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兄弟》

《拳擊兄弟》

《拳擊兄弟》是由導演大衛·O·拉塞爾執導。

基本信息

簡介

《拳擊兄弟》劇照拳擊兄弟》劇照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劇本相當成功,節奏恰當。《拳擊兄弟》記述主人翁成為世界冠軍的過程,而本片重點則放在家庭間及兄弟間感情上的刻畫,這也是本片的新意和看點

簡潔的敘事卻讓劇里的角色性格鮮明,背景交代完整,離不開演員的賣力演出。特別是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演的哥哥的形象,實在活靈活現、入木三分。儘管作為配角,但他每一場鏡頭都極其亮眼,甚至在主演馬克·羅爾伯格旁邊也能成功的“搶戲”。哥哥的角色經歷豐富,而他卻不屑一顧,克里斯蒂安·貝爾層次鮮明的演出,讓我們看到角色吸毒、激情、油嘴、無賴等各種面貌。可以說,克里斯蒂安·貝爾的表演讓有些沉悶的劇情活躍起來,成功的推動故事的發展。顯然出色的演技令他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實至名歸。影片開頭與結尾哥弟倆接受採訪成為經典片段,演得極其真實

信任的感情成為本片傳達的主題,以弟弟的拳擊生涯作為視角,包括家人的支持、哥哥的幫助、女友的陪伴等等這些,都比拳擊賽事要來的精彩。從懷疑到釋懷、再到自我犧牲,劇中的感情波折既樸實又感人。

內容概述

在麻薩諸塞州洛威城的碌碌街區里,米基·沃德(馬克·沃爾伯格飾)在自己生活的“戰場”上稱得上是一個失敗者。毫無事業可言的他最終導致妻子女兒的離去。而一心想成為世界職業拳壇上的鬥士兼勝者的他卻始終在艱難的生活中保持著對夢想的渴求……

與此同時,和米基同父異母的兄弟迪克·艾克蘭德(克里斯蒂安·貝爾飾),一個曾天賦異稟、前途光明的拳擊手卻因毒品以及生活瑣事的侵襲而一蹶不振,時常受到警察們的“特殊照顧”……如今,當兩個人生活中的“失敗者”走到一起時,糾葛與困擾雖時時牽絆,但重新振作的他們終於開始了實現久違夢想的堅實步伐。在經驗老道的迪克的幫助下,米基開始了高強度的訓練,終於在倫敦實現了自己世界拳王的夢想。這當中,他和兄弟倆的親情與愛情命運亦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幕後花絮

又一部夾雜這生活瑣事與人情、勵志的拳擊劇情片。而故事的主人公則一分為二在了兩個角色身上。猶如《憤怒的公牛》和《鐵拳男人》的合體。一個是在夢想與現實生活中糾纏不清之後,迷茫度日;另一個則是歷經失敗後的頹廢度日,精神世界的迷失導致現實生活的糜爛。但是,無論親情與愛情的糾葛以及殘酷現實的壓迫,卻都無法磨滅兩個中年男人對於夢想與未來的憧憬和嚮往。終於,在看似黑暗的摸索當中,兩個不被理解的“孤獨”男人碰撞出火花。一個在夢寐以求的拳壇上實現自我、站到了夢想的高峰;另一個則在幫助好兄弟實現夢想的同時,重拾生活的自信和地位。

影片在製作之初便被很多人關注,甚至大多數都看好該片的男二號克里斯蒂安·貝爾很可能憑藉此片再度“脫相”演出而染指奧斯卡最佳男配角這一殊榮。之所以說是再次“脫相”演出,原因是貝爾為了拍攝他的年度大作《蝙蝠俠前傳3》之前的這部劇情片,繼《機械師》之後再度瘋狂減肥,失去40多斤重量的他與該片劇本中的隱君子形象完全吻合。而影片真正的男主角馬克·沃爾伯格卻恰恰相反,為了達到故事需要的要求,在短時間內瘋狂進食,迅速增重。

該片導演由大衛·O·拉塞爾在人們的腦海里是那種一向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物。當年與馬克·沃爾伯格初次合作的《奪金三王》的成功,一下子在獨立製片界打響了名號。後來的古怪喜劇《我愛哈克比》雖未能得到大眾的認可,卻同樣以其強勁的掌控力展現出了其高超的導演才華。而這部看似常規的勵志劇情片《鬥士》必將再次展現大衛“重歸”好萊塢主流的決心和氣勢。

獲得獎項

第83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

影評

這也有可能是因為文化的差異的原因,畢竟裡面所涉及的核心題材——毒品和拳擊——都是美國人所獨有的文化產物,而且在這個經濟依舊蕭條的時期,這種勵志片可能讓更多的美國能夠感同身受。但是對於我,總覺得代入感不 夠強烈,再加上現在幾乎對勵志片免疫,所以總體印象普通。

