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介紹
十個平凡生活中的小悲劇,匯集在渴望自由美好的歌聲里。 《少年夏不安》有種死亡的壓力和童稚的絕望從沉重的鼓點中浮出,這是漁夫的兒子在狂風暴雨之夜苦候回不來的父親。《午後的蟬聲》是對生命的禮讚。夏天的蟬只能活七天,它們都在唱,我們有什麼理由沉默?《紅色氣球》是個美麗少女流連在頹廢pub門口,"只想找一個男人來愛我,不想同寂寞爭執不休。"《把悲傷留給自己》是一個寬容的男人目送任性女孩遠去,用悽愴的口琴和一堆真誠的傻話自我開解…… 其實,聽這些歌無需太多的追問與深究,在平實音樂中流淌的是生命本身。 P.S.:90年代,陳昇有了自己的音樂工作室"新樂園",他叫它香蕉樂園。這時候陳昇在滾石唱片的地們已舉足輕重,與李宗盛、小蟲、羅大佑一同被稱為"四大漢子"。 他的個人風格也已經形成:散文化的歌詞,流暢帶點鄉村風味的鏇律,無所不在的口琴,對眾生流離的關節與自身迷惘的無奈是所有歌曲的主題。相關資料
專輯名稱: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藝 術 家:陳昇
音樂類型:華語流行/男歌手
唱片公司:滾石唱片
發行日期:1991年08月
資源品質:320k mp3
資源整理:salsa
放肆的陳昇
陳昇是放肆的,不僅是因為他有一張專輯叫《放肆的情人》,更因為他“撕裂天空”的唱法,率性、熱情,讓人毫不猶豫地追隨直趨沸點!陳昇並不偉大,他只不過是一個來自較早的年代,有著人們遺落已久的自在率性的人。說他放肆,只是因為陳昇的音樂沒有矯飾,自然而然地唱出平凡人生命的疑惑,真實的人性,他關懷周遭的每一個人,所有的鏇律和歌詞全部發自內心,誠懇地與你交談。於是你會為《細漢仔》震驚而唏噓不已;為《關於男人》感慨自己作為男人的不易;在《鏡子》裡面照見自己……初出歌壇
陳昇第一次發專輯唱片是在1988年5月,這時的陳昇自由放縱、反流行、叛逆,由於積累了多年的創作成果,這張名為《擁擠的樂園》的唱片,給不少渴望不一樣音樂的年輕人和文化評論者帶來驚喜。儘管這張專輯的製作粗糙,卻呈現出台灣流行樂少有的真實。這張專輯為台灣流行樂壇帶來新的希望,也是陳昇確立自己既鄉土味十足又有強烈歐美樂風個性音樂的開始。找回自己的
第一張專輯為陳昇帶來了名和利。事隔一年,1989年4月陳昇換了一種姿態,出版了第二張專輯《放肆的情人》。這次,陳昇用很強勢的方法表現自己,不僅在唱片出版的同時,推出了名為《9999滴眼淚》散文小品集,還出演了電影《太保的五個朋友》以及在運動飲料的電視廣告中高唱《我的明天》,完全是一副偶像包裝的手法,讓人幾乎認不出一年前那個叛逆、頹廢的陳昇竟可以是現在一副模範青年的樣子。形象上的變化讓人們不以為然,而陳昇音樂上的重複與媚俗,不進反退,讓台灣文化評論人撰文惋惜“又陣亡了一個”。陳昇從此斷了偶像夢。
可以與羅大佑一較長短
羅大佑是華語流行樂壇的一面旗幟,是深刻、精緻、超俗音樂文化的代名詞。很多音樂人都想和羅大佑比較一番,如:黃舒駿、李壽全、鄭智化,還有曾自詡寫出比《光陰的故事》還好的《同桌的你》的高曉松。其實他們根本無法與羅大佑比較,因為羅大佑是全面的,羅大佑曲子自成一家,羅大佑的文字能力比專業作家更獨到、細膩,羅大佑音樂的人文精神更是人所共知,羅大佑的唱腔也自成一派,前面所提到音樂人有誰能如此全面?只有陳昇。陳昇在自己的唱片裡嘗試不同的音樂類型,包括電影配樂、台語歌、原住民歌、日語歌、京劇等;陳昇的文字能力不僅可以信手拈來各種風格的歌詞,還不安分到出版小說、散文;陳昇對社會的觀察與反省,比羅大佑更加微觀,在流行樂壇絕無僅有;陳昇的唱是他的標誌,感性、放肆、散漫。所以陳昇在台灣是重要的,儘管他的唱片永遠也不如黎明、劉德華、張學友他們賣得好。
