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前言
導論問題的提出
一軟環境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硬條件
(一)城市之間爭奪外部資源的競爭日趨激烈
(二)投資環境對於資本流動的影響顯著增強
(三)投資環境成為影響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二濰坊市招商引資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三研究目的說明
(一)完善投資環境評價理論與方法
(二)系統、科學評價濰坊市的投資環境
上篇投資環境評價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第一章相關概念界定
一城市經濟發展環境
二城市投資環境
三城市經濟發展環境與城市投資環境的聯繫與區別
(一)研究視角不同
(二)研究的側重點不同
第二章國內外投資環境評價方法綜述
一國外投資環境評價方法綜述
(一)等級尺度法
(二)冷熱分析法
(三)道氏(Dow)評估法
(四)詳盡分析法
(五)千分制評分法
(六)相似度法
(七)抽樣評估法
二國內投資環境評價方法綜述
(一)多因素和關鍵因素評估法
(二)主成分分析法
(三)層次分析法
(四)適宜性評價
三現有投資環境評價方法存在的問題
(一)研究視角不全面
(二)缺乏環境適宜性評價
(三)方法與指標不完善
第三章投資環境評價的基本思路
一以城市經濟發展戰略需求為指導
(一)經濟發展戰略確定的依據
(二)城市經濟發展戰略的確定
(三)依據戰略需求確定引資重點
二以滿足投資者需求為出發點
(一)投資需求分析的理論依據
(二)不同投資對環境的不同要求
(三)城市投資環境的現狀分析
三以客觀全面評價為宗旨
(一)區域評價與城市評價相結合
(二)戰略需求與投資項目需求相結合
(三)系統全面與簡單可操作相結合
(四)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相結合
(五)縱向對比與橫向比較相結合
(六)整體分析與內部要素分析相結合
(七)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
(八)投資條件評價與投資狀況評價相結合
四“兩步雙向”投資環境評價模型
下篇濰坊市投資軟環境實證分析
第四章濰坊市經濟發展環境分析
一濰坊市經濟發展環境狀況
(一)經濟基礎環境狀況
(二)政策制度環境狀況
(三)社會綜合環境狀況
二濰坊市經濟發展環境分析與發展戰略和引資重點的確定
(一)濰坊市經濟發展環境的SWOT分析
(二)濰坊市所處經濟發展階段的判斷
(三)濰坊市經濟發展戰略的確定
(四)濰坊市招商弓I資重點的確定
第五章濰坊市投資軟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一投資軟環境的內部構成和特點
(一)涉及層次多、覆蓋面廣、綜合性強
(二)開放性強、信息量大、互動性強
(三)多維形態、立體展現、顯隱共存
(四)變化幅度大、動態性強、跨度大
二建立投資軟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二)可操作性原則
(三)投資者導向原則
(四)系統性原則
三設計投資軟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指標的設計
(一)巨觀經濟環境
(二)制度環境
(三)政務環境
(四)經營環境
(五)市場環境
(六)人文環境
(七)社會綜合環境
五指標體系及其相應權重
六評價指標體系權重確定的數學模型
(一)一級指標權重的確定
(二)二級指標權重的確定
第六章基於全省層面與部分地市的橫向比較
一經濟規模狀況
二經濟結構狀況
三經濟開放程度
四生產要素髮展水平
……
第七章基於濰坊全市層面的投資軟環境總體評價
第八章基於各縣市區分類環境指標的評價
第九章最佳化濰坊市投資軟環境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前言
資本是國家和地區經濟成長的要素,而對於開發中國家和地區來說,資本短缺往往成為制約經濟成長的“瓶頸”,因此,引進外資便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級地方政府紛紛出台了招商引資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下大力氣營造和改善投資環境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地外商投資數額大幅度增長,外資對於各地乃至全國的經濟成長起到了相當顯著的拉動作用。在這種背景下,投資環境的優劣直接決定了外商投資的流向、規模和績效。不斷最佳化投資環境,創造吸引外商投資的新優勢日益成為中國地方政府為增長而競爭的顯著特點。
濰坊市是一座發展中的現代化中等城市,在中國東部沿海較發達省份山東省居重要發展地位,是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之一。自改革開放以來,濰坊市也和其他許多地區一樣,經濟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和活力。在中共濰坊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經濟一直保持著較快的發展速度,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已經營造起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精彩書摘
第四階段,科學發展階段。自2004年以來,鑒於以往招商引資理念所帶來的諸如環境污染、高增長低發展等問題,在科學發展觀理論的指導下,各地逐步注重投資項目的環保條件和技術條件,新的科學發展理論成為新時期各地衡量投資環境的新尺度,使投資環境的發展與評價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國內較為典型的投資環境評價方法具體如下。
(一)多因素和關鍵因素評估法
這是香港中文大學閔建蜀教授提出的一種投資環境評價方法。該方法一改以往局限於投資優惠措施的比較,著重分析政治體制、經濟體制和法律體制對外商投資的政治風險、商業風險等可能產生的直接影響,指出企業的投資利潤不僅取決於市場、成本、原材料供應等因素,還取決於政治、經濟、法律體制的運行效率,並將影響投資環境的因素分為11類,即政治環境、經濟環境、財務環境、市場環境、基礎設施、技術條件、輔助工業、法律制度、行政機構效率、文化環境、競爭環境。每一類因素又由一系列子因素所構成,在評價投資環境時,先由專家對各類因素的子因素作出綜合評價,然後據此對該類因素作出優、良、中、可、差的判斷,最後計算投資環境總分。
投資環境總分的取值範圍在1-5之間,愈接近5,說明投資環境愈佳,反之,愈接近,則說明投資環境愈劣。多因素評估法所考慮的因素比較細緻全面,由專家進行評分簡便易行,但對各個因素權重的設定需要認真分析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