故事本身沒有什麼特別的新意,無非就是曾經墮落的哥哥在刺激下洗心革面幫助弟弟勇奪冠軍的勵志故事。比較有特點的是講述形式,以一個紀錄電影為框架,其中還套著另一個記錄片的拍攝,這種劇中劇的編排還是比較考驗導演功力的,尤其是內外轉化上畫面質感的差異。同時後者在片中對劇情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而前者算是突出了片子的真實性,因而沒有完全淪為形式主義的產物。

當然,這部片子真正的閃光點,毫無疑問是幾個主演的演技,而且可以說都是在某種程度上的顛覆性演技。

最為突出的無容置疑是ChristianBale扮演的哥哥,且不說別的,單單是看著螢幕上一個瘦成骷髏惡鬼一樣的癮君子,真的難以相信這和健壯英俊風度翩翩的“蝙蝠俠”竟然是一個人,況且這還不是他首次為角色而瘦身……就已經張口結舌,嘆為觀止。當然僅僅這樣,不足以使Bale成為今年奧斯卡男配單元提名尚未產生就100%獲獎的領軍人物,Bale在這個角色中所表現出的層次感可以說是近幾年的表演中都少有的。首先,一出場就眼神渙散,情緒亢奮,動作誇張,語無倫次,瘋瘋癲癲的形象,立刻就把觀眾的眼光從所謂的主角MarkWahlberg上牢牢吸引過來,這癮君子的外在刻畫,可以算是第一層;與此同時仰仗著自己年輕時的輝煌,那種自大自戀自傲,放浪不羈的性格,與吸毒後瘋癲舉動和言行相互融洽所表現出來,可以算是第二層;然而隨著劇情層層撥開,了解到他的過去,發現這些其實都是表象,無論是吸毒還是表面上的放浪自大,其實都是一種對自己那次帶有運氣的勝利的不自信,對自身價值的懷疑,這也是為什麼他那么在乎弟弟對他的看法,為什麼在得知自己被弟弟解僱後那么崩潰——這是第三層;最後一層就是他對家人的情感,對自己兒子的歉意使他猛然覺醒迷途知返,而對他弟弟的那種殷切期望和支持,更使他放下自己的架子去認錯道歉,於是擺脫毒品全力幫助弟弟的他,又是第四層……

至於所謂的男主角MarkWahlberg飾演的真正在進行拳擊比賽的弟弟,所作的一切都在考慮其他人,無論是開始母親和哥哥的家庭幫,還是後來的女友和教練的僱傭派,他都是任人擺布,沒有真正自己做主。直到哥哥從監獄出來,兩派的矛盾激化到極點,他才明白要為了自己去搏鬥,才自己掌握主動權。由於性格上與哥哥的差異,使得他的表演不是Bale那種外露張揚的類型,而是偏於回收內斂。這種表演難度上並不會更小,因為需要演員從一些神情動作等細節去整體把握,而沒有一個情感的爆發點來釋放,但也正因此,容易被爆發式的表演所掩蓋,得不到應有的認可——這也是為什麼整個片子中好像他幾乎都被Bale的光忙所掩蓋,但是這種類型的演技勝在感染力,所以就算Mark爆冷入圍影帝也只能說不足為奇。

兩位女配角,一個是控制欲極強的母親,一個是個性鮮明自命不凡的女友,兩個人的衝突矛盾,也是整個故事前進的關鍵。雖然都是與以往銀幕形象的大逆轉,但是MalissaLeo的張弛收放的神經質表演,比小字輩AmyAdams的潑辣粗野,更令人印象深刻,畢竟她是劇中唯一一個能從ChristianBale身上搶戲的人,再加上長長的履歷表,Leo是目前混亂的女配戰線中最有可能問鼎的人了。

至於整個片子的主角,雖然故事上是弟弟的奮鬥史為主線,但是從主題和戲份上,哥哥也不能算是配角,畢竟故事其實是以兄弟倆為雙關的兩條線。弟弟從受人擺布,到堅定意志為了自己而拳擊fightforhisownsake,算是fighter的字面含義;而哥哥從墮落中找回自我,洗心革面,回歸正軌,是在為了自己與困境,與毒品,與生活做鬥爭,是fighter的內在涵義——一明一暗的雙關兩線,將兄弟倆的鬥爭拼搏合二為一。所以主角說是兩個人不為過,也因此無論是根據故事表層上的翻譯《拳擊兄弟》,還是主題內涵上的意譯《鬥士》都算是合情合理。

但是無論如何,總覺得這部片子的表演太強悍,而其他環節過於單薄,雖然沒有像2008年的Doubt《虐童疑雲》那么誇張,但是作為電影還是有些不夠平衡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