現在的陳昇
陳昇的《鴉片玫瑰》是1998年的。這張專輯讓許多人認為陳昇再一次向商業妥協了,因為從包裝、宣傳上陳昇再次採取了高調,同時出版了小說集《鹹魚的滋味》。不過,台灣著名樂評人翁嘉銘說:“其實,陳昇的作品風格及特質,並沒有改變,一如以往的浪漫、人文及些許的頹廢。陳昇的歌,十年來一直維持他特有的氣息,在內涵上,總是記錄生活、反省內在、深度刻畫情愛的本質、嘲諷僵化的現實體制。這張《鴉片玫瑰》也是一樣。”誠如翁嘉銘的觀點,陳昇依舊是值得咀嚼回味的。
背景
用心而不是用聲音唱歌的人。這一點和羅大佑、張宇等有些相象。但是陳昇的東西做的很精緻,包括歌名。能夠從他身上感受到一種彌足珍貴的入世情感和對人性寬容的試探。由於陳昇的執著與不妥協,他那散發著強烈個性的敘事式民謠歌路連帶他的前三張專輯,都很少贏得市場的回應,這給陳昇無形中帶來了不少壓力,於是趁著巡迴演出的機會,他來到了風光無限的澎湖,眺望著海天交接之處,他終於找到了遠離現實困境的方法,接著便有了這張專輯《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
從此專輯開始,陳昇嘗試走較為溫暖、懷舊的歌路,並逐步顯現出個人完整的音樂風格,如散文詩般的歌詞、隨口吟唱式的鏇律,伴奏樂器口琴所散發出的濃濃民謠味,以及未經修飾而感覺很野的嗓音等等,這些都得以在他以後的作品中保留下來,並因此而形成台灣歌壇一道獨特的景觀。
一首歌曲改變一個歌手的命運,這樣的故事已經聽的太多,我們敬愛的升叔雖然多年以來一直與眾不同又出類拔萃,但在這件事上也未能免俗。《擁擠的樂園》和《放肆的情人》連續兩張專輯的低迷,再到《貪婪之歌》製作期間與公司的衝突,“滾石唱片”對於陳昇這位他們曾經想用來阻擊王傑的歌手,弄到最後也顯得有些精疲力竭,不再對他抱有什麼商業上的憧憬和希望了,意興闌珊下,甚至在1991年為其推出第四張專輯《私奔》時,還撤去了他的封面玉照。但就在陳昇這張臉消失在封面的同時,《私奔》專輯的第一首歌《把悲傷留給自己》卻偏偏開始走紅於大街小巷,一度成為全台灣、全中國、全東南亞KTV的點唱金曲典。從露臉到不露臉,從平民偶像到什麼定位都沒有的歌手,陳昇以一種近乎於反商業的模式獲得了意外的成功,亦讓“滾石唱片”始之領悟到陳昇的兩種屬性:一、他的臉既不適合青春主打,也不適合平民路線(因為不夠慘);二、陳昇的音樂是天馬行空和無拘無束的,任何定位都是對他音樂的一種限制。
物極必反,雖然一曲《把悲傷留給自己》將陳昇首次拋到了主流舞台,就像他自己所說的“一朝醒來是歌星”,但撲天蓋天的流行,也讓這首原本包含著痴情、灑脫、幻想,甚至於一點點大男子主義的經典升式情歌,徹底淪落到了把妹時口是心非的調情工具,而讓無數骨灰級的升迷至今捶胸頓足,從此後出門再不敢哼出這首歌的鏇律。
