之外,更表達出了對國民靈魂的關注。
《放下武器》中,“我”舅舅鄭天良被槍斃前留下了一封懺悔書,“情真意切,語言流暢,認識到位,思想深刻”,還有這樣一段話:“家有萬貫,也不過一日三餐;房有千幢,僅只睡一宿一床”,話中有極深的佛理。三界輪迴,無量因果;“心獄自煉,萬劫不復”。人不過是區區一身,只需一衣一飯:當狹小的生存之殼裹住了巨大的思維空間時,生命自然也就走到了盡頭。這是一個不敬鬼神,人定足以勝天的時代,但人是如此的弱小而不智。
寫盡官場百態,看透世態炎涼不一定是《放下武器》的長處。十分文學地說,閱讀成為一劑美味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故事好,寫得妙,參得深。最後一個功夫,完全在閱讀者自己身上。
文風評論
許春樵的文字自然自在,似莊實諧。作者有許多妙喻,字裡行間不經意跳出來,十分搶眼,如鄭天良腐化墮落後頻頻參加酒宴,他“發覺自己就像一滴油漬早就滲透毛料衣服里,越想洗掉卻凝結得越牢固”。被鄭天良整下台的老幹部耿天龍教鸚鵡學說“為人民服務”,鸚鵡卻張著堅硬的嘴說“為人民糊糊”,於是老耿就只餵它粗糠,不餵玉米。小說中這樣的例子太多,甚至他的排比句、陳述句讀來都別有一種滋味:“6年中合安縣許多人出生了,又有許多人死掉了;許多人清醒了,又有許多人糊塗了;許多人提拔了,又有許多人下台了”,“夜已經深了,縣城淪陷在夢中……”。作者在這本書中的姿態是克制的,小說中幾乎沒有關於腐敗問題的司空見慣的評說,但文中的比喻和選詞用句卻毫不客氣地留下了評論的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