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政的價值之維》

《憲政的價值之維》

《憲政的價值之維》是由作者陳俊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憲政的價值之維》憲政的價值之維

當代學術文叢。憲政、科學發展觀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顯然是當前政治話語中的熱點,但是,正是因為它是熱點話語,所以更需要對其進行理論上的思考。事實上,人類進人文明社會後,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理想社會的思考和追求。遠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思想家就對理想社會進行過思考,不管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太平盛世,還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初民社會,都是我國思想家對人類社會未來的思考,對世界文化思想界的貢獻。在西方,對此的思考遠至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著名學者。在柏拉圖看來,最好的政治制度是獨裁制,但是它的獨裁者必須是個年輕、記憶力強、聰明、勇敢而又運氣好的人。但是,由於道德風險的存在,這種人僅僅是理想的化身而已,在現實生活中是無法找到的。因此,他認為第二好的是立憲君主制,第三是民主制,最後是寡頭制。恰恰相反,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卻充分地肯定了“共和”的重要性。他強調民主政治,認為最好的政體應由議事、行政、審判三要素構成,從而開了現代憲政的先河。

圖書前言

憲政、科學發展觀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顯然是當前政治話語中的熱點,但是,正是因為它是熱點話語,所以更需要對其進行理論上的思考。事實上,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後,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理想社會的思考和追求。遠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思想家就對理想社會進行過思考,不管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太平盛世,還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初民社會,都是我國思想家對人類社會未來的思考,對世界文化思想界的貢獻。在西方,對此的思考遠至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著名學者。在柏拉圖看來,最好的政治制度是獨裁制,但是它的獨裁者必須是個年輕、記憶力強、聰明、勇敢而又運氣好的人。但是,由於道德風險的存在,這種人僅僅是理想的化身而已,在現實生活中是無法找到的。因此,他認為第二好的是立憲君主制,第三是民主制,最後是寡頭制。恰恰相反,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卻充分地肯定了“共和”的重要性。他強調民主政治,認為最好的政體應由議事、行政、審判三要素構成,從而開了現代憲政的先河。

中國人雖然很早就創造了“憲法”“行憲”等詞語,但是,了解現代憲法、追求民主共和卻始於清末。最早使用現代意義上的“憲法”一詞的是鄭觀應,他在《盛世危言》一書中首次使用了具有現代內涵的“憲法”一詞,從而也引導了無數的仁人志士為追求民主共和而努力。

精彩書摘

第一章憲政價值問題的凸顯

一、政治文明與憲政價值研究

(一)中國近年來的憲政研究

科學發展觀提出以後,隨著中國政治文明建設進程的加快,關於中國憲政建設的經驗教訓及發展前景再次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

首先,學者們對中國近代百年憲政歷史的經驗教訓進行了總結。中國人民對憲法、憲政的認識和追求肇始於近代。中華文明延續了五千年,在這一歷史長河中,我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創造了輝煌歷史,在政治制度建設方面也進行了可貴的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是,近代中國國力日衰,內憂外患,在帝國主義列強的炮火之下,人們不得不對古已有之的皇權制度進行批判。中國現代憲政思想萌芽於抗擊外侮、救亡圖存運動,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有學者從歷史的角度總結了中國近代百年憲政的經驗教訓:一是清王朝在嚴重的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面前只顧眼前利益,對政治改革未能表現出應有的歷史主動性,一再錯失政治改革的良機。而在其後連綿不斷的戰爭、動亂環境中,對暴力、權力、英雄和個人的崇拜之風日盛,這構成了憲政建設的一大障礙。二是缺乏寬容的政治文化環境,不同的政治力量可以共患難,不可共享其成。而憲政社會需要寬容。

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章憲政價值問題的凸顯
一、政治文明與憲政價值研究
(一)中國近年來的憲政研究
(二)社會轉型與政治文明視野下的憲政
(三)對我國近年來憲政研究的簡要評析
二、憲政研究的價值學視野
(一)目前的憲政研究缺什麼
(二)自由與民主:憲政價值研究的基本問題
三、憲政價值研究的方法與思路
(一)價值學方法
(二)基本研究思路
第二章憲政的本質與特徵
一、憲政要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