也許正是因為當年燒得厲害的原因,至今在《私奔》專輯裡聽到這首《把悲傷留給自己》時,總是覺得和唱片的氛圍有些不太諧調,那就是因為這首歌被單獨拎出來的時間太多太多,多到人們只記住了他的鏇律和歌聲,而幾乎都快忘了它的意思和意境,多到它已經被流行本身賦予了獨立的生命,卻被掩蓋住當年創作時在文字表面之下的那種狂狷奇流,成為了一首隻有身體而沒有靈魂的普遍K歌。可以這么說,《把悲傷留給自己》就像是《私奔》專輯這個窮家庭里的某位長子,有一天被富商抱走,從此走入豪門改弦易轍,但若干年後終於又重回母體時,自然會顯得和其它成員有些格格不入。
但《把悲傷留給自己》畢竟還是《私奔》的一家人,是1990到1991年幾百個日子裡,同出自陳昇手筆的作品,只要你找回這首歌一如《私奔》封面那種泛著海水泡沫的藍色底蘊,以及升哥在低吟淺唱中天高雲淡的灑脫從容,這首歌就又重新靈魂附體,並且很快就可以順利銜接到下一曲《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
《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是陳昇第一次展現出他音樂中所能給人的輕盈一面,這種輕盈也在日後,構成他中期作品中一種固有的風格套路,如《Summer》、如《給我》。當然,做為一個老嬉皮,陳昇的魅力絕不僅僅只是流於表面的嬉,而是在輕盈的虛幻中帶出或個人或歷史的質感,仔細品讀這首作品的最後一句,你就會發現就是這么一句,一下子就能讓這首歌顯得質感又厚重。
陳昇不僅僅只是文藝青年眼裡的文藝腔歌者,他音樂的魅力其實就在於他根植於故鄉彰化漁歌民謠的傳統,這讓他的許多音樂至少在表面上都顯得悠揚、清爽,而鏇律的走向也是散漫卻自由,一如他無拘無束的歌詞。這種不做修飾的純樸雖然很是Lo-Fi,但也正是在這種狀態中,給了作品無限的伸展度,而不像工整卻失之自由的普通流行歌,只有跟著歌詞和鏇律走,而無法讓作品催生出意境、幻化出詩意來。《如風的少年》就是陳升敘述如風的少年往事;《午後的蟬聲》同樣借題發揮出一個寓言故事;而李欣芸編曲的《少年夏不安》則又給陳昇這首少年等父捕魚歸的悽美作品,添上了許多由Bossa Nova中提煉而出的神秘元素。
《私奔》是一張專輯,而不是一張為歌曲做陪襯用的唱片。它有主打歌,卻又不僅僅只有主打歌。從雅俗共賞的角度來講,《紅色汽球》就是除《把悲傷留給自己》之外最好聽的一首歌曲,更讓人叫絕的是,這首歌寫的是一個徘徊夜店女人的記實故事,但陳昇硬是為那些厄長的實錄串聯出一長句又一長句流暢的鏇律,叫人無法複製無法改編,而且就在這些DV影像實錄的歌詞中,同樣還有陳昇高度凝鍊的哲理,在一派醉生夢死的情結里,依然邏輯線條清晰,這是詩人才有的病症。當然,莫忘陳昇專輯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那就是越到後面越精彩,《私奔》的最後三首同樣印證了這個規律。《新樂園》里看世避世的狡黠、《老爹的故事》里由對話甩出歷史,以及《無神論者的悲歌》里那種絕望與希望的糾結,也進一步加強了這張專輯的厚度。台灣百佳專輯將它列入其中,也就不算是意外了。
專輯目錄
01.把悲傷留給自己
02.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
03.紅色氣球04.如風的少年
05.少年夏不安
06.最後一盞燈
07.午後的蟬聲
08.新樂園
09.老爹的故事
10.無神論者的悲歌(陳昇、劉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